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咨询师善于交朋友

作者:刘明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心理咨询,说到底无非是要对来访者发挥影响。如果不管你说什么,来访者都愿意听,那所有的问题都很容易解决。当然,愿意听不只是随随便便说的,能够按你说的话去做,那才是真的“愿意听”。

交朋友的第一要诀是:主动热情地靠近他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永亘的愿望,就是希望别人能喜欢自己。

有人喜欢我,一方面让我感觉自己很有魅力,另一方面让我感觉他愿意向我敞开心扉。当我被关注、被认可,乃至被喜欢、被欣赏时,我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更多的内心世界展现开来。“女为悦己者容”,多少有点这个意思。

所以,作为一个咨询师,只要能够让来访者感觉到自己的热情,就很容易敲开对方的心扉。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咨询师也是普通人,我们好像并不能轻易地喜欢上一个人。有的人,我们—见他,就会很喜欢;有的人,我们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而有的人,我们无论如何也很难喜欢他。

这里就有一个大秘密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喜欢上所有的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喜欢源于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这种偏好从吃饭的口味、穿衣的品位,到交朋友的选择,个人有个人的不同。

咨询师所要做的,就是能够清空自己内心的偏见与偏好,呈现出极大的开放状态。事实上,只有咨询师先呈现出开放的状态,来访者才能开放。

怎么办呢?一个人开放的时候,肢体语言、表情,乃至眼神都会呈现一种特殊的状态。拿眼睛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个人内心是开放的,他的瞳孔会放大。只要我们看看热恋中人们的那种眼神,就很清楚了。当然,咨询师要的不是热恋一般的感情,而是开放的心灵状态。

交朋友的第二要诀是:接纳和欣赏对方

我儿子一岁大的时候,只要有人叫他“小帅哥”,他就会乐开了花,屡试不爽。在妻子津津乐道于此的时候,我就琢磨,这么小的孩子,他能听懂吗?如果他听懂了,那真的是太神奇了。

从逻辑上讲,语言是先天带来的,那是否意味着人类存在着“灵魂转世”?我们目前尚无法验证。于是,我还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即有关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一岁大的孩子,他可能完全不知道“小帅哥”究竟是什么意思,但可以想象,每个人说出“小帅哥”这三个字的时候,都想逗他玩儿,是很欣喜的样子,而婴儿能够完全没有障碍地与大人“共振”,把大人的心情、表情,甚至身体语言都在自己身上反映出来。这个过程也可以叫做“模仿”。

共振(模仿)是我们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这意味着,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我们有什么样的行为,对方就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好比我在镜子前面做出什么表情,镜子里就会反映出什么表情。

一个朋友最近很抑郁,想找我聊聊天。我很清楚,帮助抑郁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他,事实上他也明确地表达了这个意图,就是想让我陪他一段时间。但是说心里话,我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在自责与内疚的同时,我发现在他需要我陪伴的时候,我会深刻地体验一种烦躁的情绪,看到他抑郁我自己的心情也会糟。这就是我极力想逃开的原因。

想通了这一点,我很清楚自己正确的选择就是去陪伴他,当我去温暖他的时候,其实也温暖了我自己。这让我有了一种感想:“接纳别人,就是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就是接纳别人;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交朋友的第三要诀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咨询师往往具有强烈的助人动机,看起来好像完全是不求回报的典范。来访者会很清楚地想知道,咨询师到底是关心他自己还是关心我?他是不是真的喜欢我?

每个母亲都会说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是,孩子常常不领情,原因在于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遵循自己的意志,孩子是很清楚的。父母看重孩子成长的结果,孩子看重自己摸索的过程,于是,会有父母意志与孩子意志的冲突。

遵循父母的意志,孩子会感到紧张、恐惧,也许最后能成功,但他永远摆脱不了内心的恐惧,因为他的成功只是完成家长的夙愿。遵循孩子的意志,孩子会感到轻松与自信,但父母会说:“由着孩子任性发展,那还不出大问题?”这句话背后传递出来的是父母的紧张与恐惧。

回到咨询关系上,一个完全能够对自己负责的咨询师,才能让来访者的意志得以实现。当我们试图帮助来访者加以改变的时候,已经存在一个隐含的逻辑,就是认为来访者是不好的,所以,他要改变。这个动机、这个逻辑,也许是来访者的,但更多时候是咨询师的。因为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不好的,这其中体现的恐怕就是咨询师的意志了。

总结一下,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就是要想方设法让来访者敞开心扉,并且让他在与咨询师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宁静与智慧。要做到这些,咨询师就要成为来访者愿意接纳的重要人物——一个特别的朋友。

咨询师要进行的自我修炼就是让自己拥有一一个开放的心灵,一个阳光的状态,一个共情的态度。

心理咨询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咨询师与来访者两颗心的交融与碰撞,也就是在共振过程中彼此获得智慧、力量。交朋友的“交”字,不正体现着两个心灵的联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