火灾后她为什么会嗜酒?

作者:陈晗晖 龙艳红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火”。李莉从睡梦中惊醒。她看到屋子里已经是一片火海,炙热的浓烟袭来,她来不及多想就冲向阳台,纵身从三层跳了下去,接着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过了三天,李莉才苏醒。听妈妈说,火是隔壁小孩子无意间点燃的。她的房子已经成了焦炭,幸亏她逃得快,捡了一条命。

出院后李莉搬回了父母家。接下来的日子,她的脑海经常会闪现一片火海的恐怖场面,她做事情再也无法集中精力,担心有危险;要么就是觉得自己得了重病,坐立不安,每天小便次数明显增加。迫于无奈,她只好辞职回家休养。

在朋友介绍下,李莉开始服用阿普唑仑,一天五六片,精神状态算是有了些好转。

两年后,李莉认识了奚晖,两人结婚并有了孩子。奚晖是个商业精英,经常带着家人出席各种宴席。李莉发现,那些残留的紧张,竟然在觥筹交错间消失殆尽。各种应酬多了,李莉的酒量也见长,从最初的一杯葡萄酒,到后来的一斤白酒,甚至更多。慢慢的,她喜欢上了喝酒后晕晕的感觉。

后来,丈夫工作繁忙,李莉便时常和几个酒友一起去饭店开怀畅饮。丈夫提醒她少喝点,但她总以交往需要为由,说是推脱不得,酒逢知己干杯少。

上海是一个可以满足买醉人的地方。一觉醒来,李莉经常发现自己记不清前一天发生的事情,甚至连开出去的车子停在哪里都会忘记。

她和丈夫意识到,这种糟糕的状态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可一旦停止饮酒,李莉就会手抖、冒汗、心跳加速,那种紧张的、坐立不安的恐怖感觉又回来了。几番尝试,她体会到戒酒并非那么容易。

家人和她决定寻求专业帮助,于是她来到了精神专科医院。交谈中,李莉说那场火灾后,自己—直有种担心,不能放松,担心自己得了某些严重的疾病。她也曾经在综合医院看过,但没有查出什么毛病。后来,她尝试了阿普唑仑和酒精,发现这些能让自己舒服,所以一直用着,但她也表达出戒酒的愿望。

医生请她闭上眼睛,伸出手,张开手掌。虽然她才36岁,可双手颤抖得就好像是70岁的老太太。

经过协商,李莉住进了病房。与医生交流后她明白了,火灾后,自己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人在经历巨大刺激后的一种异常的精神反应,一种心理失去平衡的状态。它通常在创伤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出现,但也可能在事发后数月至数年间延迟发作。阿普唑仑和酒精都是镇静剂,暂时缓解了李莉身体的不适症状和对火灾场面的回忆。可这两样东西只能减轻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症状,同时它们又有成瘾性。李莉还知道了,酒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部疾病,就好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不是靠意念能控制的,需要接受系统治疗。

一周后,通过药物替代,李莉将酒停了下来,完成了躯体脱瘾。她对医生说:“我很紧张,晚上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入睡,梦多,清晨很早就醒了。”对此,医生跟她解释可能是因为停止饮酒后的戒断症状。所谓的戒断症状是指长期大量使用某种成瘾性物质以后,脑部组织已经适应了某种浓度的该物质,如果突然停止使用,就会引起很多不适症状。

在医生的建议下,李莉开始服用一种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过了三周,李莉的睡眠明显改善,胃口变好了,也不再那么紧张了。出院后,丈夫陪她每周一次门诊,继续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她也不再去饭店和朋友聚会了。这样坚持了半年,李莉发现自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情轻松了很多,脸上有了红润,对酒也没了那种渴求感。

案例分析

酒瘾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6%左右。

本案中,李莉因为火灾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试图用酒精帮助自己缓解症状,在长期饮酒后形成了酒瘾。

虽然精神疾病的知识较之前大有普及之势,但大多数人对这类疾病还是不能理解,有时候病人向亲友叙说自己病情严重时,亲友往往不以为然,认为他们身体没病,或者干脆说他们只是作态,病人往往有口难辩。鉴于这点,精神科医生会向病人和家属仔细解释某种疾病的来龙去脉。

一般人认为,一旦喝酒上瘾就无药可救了,其实并非如此。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根据多年的研究,在其治疗原则里明确指出:成瘾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

酒瘾治疗包含三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阶段,即急性戒断治疗阶段、康复治疗阶段以及回归社会阶段。急性戒断治疗为停止喝酒后的第一个月以内,此阶段主要是接受脱瘾治疗,消除对酒精的躯体依赖,同时治疗各种躯体症状,为下一阶段打下基础。康复阶段为急性戒断治疗后6个月左右,此时,病人将接受不同内容的躯体及心理行为康复治疗,促进病人的身体、心理行为、人格、家庭功能等方面的康复。回归社会阶段为急性戒断后的1-2年左右,此阶段进一步帮助病人重返社会,长期远离酒精。

李莉已经成功完成第一阶段的治疗,进入了第二阶段。她还需要继续一段时间的治疗。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酒精成瘾者在长期饮酒后如果突然停饮,就会出现类似癫痫的症状,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所以,在急性戒断治疗期,需要接受替代治疗或者将酒逐步减量。第二,急性戒断治疗只是戒酒的第一步,并不会让病人的心理和行为得到根本陛改变,所以要想不复饮,需要病人长期的努力与配合。

其实,单就创伤后应激障碍而言,采用抗抑郁药物和安定类药物治疗,同时采取心理治疗,矫正病人的一些不合理的观念,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经历严重的打击、灾难之后戒酒浇愁,只会让病人同时得上另外一种疾病,生活又增添一个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