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预防胜过纠正

作者:汤晓茅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前不久,一个在公安局工作的中学同学找到我,说他最近遇到一个因暴力伤人案件而第二次被捕的犯人,在审讯过程中,他发现这位青年与其他罪犯有所不同,便想让医生从精神科的角度给检查—下。

我走进诊室,见坐在里面的是一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大约20岁左右。他也发现了我,满不在乎地看了我一眼,便扭过头去。

我一边翻看着案卷,一边听着我那位同学的介绍。这个犯人这次被捕的原因非常简单。他在影院看电影,前面有个青年恰好挡住了他的视线,两人便发生争执,他拳脚相加,被当场抓获。而前排那位被打成脾破裂,经抢救无效死亡。

我尽可能客气地与这位罪犯交谈。我问他:“他挡你的视线,你叫他让一下不就成了?”他说:“我和他说了,可他说自己个子就长那么高,没法让,我的火就往上蹿,动手打了他。”

“那你有没有考虑后果?”我又问。

“我当时只觉得这人太可恨,就该打,打了心里才痛快,其他的什么也没想。”

这时,我那位同学补充说,此人曾有过前科。中学时,就常常横行霸道,是当地有名的小霸王。高时,只因为一张电影票,就将一位同学的眼睛刺瞎,被送往少管所管教两年。在学校里,常常迟到早退,老师也管不了。有一位新老师,不了解情况,在他身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见成效,到头来,还被他骂了一通。从少管所出来不久,他进了一家工厂工作。开始还不错,渐渐的,旧病复发,且变本加厉,经常在上班时间抽烟喝酒,对领导的安排爱答不理,和同事关系也非常紧张,常常因小事就和人家争吵,甚至动武。有一次在食堂买饭,厂里有名的老实人王师傅没注意将饭蹭在了他的衣服上,王师傅一个劲儿地道歉,他还是不依不饶,把自己的米粥全都倒在王师傅的身上。参加工作后,他在两性关系上也极不慎重,由于他看起来一表人才,对一般女性很有吸引力,因此,常有’姑娘上他的当。

我问:“你有没有好朋友?”

他望了我一眼:“要朋友干吗?还不如自己活得痛快。”

“那你与父母感情怎样?”

“不怎样。我干的事和他们没有关系。”

我们的话到此暂告一段落。

后来,我们进行了家访,他的父母均是大学教师。他母亲哭着对我们谈起儿子的情况:“我和他父亲工作很忙,他刚出生不到三个月就被送回农村老家。一岁时,被送到舅舅家去,直到四岁时,才接回到父母身边。”

他母亲说:“他从小就不讨人喜欢,上小学时,就经常逃学,说谎。有许多次,他骗老师说是母亲病了,在家里又对我说是学校放假。在学校里,动不动就和别的小朋友打架。为此,常受老师的处罚,可没有什么效果。

“上初中时,情况就更糟了。他不但常和别人打架斗殴,还学会了抽烟、喝酒,没有钱就偷。有时则强行向家里要,我们也不敢不给。

“平时在家里,他称王称霸,谁也管不了。有一次,他带回一个不三不四的姑娘,我说了他几句,他竟然顺手抄起椅子朝我砸去,幸亏我躲避及时才没有受伤。”

据了解,他母亲和他父亲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常有分歧。母亲是一味迁就、娇纵,而父亲则要求极严。小时候,这孩子常遭到父亲的拳脚“教育”。

综合他的犯罪经过及其成长过程等资料,可见这位罪犯确有不同于一般罪犯之处,用精神病学术语说;他是一个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对这次犯罪,他是负有责任的。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又叫“社会病态”,很早就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并且,有许多医学专家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由于此类人格障碍与犯罪有着密切联系,在犯罪学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具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一般具有下列特征:他们没有责任感,没有羞耻感(或称没有良心),判断好坏的能力也比较差,不能从批评、惩罚中吸取教训,因此,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麻木不仁,虚假不诚,对人缺乏爱与依恋的能力和需要,不能设身处地体谅别人的感情与需要,对别人给予他的关心也表现得无动于衷:他们性格暴躁,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对社会规范及周围人常心存敌意;他们对自己的欲望难以控制,往往欲望一出现,就必须立即得到满足,有的人则在两性关系上随随便便。有趣的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外表常比较迷人,且初次交往常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大量的研究证明,这种人的智商大多在正常范围以内。

造成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原因很多。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从生物学方面看,其与遗传染色体异常、脑电图异常等有关;从社会、心理方面看,家庭破裂、早期情感剥夺、社会歧视等,与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形成也有密切关系。这个案例就有这方面的线索。

下面着重谈谈儿童时期被父母抛弃或被忽视(即所谓“早期情感剥夺”).的问题。早期被抛弃和被忽视有下列两方面:

其一,父母(或其他替代者)对孩子冷淡,情感上保持远距离,似乎孩子与己无关。这样,孩子自然很难对别人产生出柔情、热情,也很难和别人建立起亲密无间、相互体谅的关系。也许,以后的教育能使这些人在形式上达到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但设身处地理解、体谅别人的利益和疾苦的能力明显低下。

其二,父母的行为及其对孩子的要求、意见不一致。父母喜怒无常,奖惩无定规,不高兴就拿孩子出气,高兴时又会对孩子又疼又爱,弄得孩子无所适从。由于孩子从小就缺乏可效法的榜样,因此,势必产生不健康的人格。

应该说明的是,上述两点在其他类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中,也有一定影响。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就难“矫正”。因此,必须强调预防原则。作为父母,必须尽可能地给孩子关爱,创造一个稳定、温暖的家庭环境,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应统一观点,不要朝令夕改。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融入集体活动中,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集体学习、劳动、文化娱乐活动等,使其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对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的处理,一般从社会角度帮助:对于那些有较大潜在危险的人,可以通过监督劳动或短期监禁矫治,但效果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