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酒瘾,关键是戒心瘾

作者:肖峰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一天,笔者在心理咨询热线值班时,接到一位妇女打来的电话。她说她结婚已经有十多年了,这十多年她是在气愤与无奈中度过的。她丈夫是个酒鬼,几乎没有一天离开过酒,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为丈夫戒酒她不知劝过他多少次了,和他打过骂过甚至闹过离婚,但都没有帮他把酒戒掉。她惆怅地像是问我又像是问自己:“难道我要和这个酒鬼过一辈子?”

本来,适量地饮点酒,可以减轻人的疲劳,使人忘却烦恼,令人心情舒畅,更能增加社交活动和节日中的喜庆气氛。但是,过量饮酒,以至饮酒成瘾,则不仅危及自己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对社会也会造成种种危害。长期过量饮酒,会引起肝硬化、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一系列疾病,也是造成家庭收入减少、破裂和离婚的重要原因。此外,酗酒还会使工业和交通事故发生率激增,一些违法活动如酒后肇事、攻击行为、偷盗、诈骗、流浪也会之猛烈地增加。所以,要彻底戒除酒瘾,关键是当事人必须真正认识到过量饮酒的危害性,决心戒酒。这里毅力和恒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当然,如果能借助一些心理疗法,戒除酒瘾的过程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些。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戒除酒瘾的方法,以飨读者。

认识领悟疗法结合厌恶疗法。这种疗法要求饮酒成瘾者先在思想深处认识过量饮酒的危害,并在纸上——列出,最好再用漫画的形式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比如画这么几张画:第一张画一个男人在喝酒,一只手摸着隆起的腹部,旁边写着:过量饮酒,肝要硬化;第二张画着一位男子手握酒瓶,和妻子对骂,小孩坐在地上号啕大哭,旁边注明:丈夫酗酒,家庭不和;第三张可画上一个男人醉酒后躺在地上,旁人投来嘲笑和轻蔑的目光,旁边写明:酒鬼无人敬。当饮酒成瘾者饮酒意念十分强烈时,就把这些画取出来看看,逐渐建立起对酒的厌恶情绪。

系统脱敏法结合奖励强化法。要想让饮酒成瘾者在短时间内完全戒除酒瘾是不现实的,它往往因当事人的心理和生理—下子难以适应而告失败。因此,有戒酒意愿的人,不妨采取心理学上对行为的良性矫正法——系统脱敏法。该法讲究渐进性,它不要求当事人一下子就改掉不良习惯,而是每天逐渐地减少饮酒量。因此,它的痛苦程度低、成功率高。戒酒者在这一过程中,若完成了当天应减少的“指标”,亲人可给予一些小奖励,以增强戒酒者的信心和决心。为避免心理上若有所失的难熬感觉,戒酒者应积极从事一些有兴趣的事情,用新的满足感抵消喝酒带来的暂时的“快感”。

群体心理疗法。群体心理疗法是指充分发挥群体对个人的心理功能来治疗心理疾病的技术和措施。在国外,有一种叫“戒酒会”的组织,它把已有酒瘾但尚未患病的人与患病之后获愈的人组织起来,定期进行戒酒的集体经验交流,商讨可行的办法,据说这种活动对戒酒十分有效。在美国,有一种叫“嗜酒者互助协会”的组织,成立于1935年。那年有两个酒鬼经交谈发现,因酗酒而遭到妻子的责骂、在大庭广众下出丑和孤独地忍受着酒瘾的折磨,都还算不了什么,但目睹同一嗜好者所遭遇的痛苦,却能使人戒酒。为此他们组织在一起,依靠彼此的帮助来共同戒除酒瘾。

环境限制法。与其总为自己管不住自己犯愁,不如设置些限制性条件,让自己远离诱惑,如设法远离酒精的诱惑。另外,我们还可以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聘请监督员,对自己施行监督和提醒。这方面有不少名人改变不良习惯的成功例子。1954年,陈毅元帅得了气管炎,医生让他不要再吸烟,他表示坚决戒。有一天陈毅去看毛主席,毛主席立即赞赏:“好呀,你有志气呀!”后来陈毅对别人讲:“主席这么一表态,我就非戒到底不可。要不我就成了一个没志气的人了!”确实,我们有时可能并不在意自己的表现,但是我们大都在意自己在所认为重要的人的心目中的表现。因此我们不妨找那些对自己有影响力、有约束力的人,请他们加以监督。法国博物学家布丰的例子也很有意思,布丰想每天早起,但又十分“恋床”。于是,他请一个仆人来监督自己。他让仆人每天早晨5点叫他起来,并和仆人约定:如果叫不醒可以拖脚,—直拖到地板上;若是布丰发脾气,仆人有权“动武”。所以,你如果真想让自己戒酒,就应向布丰学习,敢于对自己动“真格”的,给自己来点“威胁”,让自己不敢任性而为。

需要注意的是,饮酒也和抑郁倾向有着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平常酒量不高的男性,步入中年之后,某个时间段酒量迅速提高,就需要考虑“抑郁”这个特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