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拯救者”心态

作者:权方英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但凡咨询师,通常都会用热情、真诚等积极的态度,尽自己所能地协助来访者渡过心理难关。而在具体的咨询实践中,可能很多咨询师也曾面临我所遇到的糟糕体验:即,在心理咨询中有时会陷入拯救者的角色中不能自拔。

曾经有这样一位网络成瘾的来访者,上大学后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经常逃课,成天泡在网吧。从一开始的一周逃课2-3次,到期末时干脆缺考。他也不与同学接触,将父母寄来的生活费全花在网络上,甚至一天只吃一餐,弄得面黄肌瘦。老师、同学曾劝导过他多次,但仍无改变的迹象。后来他被劝来做咨询,起初,我内心甚是乐观,认为自己的咨询水平足够高明,能帮助来访者。但经过几次咨询,来访者虽然出现了暂时的改变,逃课上网的次数减少了,但最终的结果是他仍未脱离网瘾,总是反复发作,主动来咨询的次数减少,即便来了态度也很漠然,无改变意愿,咨询无法再继续,现在来访者已退学。

这个失败的咨询经历,让我感到十分无助与彷徨。我甚至质疑自己的咨询能力、埋怨来访者的自我堕落。但是,我隐约感觉自己可能在咨询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在接受督导的过程中,我向督导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督导非常耐心地听我讲述了整个咨询过程,沉吟了片刻,说.也许问题就出在你的“拯救者”心态上,有的时候咨询师越想帮助求助者,对方反而越会退缩,从而终止咨询。

什么是“拯救者”心态?

督导向我解释了“拯救者”心态理论的起源:其最初源自美国心理学家史蒂芬·卡普曼( Stephen Karpman)的戏剧三角形模型。下图是著名的“受害者牢笼”。

为了更清晰地认清咨询师的“拯救者”心态,我将我和督导老师的沟通以对话形式呈现出来,希望能帮助更多咨询师成长。

督导:每个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在这个牢笼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比方说,如果你内心觉得自己咨询水平不够好,无法帮助其他心理问题更严重的人,而为了平衡这种心态,内心就会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要更加努力,胜过别人。于是就以辛勤工作、表现优异作为报偿。这是“拯救者”心态在作祟。

咨询师:嗯,我觉得自己常有这样的想法,可咨询师是服务于人的,没有“拯救者”心态怎么能真正帮助他人呢?

督导:你的疑问很有道理,虽然“拯救者”心态能使我们倾向于鼓励、关爱、赞许他人,但它会导致咨询师过于担忧,有抑制不住地保护和帮助他人的需要,出于“我这是为你好……”的心理,替别人作决定。这种心态会促使我们去批评、贬低、惩罚和控制他人,这又转到了迫害者的角色。

咨询师:哦!如果咨询师把来访者看成受害者,自己是拯救者,于是就认为应该拯救他们。但,再强大的咨询师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当拯救不成功时,咨询师会在内心深处认定自己是个失败者,有很深的挫败感,是这样吗?

督导:没错,这就是心理咨询师的“拯救者”心态的危害·!当咨询师在无法承担这么多罪疚和挫折感之后,他本人又成了迫害者一一瞧不起某些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和脆弱无能,或会逼迫对方按照他希望改变的方式去做。同时,如果咨询师一直想拯救对方,加之来访者需要咨询师的拯救,也知道咨询师会拯救自己,于是就依赖咨询师的拯救,而自己却不能独立地站起来,永远在受害者牢笼里面打转。

咨询师:我明白了,咨询师的“拯救者”心态对来访者和咨询师双方都会带来伤害。那么,咨询师该如何走出拯救者的心态呢?我很困惑的是,不拯救岂不是不作为?

督导:嗯,对咨询师来说,这是需要花一生的时间来体验和学习的。

首先,咨询师想要脱离这个牢笼,就必须面对和体验自己和来访者作为受害者的痛苦。如果咨询师能与自己的负面感受安然共处,有意识地关注、体验它,如愿意接纳自己的无价值感或脆弱无力感,那么就会有足够的内在力量有效地应对外在事物,畅通咨询,有助于摆脱咨访关系的困扰。

其次,咨询师要认清自己的状态,进行自我分析与接受督导,不断学习、吸取经验。当然,还需要通过个人努力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分析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发掘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掌握心理咨询的奥秘,掌控和发挥自我状态的积极因素,从而把握自己,更好地服务他人。

值得注意的是,“不拯救”不代表不作为,前者意味着要将心力放回自己身上,恰恰是更有效率或效果的“作为”方式。因为咨询师相信来访者有能力(潜力)向好的方面发展,这种无条件的尊重和信任会协助来访者产生积极转变的力量。

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咨询师期待很高,觉得来访者需要被拯救,当实际情况不如期待时,我们往往认为自己不够好,无法真正解决来访者的问题,从而责怪自己和他人。其实,心理咨询这份职业就注定了咨询师比普通人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垃圾”,我们在帮别人处理各种情绪困扰时,更要经常关注自己的内心,不断地给心灵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