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杀的常见误区
和当事人谈论自杀行为会诱导他自杀
人们普遍认为,和想自杀的人谈论自杀,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使原本不想自杀的人产生死亡的念头,而只要避而不谈,自杀便不会发生。殊不知,这一观点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而已。事实上,了解当事人是否存在自杀的想法,是否计划、采取何种方式自杀是自杀预防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信息,也是自杀预防成功的关键。同时,通过谈话还能使当事人感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获得有意义的帮助。
和想自杀的人谈论自杀,应更多地关注其是否具有自杀的想法和具体的计划,而关于自杀方法的探讨却是应该尽量回避的,这在后文中会进一步谈到。
威胁说要自杀的人不会真的采取行动
夫妻或者婆媳发生争执,一方以死相要挟似乎已经成为某些家庭发生冲突时当事人的一种手段。人们往往认为这不过是一种姿态,宣称要自杀的人其实不一定真的想去死。于是,人们对这类行为不以为然,甚至加以嘲弄、激化。殊不知,即使没有强烈的自杀意愿,声称要自杀也是实际自杀行为的强烈危险信号,万万不可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威胁”,因为扬言要自杀的人,很有可能因冲动采取实际行动,尤其在自杀工具极易获得的情境下,比如家里储备有农药或位于高楼、水潭、水井附近。
所以说,千万别拿生命当儿戏,记住“狼来了”的故事,并引以为戒。
自杀没有办法预防
常有人认为,真正的自杀者通常会悄然无声地离开世界,不会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自杀意愿,因而很难发现真正想自杀的人;即使发现了,他们也会想尽办法实现自杀,因此很难预防自杀事件的发生。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大多数自杀者在采取行动前都曾非常矛盾,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他们会采取各种方式向周围的人表露自杀的想法,向外界表达自己的困难处境和痛苦。因此,只要提高对自杀的警惕,采取有效的措施,自杀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有人认为,应该尊重人们选择生或死的权力,这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自杀者通常会受到抑郁情绪或病态心理的影响,此时的选择并不是理性的,所以,对他们进行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自杀的高危人群
自杀行为因其复杂的原因和表现方式,对它预测起来十分困难。但大量的实证研究仍然为自杀的预测提供了可能。通常具有以下这些特征的人群,具有较高的自杀危险性。有自杀未遂史
曾有过自杀未遂史的人群是自杀第一高危人群,与从未有过自杀行为的人群相比,其自杀死亡的可能性增加100倍。同样,近期曾有蓄意自我伤害史的人群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虽然蓄意自伤不能完全等同于自杀,但通常多伴有长期且逐渐加重的焦虑,或处于社会应激事件当中,如人际冲突、社会适应不良等。研究表明,10%的蓄意自伤最终将发展成自杀行为。
精神障碍病人
各种精神障碍,特别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病人也属于自杀的高危群体。
抑郁症是导致自杀最重要的精神疾患,病人终身的自杀风险为6%-15%。反过来看,自杀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可能属于抑郁病人。精神分裂症是导致自杀的另一类精神障碍,病人终身自杀风险为4%-10%0与抑郁症病人不同的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自杀行为的原因更加复杂,包括受到幻觉和妄想的影响、伴有抑郁情绪的影响、诊疗过程的影响以及恢复期社会压力与歧视的影响,等等。
对于精神障碍病人,治疗其精神疾病是预防自杀的根本。
患严重躯体疾病的人
与精神障碍相对的是有严重躯体疾病的人,尤其是患有病程较长、治疗效果不佳、导致剧烈或慢性疼痛、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疾病的人,如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艾滋病等。
心理创伤与挫折
负性生活事件,如亲人逝去、家庭解体、重大财产损失或事业失败,均能使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当人们感到极端的无所适从又苦无出路时,自杀便可能成为最后的选择。所以,无论是近期重大的创伤或挫折,还是长期不间断的刺激,都容易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
自杀的高危信号
自杀者采取行动前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危险信号,能否成功捕捉到这些信号便成为自杀预防的关键。这些信号大致包括:
●最容易识别,但又总不被重视的信号是自杀者告诉他人自杀的想法。正如前面误区中谈到的.很多人认为,说自己想死的人不一定会真的自杀,所以致使部分明确表达自己意念的自杀者丧失了被救治的机会。有一部分自杀者会留下遗书传达信息,当发现此类行为时,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
●有的自杀者会在采取行动前向亲友告别,或向他们诉说一些类似于嘱托或道歉的话语,或将自己心爱的物品赠送他人;有的则会将自己的财务转交他人。当自杀高危人群出现类似举动时,自杀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没有任何缘由地和他人讨论自杀方法。部分自杀者在采取行动前,会花时间来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自杀,这也代表他在踌躇和矛盾中。当发现有人毫无缘由地谈论自杀方式,如哪种方式痛苦最少,在哪里可以购买到工具等,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提高警惕,考虑是否存在自杀的可能。
●还有一种自杀信号是最容易被误解和忽视的,即长时间严重的抑郁情绪突然好转。通常,情绪出现好转会被认为是一种康复的表现,周围的人容易放松警惕。其实,当想自杀的人不再犹豫,下定决心要采取自杀行为时,他会因为找到了解脱的办法而体验到放松的感觉,这种情景下的情绪好转,反而暗示自杀的可能性很大,应提高警惕。
身边有人想自杀,我该怎么办?
当察觉到身边的人可能出现自杀行为时,你不妨为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感到自豪,但同时应感到责任重大。识别自杀意图只是第一步,要成功预防自杀,需付出很大的努力。
尽可能消除立即自杀的危险性
如果当事人整天都想着要自杀,有自杀的计划,准备了自杀的方法,甚至不断出现实施自杀的冲动,应考虑他处于高度危险中。应立即想办法撤除其身边的剪刀、刀子、钢笔、农药、致死性药物、绳索等工具,并采取措施严防当事人从楼顶、窗口等高处跳下。同时,通知当事人可以信赖的亲人和朋友。
稳定自杀者的情绪
明确表示你理解自杀者所处的困境和有自杀的想法,不要指责其自杀的念头是愚蠢的、懦弱的或不负责的,因为这样的指责不仅难以打消他的念头,反而会使他相信自己不应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
用语言、眼神及其他肢体动作对自杀者表示你的关心,让他懂得无论如何你都希望他不要采取冲动性的行动,你和其他的亲人、朋友都会给予最大的帮助。如果有可能的话,及时给自杀者指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寻找专业帮助
一旦你判断一个人的自杀危险性较大,应立即将他送往专业机构进行强化危机干预。由于社会对精神障碍存在严重的歧视,想自杀的人以及他的家人、朋友通常不愿意到精神病院治疗,但救命比可能遭受的歧视更重要。
在没有送往医院之前,预防自杀最为关键的措施之一是至少两个人24小时陪伴当事人,任何时刻都不能让自杀者独处。贴身的陪伴不仅能及时制止自杀行为,还为自杀者提供了有效的沟通。不过要记住,非专业人员的陪伴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预防自杀,送到专业机构接受强化干预才是预防自杀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