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视力有问题的弟弟?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读者第一次来信:曾教授,您好!我的弟弟是一名视力残疾人,我感觉他的心理可能有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他的工作和生活。今天给您写信,希望您能够提一些意见和建议。

我弟弟在8岁时突然生病,意识不清,医生诊断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做了手术后病情有所好转,却留下了后遗症:眼睛看不清东西,只能看见大的物体。从此,弟弟成了残疾人,被父母送到残疾人学校学习、后来,他考入针灸推拿学校,现在已经毕业,并从事按摩工作。

由于视力残疾,弟弟常埋怨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在学校上学时,常被同学欺负,曾有过自尽的念头,还好,他总算把书念完,但毕业后执意要去外地找工作,家人阻拦不住,就随他了。很庆幸的是,通过工作,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内心依然很自卑,现在,弟弟已经20多岁了,该考虑婚恋问题了。经由父母的介绍与安排,他曾跟两三个女孩见过面,但当女孩们了解他的情况后,都离他而去,这让他很伤心,同时对自己也更没信心了。

其实,弟弟的基本条件很好:个子高,皮肤白,不胖不瘦,长得很帅。弟弟很勤快,脑子也灵活,比较健谈,音乐方面很有天赋,、弟弟唯一的遗憾就是眼睛看不见,这个事实也就决定了弟弟不管生活还是外出都需要有人照顾,有人跟随,可是父母和姐姐不可能跟他一辈子,所以真希望有个真心关爱弟弟的人出现,跟他结婚,并且照顾他的生活。因此,非常想听听曾教授您的看法,给我适当的提示与指导,,谢谢您了!

一个忧心如焚的姐姐

营:教授回答:从来信可以看出,你是个很关心弟弟的姐姐,也能看出你的父母在你弟弟身上花了很多心血,比如曾尽力给他医治,鼓励他在困难中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等等。现在你弟弟已经有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这是你们一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目前你(跟父母)关心的重点是他的将来。你们希望给他找个好妻子,可以一辈子照顾他。这种愿望和期待是无可厚非的。可是现实往往会让人失望,就像你说的,“(弟弟)经由父母的介绍与安排,曾跟两三个女孩见过面,但女孩们了解他的情况后,都离他而去”。你们有没有考虑这些女孩所顾虑的是什么?

通常说来,一对夫妻的结合要考虑情感,也要考虑动机、是否相配等其他因素,更要考虑缘分的问题。因此,说得直白些,你的弟弟需要的是一个情投意合的伴侣,而不是一个仅仅可以照顾人的“保姆”。同样,站在那些女孩的角度也可以理解她们离去的原因。总之,要想成就一段姻缘,不能依靠怜悯或其他的动机。假如仅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为了弟弟以后有人照顾而安排相亲、找对象,结果只会让弟弟更灰心。在你弟弟结婚这件事情上,我觉得你们不必操之过急。他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周围异性朋友的不断接触了解,慢慢寻找自己心中的“白雪公主”。

我倒有几个小问题想澄清—下,即·目前他的视力情况到底如何?是否影响他实际的日常生活?他如果要出门,包括到工作场所,是靠谁帮忙?工作情形如何?

还有,你信里说他毕业后执意要去外地找工作,到底是什么理由?请你详细说明。

读者第二次来信: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我回信,弟弟平时烧菜、洗衣、打扫房间,都是自己完成,但是质量不高,我妈妈有时要帮助他,、弟弟平时主要是通过声音来辨别不同的人。他出门也不用人领路,他现在能够自己去工作,自己上下班,因为他去的次数多了,记住了路线。弟弟目前在一家疗养院医疗部的按摩科工作,收入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由于弟弟工作时喜欢与人沟通,再加上按摩技术还可以,所以,常常有顾客点名要弟弟为其按摩.

至于弟弟当时执意要去外地找工作,据我的推测是:外面的工作工资更高一些;想看看没有父母在身边,自己的独立能力如何;还有,就是想躲避我们家乡小县城的熟人。

营教授回答:你的这封来信,让我对你弟弟的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你弟弟能自己烧菜、洗衣、打扫房间,是很好的表现。虽然在外人看来,或许质量不高,但是他不想依赖他人,靠自己独立生活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现在他不但有工作的保障,而且有基本的收入,这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

至于你弟弟当时执意要去外地找工作的原因,你的推测听起来也不无道理。因为当一个人到了青春期以后,独立自主的意识开始觉醒,他会从心理上跟过去亲昵的父母逐渐疏远,而跟同辈朋友们比较亲近,这是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特别是对异性长辈,更想保持心理上的距离,避免躯体的接触,免得不舒服。由于你弟弟有视力障碍,过去很需要父母的亲近照顾,特别是母亲的关怀。但是,到了青春期以后,作为男孩(虽然会感谢母亲的亲近关怀),他会从心理上和母亲保持一段距离。这种心理距离,还包括你——异性的姐姐。针对弟弟的这种转变,你们(母亲与姐姐)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并给他留一些私人的小空、司,让他感觉到自己作为男人应有的自由和尊严。相应的,要鼓励父亲跟他多接触、交流,可以谈谈生活琐事,也可以聊聊人生的一些简单的道理,这些都能帮助你弟弟认同自己的性别角色,并建立做男人的自信心。

还有一点小事情,我想提的是,我们相互沟通联系的信里,你使用了“视力残疾”的词语,而我刻意使用了“视力障碍”的词语。虽然两者意思基本上相同,但是,前者带有残废的意思,无法或难以补救,而“障碍”却有补偿与适应的可能性,用起来带有希望性。你跟弟弟交谈时,不知是使用哪个词语,你要注意,因为用词会无形中传达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与态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会对丧失的事情经历一个心理过程,即从怨恨、懊丧、感伤,逐渐进入接受丧失的阶段。看来,你弟弟还没有完全接受他视力有障碍的事实,多少还保持在“怨叹”的阶段。希望他能逐渐接纳自己的现状,并在工作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