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是否与众不同?

作者:如歌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一日,我正在给学生上心理健康课,发现教室最后面有两名男同学在不停地嘀咕着,引得周围同学不时回头看。我用目光示意,他俩稍有收敛,但不会儿又开始讲话了。这两名同学我略有了解:一个是降级生,课堂表现散漫,爱溜号。另一个是因种种不良行为无法在原学校学习而转入的“问题学生”。如果不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恐怕在今后的课堂上他们会更加“肆无忌惮”。

我停止了讲课,严肃地扫视着每一名学生,这时教室里很安静,同学们大概都意识到老师要发脾气了,所有的学生都把目光投向我。我转身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了两个字——“从众”,同学们更加莫名其妙了。我说:“现在,我给大家插入-个话题,大家说说‘从众’是什么意思。”有的同学答:“服从大多数。”我说:“对!‘从众’就是服从大多数。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言行举止是否正确、是否正常,是否符合你的身份、年龄特点和环境氛围,那就参考‘从众’。”

“假如学校正在举行运动会,全校师生都在运动场上参加或观看比赛,有一个同学要留在教室里学习,他的行为我们能接受吗?”学生答:“不能!”“假如,现在正在上课,有一个同学他喜欢运动,要到操场上跑步,他的做法呢?”学生笑了,且心领神会地答:“不能接受!”“放学了,同学们都回家了,有一个同学非要去网吧,他的行为呢?”“不正确!”“老师在讲课,别人都认真听课而只有你在说话,你的行为呢?”“不正确!”“运动会上有5000米比赛,大多数都跑不了,而只有你是长跑冠军,你跑不跑?”“跑!”“课堂上,别人都不会回答的问题,你知道答案,你举不举手?”“举!”“别人学习都到8点,我想提高成绩,学到10点行不行?”“行!”

我说:“‘从众’,并不是不让大家张扬个性,而是你的‘别出心裁’、‘独树一帜’要不违背基本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否则,在班级里你将会受到同学的指责、老师的批评。人都有归属感,如果你在这个集体里长期孤立,你将缺少安全感,总有一天你可能会被这个集体淘汰。”同学们都心领神会。大概那两个男同学听惯了居高临下的指责、批评,在听了我入情入理的讲解、引导后,两个同学显得很乖顺。我见已经达到教育效果了,就说:“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纸,把‘从众’记下来。”我看到同学们都拿出笔和纸,那两个男生更是积极和认真。

作为教师,我们面临着教育、教学过程的多变性、突发性、复杂性的情况,那么尊重学生,关注个体,以“智”取胜,“艺术”处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