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究竟是种什么病?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进食障碍可以分为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非典型性进食障碍三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前两种。它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

厌食症的主要表现为因惧怕自己肥胖而节食、拒食,尤其拒绝高热量的食物;体重已经很低,但仍然认为自己胖。病人常对家人或朋友隐瞒自己拒食的情况,并为了减肥而滥用减肥药、泻药,或者采取催吐的方法,致使体重不断下降,导致消瘦、憔悴、营养不良。还有些病人为了减轻体重而持续进行大运动量的锻炼,到了后期会出现脱发、闭经、胃下垂、贫血、健忘、心烦易怒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心身健康。

厌食症多发生于13—30岁左右的女性群体中,男性病人只有女性的十分之一。

判断厌食症的标准:

(l)病态的低体重,即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5%。

(己)为减轻体重而故意减少进食,或者通过过度运动、诱吐、导泻等不恰当的方法减轻体重。

(])对体重或体形的感知存在障碍,如否认病态低体重,或者自我评价过分受体形、体重的影响。

(4)上述状况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

贪食症的特点为反复(每周至少两次)暴食。这期间,病人情不自禁地吃掉大量食物,暴食后为防止体重上升而采取诸如引吐、滥用泻药、剧烈运动或禁食等不当措施。贪食症和厌食症一样,主要多见于年轻女性。

判断贫食症的标准:

(1)无法控制地吃下大量食物,每周两次,持续3个月以上。

(己)经常使用一些方法控制体形和体重,比如催吐、滥用减肥药、禁食或过度运动。

(])自我评价过分受到体形、体重的影响。

与其他心理问题相比较,进食障碍在它的发生过程、症状表现、治疗方法上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

进食障碍涉及多种危险因素,其中我们不能忽视社会文化的因素。

“唐肥汉瘦”是对古代女子体态的描述。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审美观点,唐朝的杨玉环、汉时的赵飞燕这两大美女都生得逢时,她们的美正好迎合了那个时代的审美思潮。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似乎更推崇赵飞燕式的“骨感美人”。当前的社会文化要求女性的理想身材是苗条的、柔软的,影视、报刊上的女性身材几乎都是以苗条为主,瘦即是美,一再强调节食、减肥、运动。对成年人的研究证实,人们普遍认为身材较瘦的女性比较胖的女性更具女性魅力。类似的,在公众场所毫无顾忌吃下很多食物的女性,也被认为不如食量小的女性有吸引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现代社会就业、择偶等无处不存在竞争。拥有苗条的身材就意味着多一个筹码,于是,很多女性便通过节食来改变她们的体形。

在人们眼里,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人,言行举止会有别于常人,由于疾病的影响,病人往往无法正常地生活、工作。但进食障碍比较特殊,病人一般能够正常地学习和工作,甚至学习成绩还不错。但私下里,病人每天都在吃与不吃之间作斗争,在节食与暴食之间徘徊。

为了避免被别人发现,病人往往不愿意在公众场所进食,不愿意与家长一起进餐。贪食症病人常常偷偷地狂吃、狂饮,然后又偷偷地呕吐。病人尽管也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正常,但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病。只有在病人的身体已极度虚弱晕倒,或病人的异常行为被家人无意中发现,才会被带到医院就医。

厌食症病人在早期的时候胃口很好,食欲很强,但不敢让自己吃。到了后期,身体出现很大的麻烦,病人食欲不好,往往真的吃不下去了,甚至由于肝脏的损伤.看见食物就会恶心。

病人去医院初诊时,一般只是去消化科、营养科,而后被医生转介到精神科或心理科,这些都说明了人们对进食障碍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病情危重的病人要住院治疗,给予紧急干预,拯救生命,如经鼻饲或静脉给予营养,调节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纠正致死性心律紊乱,防止脏器功能的衰竭。当然,在营养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到胃肠功能的适应性,“欲速则不达”,要循序渐进增加营养,使体重逐步增加。

躯体治疗是心理治疗的基础,而单纯的躯体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进食障碍问题,且容易复发,因此,在病人身体状况有所恢复时,心理治疗必不可少。

把恢复体重作为进食障碍治疗的主要目的已在医学界达成共识。一般来说,短期内体重增加是容易做到的,但要病人恢复正常的进食习惯,长期保持体重的稳定就需要给予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和行为纠正是重要的治疗进食障碍的方法。让病人改变进食习惯,自愿摄取足够的营养,建立规则的进食模式,针对病人有关体形、体重和进食的不良想法和态度进行干预。

在疗法的选择上,认知行为治疗对于18周岁以上的女性效果较好,因为成年”病人主要的致病因素是不合理的认知,而行为治疗可以帮助病人建立规则的进食模式. 18周岁以下的女性病人主要是害怕成长或家庭存在冲突,对她们使用家庭治疗兼顾发展因素更台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