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痛苦,身体知道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慢性病会引起心理痛苦,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慢性病人因为长期需要承受疾病的折磨,常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痛苦或心理疾病。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躯体疾病患者共患心理障碍率为26%。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程,本身就是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加之慢性疾病会影响患者工作,甚至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或离岗,从而使家庭经济受到损失,个人事业受到严重挫折:同时,有些疾病如高血压、脑梗塞、帕金森等本身也会影响和情绪有关的神经递质的变化,因此,伴随着病情变化,慢性病人也常出现紧张、焦虑、忧愁、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甚至引发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心理的痛苦与身体何干?

传统医学尤其是中医和现代新的医学模式均认为,人是心身一体的,心身相互影响。心理痛苦、心理障碍可以影响身体健康,导致身体疾病;身体疾病也会引起心理痛苦,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如中医的七情致病观点认为,不良的青绪会影响脏腑功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代心身医学不但在实验室证明了人的心理和身体相互影响,而且在il缶床上证实了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的相互关系,并且发现,消除心理因素、提供心理治疗有利于身体疾病的康复,身体疾病的痊愈同样有助于心理痛苦的减轻,心理疾病的治疗。

56岁的林先生是一家大型国企的中层骨干,有12年高血压病史,由于坚持治疗,林先生的血压_直控制得比较好。可最近两个月,他的血压波动较大,医生给他反复调试不同的降压药均无效果。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医生也疑惑了,与患者作了一番详细交谈,最后终于找到了林先生病情变化的原因:原来,和林先生一起工作了近20年的一位同事也惠有高血压,前一段时间,这位同事突然发生中风,现在还躺在病床上,半边身子不能动弹。这件事对林先生打击特别大,他总担心这样的事可能随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那以后,林先生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的血压,经常自己测量血压,有几次发现血压有点偏高,他更紧张了,现在他每天都要量血压十来次,还出现了失眠。医生认为,是情绪障碍导致该患者血压不稳,他需要心理治疗。心理科医生会诊后,诊断林先生已经患上了焦虑症。经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目前林先生的生活又恢复了正常,血压也控制得比较平稳了。

健康人的心理活动多指向外界客观事物,将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患病后,许多人易将注意力转向自身,感觉异常敏锐,心中总想自己的病,甚至对自己的心跳、呼吸、胃肠蠕动的声音都能感受得异常清楚。尤其是看到周围的重病人和病人死亡,会产生恐惧心理,把正常的生理变化看成病情恶化,盲目背上心理包袱。这对康复极为不利,不但削弱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使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和康复能力降低。

从心身一体的新的医学模式来看,慢性病属于心身疾病范畴。心理社会因素以及不良个性、精神紧张、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是导致、维持和加重心身疾病的重要原因。心身疾病的应激研究发现,在面临外界环境的心理刺激或心理压力时,人是作为心身统一的有机整体来反应的。既有心理的反应,如焦虑不安、紧张痛苦、逃避或斗争;也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导致身体的反应或身体机能变化,如血管张力增加,血压、血糖升高,心跳、呼吸加快,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免疫力增加或减弱等。这样,心理的“痛苦”就会被身体“知道了”。

心理和身体对心理压力的反应被称为压力反应或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可被人感知为不正常的现象,体会为“不适”、“痛苦”或“疾病症状”,表现为焦虑、抑郁、疲劳、疼痛、头昏、失眠等可以自行恢复的亚健康状态征象。但是,如果个人本身不是很健康,甚至有疾病存在,应激反应就会更加强烈和持久,如精神刺激导致高血压患者中风、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抑郁症患者自杀等。如果压力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又不积极减压,这些身体机能变化和不适感就会进一步加重和固定而不能自行迅速消失,导致功能生疾病的发生,如冠脉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各种神经症等。如果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就有可能形成不可逆的器质性心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