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粉碎心中的焦虑

作者:马志国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心理咨询室里,坐在我面前的陈先生40来岁的模样,几经预约远道来访。也许是~路匆匆刚刚进门,陈先生额头渗出点点汗珠。

初步沟通之后,陈先生开始诉说自己的症状:“我知道我心理有病了。现在我每天都感到焦虑不安,坐卧不宁,心总是悬着,七上八下的,情绪低落,心烦意乱,忧心忡忡。晚上睡不好觉,还时常做梦,早晨老早就醒了,中午也睡不着。这样休息不好,感到身体也不行了,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了。对工作总是感到力不从心,也没有工作热情,工作效率严重降低,好像不能胜任工作了。在单位里也是心神不安,总想回家。回到家里见到孩子老婆,似乎这样才心里安宁一些。没办法,我去了一家医院,医生也没有确诊,让我先按焦虑症吃了一阵子药。结果只是睡觉好了一些,心里还是焦虑不安。您说我这是怎么了?”

陈先生的心理障碍是焦虑症吗?如果是,为什么药物治疗不见效果?

正在我边听边思考的时候,陈先生继续说道:“现在,我心里老是想着焦虑这件事,越想越担心,越想越焦虑,我感觉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担心自己总是这个样子,怕是工作都要砸了……”

“担心这样会把工作砸了?”职业的敏感让我意识到这个信息的重要。于是我问他:“你的工作情况怎样,可以谈谈吗?”

陈先生回忆说:“是这样的。我出生在农村,没有考上大学,20岁就当兵了,后来到地方武装部工作。18年来,我付出了很多努力,也算一帆风顺,当兵,提干,直到去年由原来的副主任提升为主任,相当于副团级,月薪4000多。想来,自己这些年来可真的不容易啊!那时候,工作积极性相当高。可是,我提职后不久,老领导就调走了。过去老领导在的时候,我们的关系很好,很亲密。忽然换了新领导,一下子适应不过来,总感觉没有与老领导关系融洽。就在这时候,正赶上我们系统每年的年终检查,这项工作正是我们部门负责的工作。我刚刚上任,心想定要做好,千万别出什么差错。于是,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忙。那一阵子非常紧张。也怪,越是怕出错,越是出错。那次,因为工作上的一个问题,领导还有点不高兴了。我就更加紧张忙碌。不久,我就有了前面说的感觉,开始担心,开始焦虑不安……”

听到这里,我对他说:“其实,你的境遇很好,不到40岁就到了副团级,要职位有职位,要待遇有待遇…”

“我就是怕想这些,越是想到这些,心里越是担心。”没等我说完,陈先生就接过话头,“按照我们系统内的规定,工作满20年,就可以退二线,享受现有的待遇。我还差两年就到了期限。但是,我真的很担心,担心如果领导不再器重,我就可能被提前安排转业。如果那样,现在的职位和待遇就都没有了,我这近20年的努力就将付诸东流,那可就惨了!”

至此,引起陈先生焦虑的症结找到了。换了新领导,担心自己不被器重而失去现在的职位和待遇,这是他焦虑反应的根源所在,也是他所谓没有自信的真正含义。如此说来,他在生活中有一个引起焦虑的现实问题,就是说他的焦虑反应是有原因的,是一种现实焦虑。生活中我们都会出现这样的现实焦虑,比如为工作问题,为婚姻问题,为孩子问题,都难免担心、发愁、焦虑不安。但是,这种焦虑情绪并非焦虑症,而是现实生活中正常的焦虑反应。焦虑症与正常的焦虑反应的区别,关键就在于是否有现实刺激的原因。焦虑症的特点是并不存在引起焦虑的现实刺激,焦虑是没有确定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正常的焦虑反应,则存在引起焦虑的现实刺激,焦虑反应具有确定对象和固定内容。很明显,陈先生的焦虑有现实刺激,有确定的对象和固定的内容。据此,可以判断陈先生的症状不是焦虑症,而是一种焦虑反应,只是这种焦虑反应过度了。担心新领导不再器重自己而被转业,成了他的一种灾难性的期待,担心灾难会随时降临,因而影响了工作、生活的质量。

前面陈先生的倾诉以及我的倾听,对他的焦虑心态已经起到了一定的疏解作用。接下来,为了帮助陈先生进行更有效的心理调适,我们进行了旨在认知调整的心理咨询会话。下面,是我们心理咨询会话的片断:

“假如领导真的不再器重,结局会怎样?”

“可能坚持到工龄满20年退二线,也.可能提前被转业。”

“假如提前被转业,出路会怎样?”

“可能到较好的部门,比如公安局;也可能到一般部门,比如乡镇机关。”

‘‘假如到一般部门比如乡镇机关,工作安排可能会怎样?”

“可能担任一定的职务,.也可能什么职务也没有,就是一般工作人员。”

“假如是一般工作人员,待遇会怎样?”

“按照规定,至少也是国家公务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就是说,最差的结局也能有一个不错的铁饭碗。是这样吗?”

“是的。”

“如今,很多人拼搏努力,最高的期望不过就是一个铁饭碗。是这样吗?”

“是的。”

“那么,由此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呢?”

“对我来说最差的结局,却是很多人最高的期望。”

“请原谅,似乎有点残忍地让你来这样一步步面对最差的结局。现在看清了最差的结局,这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既然最差的结局也不过如此,我还有什么可担心、害怕的呢?”

“是的。有时候,我们一旦对最差的结局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就会发现事情不过如此,没有什么可担心、害怕的。于是,我们的心灵也就安宁下来了。”

“哎呀,真是第一次这样想问题,以前光是担心害怕了。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值得那么担心、害怕的。”

“不仅如此,事情还有另一面。我们刚才的每一步都是假设不好的结局。事实上,按照概率规律,在自然状态下还有50%的可能是好的结局。就是说,可能到乡镇机关要安排一定职务,也可能转到较好的部门,还可能根本没有被转业,而是年满20年平稳退二线。”

“是的,完全有这样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一旦我们安下心来工作,可能工作会做得更好,于是,这种积极的人为因素,还会加大好结局出现的可能性。”

“哎呀,真是的,以前我真是自寻烦恼,自己吓唬自己了……”

随着咨询会话的进程,陈先生逐渐感到豁然开朗,如释重负,脸上的表情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告辞的时候,我建议陈先生回去开始写成功日记,以便加深领悟。同时,症状较重的时候可以请医生辅以药物治疗,化解焦虑症状。

陈先生到底是一个悟性很好的人。此后的两次咨询会话中,除了巩固了上面的认知领悟的效果,我们还交流了关于自信和完美的问题。陈先生领悟到,人生在世,不能离开人际关系,但是,一个人的自信应该源于自身,而不是依靠他人的看法,更不是依赖于领导的器重。同时也领悟到,人生应该努力工作,但是,不管怎样努力也没有绝对完美,需要学会接纳一些不如意。在咨询师的帮助和陈先生的努力下,两个月后,陈先生基本告别了焦虑的困扰,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了。

焦虑症状的治疗有很多方法,包括药物疗法、行为疗法、放松疗法、认知疗法,等等。实践证明,认知疗法对陈先生的情况很有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贝克认为,有焦虑倾向的人,容易过高估计和夸大危险性,容易有一种夸大的灾难性期待。因而需要从认知疗法入手,通过认知调节化解焦虑症状。具体说来就是,如果由于某些现实问题陷入焦虑不安,感到面临某种灾难,就勇敢地探索自己假想的灾难性事件,从中找出消极的观念,代之以积极的观念,从而矫正那种夸大的灾难性期待,认识到所谓的灾难是主观臆想,是主观放大的。再有,要认识到事情的发展往往有多个结果,何必一定认为只会出现最差的结果,而忧心忡忡、焦虑紧张呢?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才决定采取认知疗法,帮助陈先生变消极的思维方式为积极的思维方式,通过改变认知来进行心理调节,勇敢地正视所谓的灾难,看到最坏的结局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怕。事情就是这样,一旦连最坏的结局都不怕了,心中的焦虑也就彻底粉碎、逐渐冰消雪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