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今年60多岁,平时除了血压稍高之外,没什么大病。本来日子过得挺顺心的,可前不久他犯了一次脑梗,偏瘫了。出院后,经过家人的全心照料,李大爷慢慢能走路了,可他却变得不爱出门了,觉得走路不利落让人看见会被笑话。他待在家里百无聊赖,报纸也不爱看了,原来挺喜欢的电视节目,现在一看就嫌烦。老伴做什么他也看不顺眼,儿子、孙子回家时要么埋怨,要么拉长着脸。
孩子们体谅他是个病人,也不跟他计较,可这样过了快半年,他折腾得越发厉害了——夜晚总是睡不好觉,整天不是这里不好受就是那里难受,三天两头跑医院,检查了半天也没发现多大异常。
现在,李大爷越来越没有精神,还常说自己活不下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卒中后抑郁容易被忽视
卒中后抑郁是指由脑血管意外(卒中)所导致的抑郁。临床资料表明,卒中后发生抑郁的比例可高达20%-40%。
卒中后抑郁常发生在病后的1-3个月,表现轻重不一,不容易被识别出来。有些病人不爱外出、行动缓慢,可能被误以为是走路不便导致的;有些病人认知功能受损,比如不能说话、不能记起名词、记忆力下降等,家属会觉得病人说话少很自然,对上述症状并不是很重视。
除此之外,病人和家属往往把主要精力用在脑血管病的治疗和卒中症状的康复上,每天关心的只是能走多远了,记忆力恢复了没有,而且大家常常会认为“得了这样的病,不愉快是自然现象”,结果,即使发现病人的情绪有些低落,也不当回事。
越是及早干预,改善抑郁情绪就越容易,但遗憾的是,常有病人和家属因为不愿被冠以“卒中后抑郁”的诊断,或因为对药物的顾虑过多,迟迟不去就诊。更有人轻信偏方或不正规的“特效药”,这些所谓的“特效药”,非但不能改善病人的现状,甚至带来更多的麻烦。
为什么要关注卒中后抑郁
卒中后抑郁不利于病人的康复,导致生活质量的进一步下降,甚至会增加意外死亡的发生率。
可以想象,伴有抑郁的病人对治疗信心不足,觉得无助、无望,往往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尤其是康复训练不积极,这样,神经功能就不容易恢复。抑郁严重者可能因悲观绝望,采取极端的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
另外,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是病人的神经功能已经基本恢复,但抑郁情绪导致他们还有很多身体不适,或者反应迟钝、记忆力差,活动能力仍然不高。这些情况也会进一步增加病人和家属的痛苦,使人感觉卒中这个病“真是太难缠、太折磨人了”,殊不知,这是卒中后抑郁在纠缠。
所以说,及时发现,尽早处理卒中后抑郁,病人完全可以摆脱这种精神折磨,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识别卒中后抑郁
卒中虽然属于一种脑血管病,但它也会带来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这大体可以归为3类——价值感下降,生活困难增多,为健康担忧。
卒中后病人的生活往往会发生较大变化。患病前,他们可能仍在工作,甚至是领导干部,受到大家的重视;或者操持家务,是家里的主心骨。而发生卒中后,他们很难再像原来那样作贡献了,常常会觉得自己“没用了”,甚至感到自己是家人的负担。
患病后,一连串的“麻烦”接踵而至:经常要跑医院,经济压力增加,还有人际关系改变等。这些原来还可以应付,但在病后情绪不太好的情况下就未必能处理妥当了。
还有,卒中的发病往往比较突然,这会让人开始对自己的健康产生忧虑情绪,怕再次发作或出现别的疾病,为此,心里不踏实,整天惶恐不安。
研究还发现,女性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较男性高。另外,独居的病人、家庭支持少的病人也属于高发人群。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综合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类。
高兴不起来:
对日常生活、活动失去兴趣,哪怕做原来喜欢的事情,也感觉不到愉悦或没有开心的体验,失去自信,对一切感到无能为力,无希望。
低落的情绪表现在人际关系中:
病人显得心烦气躁、急躁易怒,与病前相比活动减少、不愿意接触他人,交流时反应迟钝,
难以描述的身体不适:
卒中后抑郁的病人不仅是心情不好,还会影响睡眠和胃口,带来很多身体不适的感觉,尤其是老年人,常常认为自己“心情还可以”,但就是每天都不太舒服,头晕、胸闷、心慌、腰背痛、四肢麻木、乏力、犯困、消化不好等都是常见的症状。
症状持续两周以上:
如果病人每天多数时间都高兴不起来,而且持续两周以上,就需要注意是否患上了卒中后抑郁,尤其是经常出现早醒(比平时早一个小时以上),或早晨起床时情绪特别低落,这时最好找医生仔细评估一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病人可能会有自杀的念头,有时只是一闪念,也可能在情绪特别低落时才出现,但病人还能想得通,不会付诸行动。但有的病人自杀想法非常强烈,会真的采取行动,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一定要尽快就医。
自助一点通
关于药物:
卒中后抑郁有它的生理原因,所以,我们当然可以用药物来调整相关功能。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都是令人满意的,即使病人年纪很大、多病、合用多种药物,也能够找到合适的抗抑郁药。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多数抗抑郁药物服用一段时间后才能起效,比如在服药后2-4周情绪得以改善,因此,不要仅用几天,感觉没有好转就放弃。另外,药物服用时间长短视病情而定,不要症状刚刚好转就擅自停药,而是要多维持几个月,选择合适的时机,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药,最终停药。
任何药物都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医生在给病人使用抗抑郁药物时, 般会告诉病人常见的不良反应,并在用药治疗过程中监测和随访。近年来使用的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都是比较轻的,多数病人在服用1-2周后都能适应。
心理处方:
(1)不要一直压抑自己——若感受到压力、苦恼,不妨试着寻求安慰。和信赖的人表达痛苦感受,慢慢地接受、面对这些伤痛。如果需要,不妨痛痛快快哭一场,家属也不必为此太过担心,甚至可以主动帮助病人创造这样的机会。
(2)做一些事情——即使没有什么热情,也要找点儿事做,很简单的家务、小修小补或手工艺品,都是有益的。这可以帮助病人暂时远离那些痛苦的思绪,获得成就感。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让病人“安心养病”,什么也不要做,什么也不要操心,这样反而会使病人感到自己被排除在外,没有价值。
(3)不要与他人隔绝——不论是否有实际困难,还是单纯因为情绪低落,一定要避免出现病人长期独处、与他人交流减少的境况。对伴有言语障碍的病人,更要多争取交流的机会,比如使用图画、道具、手势等方式来沟通。
(4)保持营养足量和均衡—卒中后抑郁造成病人厌食、消瘦的情况较常见,这会进步给病人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家属不能听之任之,要鼓励病人进餐,或少食多餐。
(5)不要强迫自己入睡——就算不能入睡,看看电视、听听收音机,让身体休息一下也好。催促自己“赶快睡着”的想法只会增加焦虑,进一步干扰睡眠。把失眠问题交给医生来想办法,自己尽量对它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是最合适的。
(6)坚持运动和接受户外光照——有氧运动和户外光照对于改善情绪和睡眠都非常有好处,最好每天坚持。即使活动不便,也要争取多接受户外光照,尤其不要整天躺在床上不动。
(7)接受自己暂时低落的情绪——抑郁是卒中病人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它不代表自己的意志薄弱,不是性格不好或者想不开,更不是逃避或有意而为之。经过积极的自我调整和正规治疗,请相信情绪会逐渐好转,生活会恢复常态。
(8)如果遇到难以处理的情况,可以到专业科室就诊。专门针对抑郁的科室是综合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或精神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