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赶不走的“瞌睡虫”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民间还有一句俗话“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说的是人体随季节气候变化的一种自然反应。但是有这样一些人,不管春夏秋冬,白天总是感觉自己困意绵绵,“睡不醒”,这就值得注意了。

出镜人物:小金,高二学生

小金因最近上课爱睡觉前来咨询。据小金说,他每天至少有两节课会困得要命,大部分是在上午的第二或第三节课和下午的第一或第二节课。感觉困时,每次都要尽量控制不睡着,但多数情况下控制不住,趴在课桌上就睡,如果不受干扰,能睡上10-20分钟,醒来后感觉头脑很清醒、舒服,上午或下午的其他时间一般不会再睡。这种情况总体上对学习的影响不大,因为睡眠时没有听到的内容容易补上,但上课时小金常因为睡觉被老师批评,心理上还是有点压力,因此来咨询是否自己得了某种病。

经过进一步询问,我了解到小金是住校生,高二后学校对学习管理一下子抓紧了许多,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开始一天的课程,晚上9点多晚自习结束,10点统一熄灯睡觉。早、中、晚三餐吃饭、休息的时间平均仅_个小日十,连下午一个半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也都改成了自习。每周只有周日下午不安排课,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才允许回家。小金承认,每夭早上起床时都是被起床号叫醒的。

出镜人物:张先生,28岁

张先生五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日间嗜睡,开始时不能安静地坐着或站着,否则很快就能入睡。当困意袭来的时候难以克制,即使在工作、走路时都能睡着,如被别人喊或拍一下,能马上醒过来,并继续手头的工作,但不久可能又会睡去,让自己“防不胜防”。这种嗜睡在没有受到干扰时,持续最长也仅10多分钟,醒来时感觉头脑清醒、精力恢复。同时,夜间则睡眠浅,多梦、易醒。后来,张先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症状,在特别高兴、大笑时会突然感到膝关节一软而要猝倒在地,不过,双腿往往会在快要倒地时恢复力量,因此并没有真正出现过摔倒在地的情况,但这些状况也让张先生忧心不已。

出镜人物:王先生,出租车司机,38岁

王先生有白天嗜睡的症状六年了,最近一年里症状逐渐加重,有几次开车时就睡着了,但好在都没有发生大的意外,但事后觉得很害怕。王先生以前是运动员,退役后做出租车司机,由于运动量明显减少,加上不注意节制饮食,几年后体重增加到100 kg(身高175cm)左右,白天的困倦嗜睡也随之越来越多。开始时,只要身体不活动就能很快睡着,但还能自己醒来,也容易被叫醒,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睡着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如果没有人叫就很难自己醒,被叫醒时虽然能够完成应该做的事情,但总是感觉头脑不是很清醒,整个人也无精打采。王先生称,虽然白天睡得多,但这并不影响晚上睡眠,只要卧床就能睡着,天亮后也能继续睡,睡一天都睡不够。因此,现在大多数时间需要家人或闹钟叫醒自己才能去工作。家人反映,王先生夜间睡眠时打鼾,鼾声刺耳,他自己睡醒时常感觉口干严重,有时头痛。经过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检查,显示王先生有严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现象。

上述几个案例,共同的特征是白天嗜睡。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几位嗜睡者的特点其实各有不同:小金同学的嗜睡发生得较为规律,睡后头脑清醒,且可在几个小时内不会再睡;张先生嗜睡发作频繁,醒后虽然清醒但维持时间不长,活动时也能睡,并伴有很有特点的猝倒现象;王先生给人的突出印象则是整天“睡不醒”,醒后头脑仍然不清晰、不解乏,伴有严重打鼾。这样简单分析,就可推想嗜睡“背后”的原因(即引发嗜睡的疾病)可能有天壤之别。

我们先来谈谈睡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睡眠不是一个孤立的生理现象,而是作为睡眠一清醒节律的一部分。人类睡眠一清醒节律是一种基本生命节律,并和年龄存在关联。新生儿睡眠一清醒模式是以每个周期4-5小时循环,每天睡眠16-20h,但仅仅在几个星期后,就开始形成日间清醒、夜间睡眠为突出特点的24h昼夜节律。随着儿童的发育,上午和下午的小睡也先后“被省略”,到四五岁时,就固定为单一的长时间夜眠,总睡眠时间也下降到10小时左右。在青壮年期,这种24小时的睡眠一清醒交替的模式保持稳定,但有许多人可继续保持午睡的节律并持续终生。进入老年阶段,昼夜鲜明的睡眠模式会出现分裂,表现为夜间清醒的频率呈增加趋势,而日间的清醒周期则可能被持续数秒到数分钟的闯入性睡眠(微睡眠,microsleep)以及更长时间的小睡所打断。换言之,即老年人白天的生理性嗜睡有增加趋势。

对一部分人来说,白天的嗜睡可能是生理性的,特点是在从事较长时间的“静态”活动后出现,如长时间乘车、听令人乏味的报告或看演出,持续短暂(一般10多分钟以内,如果是在一段时间的、产生疲乏感的体力活动后或发生在午间,持续时间会更长一些),醒后感到头脑清晰、舒适,而且这种嗜睡容易被外界刺激打断,醒来后能很快恢复头脑清晰的状态。如果嗜睡发生的条件、频率、强度等超出这样的情况,就有可能是病理性的。

导致病理性嗜睡的常见原因中,首先要引起大家重视的是睡眠剥夺。简单地讲,睡眠剥夺是指因工作、学习、娱乐等各种活动人为减少睡眠时间的现、象,这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城市生活中是比较普遍发生的睡眠问题。小金同学就属于这种情况。

睡眠剥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急性完全睡眠剥夺,即在24-48小时内完全没有睡眠;另一种是部分睡眠剥夺,即每天实际的睡眠时间少于个人基本生理需要的睡眠时间,这在现实生活中更为多见。不完全睡眠剥夺如果持续比较长,它对健康损害的累积效果一点儿也不弱于急性完全睡眠剥夺。其中一个后果就是白天嗜睡,它的程度会和夜间睡眠剥夺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对一些高易感性的个体,慢性睡眠剥夺会成为诱发失眠、睡眠节律紊乱以及抑郁、焦虑障碍等的危险因素。

防治睡眠剥夺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认识到睡眠剥夺对健康的危害,尽可能避免出现慢性不完全睡眠剥夺的状态。对小金同学而言,其睡眠剥夺有较明显的“被动”成分,需要学校管理者了解基本睡眠常识,在尊重人的基本生理规律的基础上制定有关作息管理措施。在暂时无法改变学校管理规定的情况下,建议小金同学白天可“见缝插针”地主动安排小睡的时间,以尽可能弥补夜间不足的睡眠时间。

(阻塞性),其他可导致白天过度嗜睡的睡眠障碍还有睡眠运动障碍(以不安腿综合征为代表)、周期性过度嗜睡综合征、催眠药残留效应的影响等,其中睡眠呼吸障碍和不安腿综合征都是一般人群中常见的但目前远未引起大家重视的疾病。这些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复杂性,对睡眠障碍的诊治有经验的医生才能完成。对有嗜睡的患者而言,如果您白天的嗜睡症状明显干扰了您正常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特别是在能够充分补觉的情况下仍然嗜睡,感到难以自我克制,或者在做运动性的活动时都能够进入睡眠状态,都应该尽早去睡眠医学专业门诊(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了睡眠障碍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