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士,50岁,胆囊炎病史5年。医生告知病人伴有结石,建议手术治疗。但是孙女士害怕手术, 直拖延不做,平时靠饮食和服用利胆药物,还算相安无事。
最近,孙女士的胆囊炎经常发作,不得不频繁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朋友和家人的劝慰下,她终于决定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可是每次想到手术,她都免不了紧张,担心会有意外,为此睡眠困难,噩梦连连。
外科医生觉得孙女士过度紧张,不利于近期手术,建议先来心身科进行咨询,解决手术前的焦虑问题。
从最初的接触中,我便发现她是一个性格内向、言语不多、追求完美、好胜心强、情感细腻的人。心理测查显示,她存在中度以上的焦虑。
在交谈中,医生了解到孙女士在25,年前分娩时有过次痛苦的经历。由于第一次手术,她前一天睡眠不好,也不敢告诉家人和医生,一整夜脑海里想着孩子会不会有问题?手术会不会很疼?自己是否忍得住?医生和她谈过一次话,但由于过度紧张,她几平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在手术准备时也很不自在,护士给她清洁身体后,没有及时帮她盖住暴露的身体,她感到很难为情,又不敢声张。
“家人对你的这种反应有何看法?”我问道。
“他们觉得我的反应过度了,也安慰我,叫我不要紧张。他们很关心我,包括今天来这里,也是希望得到你的帮助。”她回答。
孙女士的术前焦虑与对手术的不了解、第次手术过程的不愉快经历以及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不过,她的家庭支持比较主动,她的手术动机也比较迫切,这些都是有利因素。
“如果想了解与手术有关的信息,不妨去找自己的医生详细问问。你准备自己去还是让丈夫陪同一起去?”我问道。
她沉思了—下说:“还是和我丈夫一起去吧。”
主动获取手术信息,在与医护人员的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有助于缓解病人焦虑的情绪。
第二次看到孙女士,她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谈话内容自然多了起来。她把有关手术的事宜如数家珍地告诉我,她谈到是丈夫陪着她一起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这让她体会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担忧的想法与其放在心里,不如尝试说出来,原来不敢问的问题, 旦提出来,医生都会给予解释。
我肯定她能把内心的恐惧和担心表达出来,能够结合丈夫的力量,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这个做法。
个月后,我再次看到了孙女士,她已经完成了胆囊切除手术,丈夫陪着她一起回访。她高兴地告诉我,她克服了对手术的恐惧,术前过多的担心是多余的。丈夫也表示,通过这次手术,获益的不单是孙女士,还有他们全家。
孙女士悄悄地对我说:“其实在住院后还是有点紧张的。每当焦虑来的时候,我就试着放松,有时会把知道的事情与其他病友分享,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放松了自己。我成了半个手术顾问。”
通过心理干预,孙女士改变了对手术的认识,面对内心的焦虑,她表达出了这种感觉,并且调动家庭资源,争取到丈夫的支持,共同应对手术,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