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能否享受到天伦之乐

作者:黄淑贞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在精神科门诊中,有很多病人会提出得了精神病能否生育,服用精神药物时能否怀孕之类的问题。这说明人们对优孕、优生、优育的认识提高了,更关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天伦之乐”说的是儿孙绕膝,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精神障碍病人的家庭也希望享受“天伦之乐”,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在怀孕和哺乳期间,由于药物的许多未知因素可能会对婴儿有影响,能否使用精神药物对病人和医生来说都是一个困难且复杂的抉择。

经过治疗,她有了一个健康的女儿

刘梅(化名)是一个文静、有气质的女孩。大学毕业后,她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组建了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

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在不知不觉中,她患了精神分裂症。因受幻觉、妄想的支配,她常常出现些旁人无法理解的行为。虽经治疗,但病情总是反反复复,不能痊愈,为此,她连工作也辞去了。

全家人十分着急,带着她四处求医,最后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我院进行治疗。医生根据她的病情变化特点、以往的治疗情况、目前主要的精神症状,调整了药物种类和药物剂量,并且结合心理治疗,刘梅的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情绪也稳定了,渐渐能与周围人和睦相处,融合到各种社会活动中。

经过两年的维持治疗,在服用最小剂量的药物及病情稳定下,她怀孕了,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婴。现在,三岁的女儿给全家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刘梅的故事说明,尽管她曾患精神分裂症,但在疾病稳定后,在坚持服药的基础上,她不仅怀孕了,而且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宝宝。

需要考虑:病情的变化

精神障碍病人在发病期或疾病期,往往受幻觉、妄想、情绪不稳等精神症状的影响,出现明显的认知、情感、行为异常,丧失了学习、工作、社会交往能力,甚至生活也不能自理。在此状况下,肯定对受孕、胎儿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一个病情较严重或病情经常波动未治愈的人,应及时、系统治疗,等到病情稳定,临床痊愈相当一段时间后,才可以考虑怀孕的问题。第一个故事中的刘梅就是很好的例子。她虽然病了好几年,但能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坚持服药,在病情稳定两年后,生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她的情况最好不要怀孕

一天,吴芳来咨询她能否怀孕的问题。

吴芳36岁,大专文化,是一名社区医生。她结婚10年,夫妇关系融洽,很想要一个宝宝。

我问她:“既然结婚10年了,为什么现在才想要孩子呢?有什么问题吗?”

她思考了—下说:“生孩子的想法已经考虑了很长时间,但我是一个医生,学过遗传学,结合自己家庭的情况,害怕孩子将来会出问题,但我又很喜欢孩子。由于不是搞精神卫生专业的,一直拿不定主意。”接下来,她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她的父母两系家族中,几乎每一代就有一个精神障碍者。她的直系亲属中,虽无明确的精神障碍者,但父母的心理素质和性格也与众不同。她丈夫家族中虽无精神病史者,但某些亲属的性格也很古怪,比如丈夫就特别内向、孤僻,没有知心朋友,不关心周围事情,与家里人的感情也很淡漠。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吴芳的家族中几乎每代都有一个精神障碍者,而丈夫家族中有性格缺陷的人比较多,这些都属于患精神障碍的高风险因素,很可能对后代造成影响。另外,她们夫妇俩的年龄又都偏大,对优孕、优生也不利。因此,根据这些情况,医生认为生育的风险较大。吴芳同意医生的意见。

需要考虑: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精神障碍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的遗传率都是较高的,这在双生子研究及寄养子研究资料中都得到了证明。

当然,遗传因素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是绝对的影响因素。因此,医生要根据具体的病人进行分析,排除不利因素,以达到相对优孕、优生、优育的目的。

她需要终止妊娠

王燕患有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年,一直服用碳酸锂治疗,情绪低落时,短时加用抗抑郁药。经过治疗,她的情绪比较稳定,能正常工作,料理家务。婚后,夫妇俩感情融洽,家庭生活幸福,很想生一个宝宝。

因为担心药物对胎儿有影响,王燕自行停止服药。但停药几个月后,病情波动,夜不眠,兴奋,话多,易发脾气,无法正常工作,只好又重新服药。一个月后,情绪完全稳定,能正常工作,达到了临床痊愈。

就在王燕考虑该不该生育的问题时,她发现自己的例假已经好几个月没来了。检查证实,她已经怀孕3个月。全家人在高兴之余,又难免产生了一丝顾虑。毕竟王燕是在服用较大剂量药物的情况下怀的孕,不知道药物会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于是,王燕来到了我院婚育门诊。

根据她的情况,我们建议她终止妊娠。为什么呢?她服用的是碳酸锂,剂量较大,正好又是在妊娠的头3个月中。碳酸锂是容易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药物,有可能造成胎儿畸形。有报道,碳酸锂可致死胎、心血管畸形、先天愚型等。也有报道指出,碳酸锂对胎儿的染色体有影响,尤其在妊娠前3个月,发生率约在10%左右。而在分娩过程中,该药对胎儿及孕妇也可产生影响。为防止上述情况发生,医生建议她终止妊娠。

如果她很想有一个可爱的宝宝,建议她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换用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考怀孕。这样,带来的风险可能小些。但要提醒的是,仍然要权衡利弊关系,由病人自己决定采取哪种措施。

需要考虑:精神药物的直接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精神药物对胎儿的直接影响,即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这取决于药物的种类、性质和胎儿暴露在药物的时期。我们知道,妊娠前3个月属于胚胎发育期,这时候如果胚胎受到了精神药物的影响,是很容易发生缺陷或发育不良,导致胎儿畸形等。有研究认为,如暴露于妊娠后第21-56天可能影响心脏形成;暴露于妊娠第32天左右可能影响神经管的发育和闭合:暴露于妊娠前3个月内胎儿也可能出现颅面骨异常等。

人体对任何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包括既有的诊疗作用,也可能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精神药物也不例外。精神药物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使正常的精神活动变得异常,如致幻剂等;另一类使异常精神活动变得正常,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物等。这里讨论的是第二类,也是治疗精神障碍的主要药物。

另外,精神药物对染色体也会有影响,发生染色体畸变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可造成自发性流产、畸形等。

需要考虑:精神药物对婴幼儿的影响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孩子出生了,但我们仍然需要注意精神药物对婴儿的影响,这主要是出于母乳喂养的缘故。

绝大多数的精神药物都能够通过母亲的血液进入到乳汁中,通过哺乳途径带给婴儿,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或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肾功能尚未成熟,肝细胞色素酶的活性只有成人的一半,对药物的解毒、排泄功能不完善,导致药物在新生儿体内不断蓄积,血液中药物浓度上升。

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婴儿嗜睡,心动过速等;抗抑郁药物可引起婴儿呼吸抑制、躁动、胃肠道反应等;碳酸锂可引起婴儿无力、发绀、吸吮反射减弱、肝肿大等;抗焦虑药物可引起婴儿虚脱、体重减轻、生理性黄疸期延长等。

总之,怀孕或哺乳期间接受药物治疗时,应了解使用这些药物的风险、好处或不确定性,权衡其利弊关系。医生提出治疗方案,病人和家属商量后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