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许多慢性病人的家属都抱怨,亲人病后脾气变坏了,不好伺候。殊不知,这不能归咎于病人。长期承受疾病的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病人在心理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可产生焦虑、害怕、依赖、愤怒、否认、羞愧、罪恶、猜疑等多种情绪和个性反应,甚至出现许多心理疾病。如果患者自己或家属不能了解和正确处理慢性病病人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反过来加重身体疾病的病情。虚弱的身体和不良的心理两者互相影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将使病人的身心健康状态不断恶化。

慢性病病人心理和身体两个方面的改变,加上疾病诊断和治疗带来的家庭经济负担以及家人患病后家庭的社会地位、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改变,也会使病人的家属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如不能正确处理这些改变和挑战,最终可能会导致家属也罹患心身疾病。

如果家属能了解并正确处理慢性病病人的心理问题,不仅有助于病人的康复,避免病人面对疾病的孤军奋战,还能维护家属健康和家庭和睦,避免—人患病全家受累和“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后面。

何大姐是一个能干的妻子和责任心极强的母亲,33岁的时候就被诊断患了慢性肾炎,几年后发展成尿毒症,她每星期至少要透析一至两次。她是下岗职工,丈夫收入也不高,女儿还在上初中,家里原本就不宽裕,因为她的疾病家里更加困难。为此,何大姐心里一直很内疚,遇到高兴的事都高兴不起来,对任何事情都无兴趣,认为是自己拖累了家人,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心理科医生会诊后,发现该患者患了严重的抑郁症。其丈夫和女儿对此并不理解:患病后没要她做任何事,没要她操任何心,为何还患抑郁症?

疾病不仅作为一种压力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而且还会因患病带来的家庭社会角色功能的改变、自我价值感的丧失引起心理问题。何大姐不但要应对疾病的痛苦、诊治带来的家庭负担、不能为家里做事的内疚,还面临着不能参与家庭讨论和决策的状况,她对自己存在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因此产生抑郁是不可避免的。其家属不理解这些情况,就会增加自身的烦恼和家庭的矛盾。

社会支持,如他人的积极肯定,病友之间的互相鼓励,以及家属的帮扶理解,有助于病人确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疏导不良情绪,重建自我效能感,获得社会归属感,提高对疾病的心理控制力。另外,通过社会支持网络,患者及其家属还可以获取更多的疾病信息,得到实质性帮助。一个人的疾病会影响全家,甚至会影响社会,而社会、家庭的支持和帮助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在与疾病的斗争中,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应只是你一个人的战斗!

怎样与疾病作斗争,以维护自己的心身健康?邓云龙教授提出心理健康十六字诀:知己知彼,反应适当:真实和谐,悦纳进取。

针对慢性病病人,这十六字决应如何理解呢?

知己知彼,反应适当:即要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以及所患疾病的性质、诊断和治疗有一个科学的了解;知道健康和疾病是生命固有的两个侧面,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会面临的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才会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反应适当,正确面对,既不会忽视疾病的严重性,又不会过于害十白疾病的后果,从而能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疾病。

真实和谐,悦纳进取:即努力活在当下,为所当为。人的烦恼往往不是对过去于事无补的追悔,就是因为对未来不确定事情的担心,从而使本来可以清静、安逸的真实当下被虚幻不实的烦恼扰乱,不但造成内心的不和谐,还会使个人和他人与环境发生冲突,从而影响心身健康。乐观地接纳已经发生、不可改变的挫折、疾病和痛苦,积极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会享受与疾病共存的进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