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抗精神病药的“三分毒”

作者:董芳 王传跃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提起抗精神病药物,很多人便想起吃了会“变呆变傻”、“发胖”、“依赖”等。抗精神病药物的确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但大多是轻度的,可以耐受的。按照医嘱服药可以避免或缓解很多不良反应。

“精神分裂症”是我们都不愿听到的一个诊断,但系统的药物治疗有可能缓解患者的症状,防止病情的发展,并保持患者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料理功能。但是,“是药三分毒”,抗精神病药物也是如此,加之精神疾病患者通常不认为自己有病,更加不愿意服药,下面有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1:19岁的男生小李最近常常自言自语,对父母发脾气,认为学校的同学在议论自己,并有幻听现象。来医院就诊后,医生让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服药三天后,小李仍然心神不宁,经常烦躁不安地来回走动,并出现手抖、肌肉僵硬等症状。小李认为父母给自己服用的是毒药,于是大发脾气,做父母的也担心药物的不良影响,就给儿子停了药。不料病情发展,小李在家中打伤了父亲,不得不住院治疗。

案例2:28岁的小刘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住院治疗2个月。出院后,她坚持服药,病情稳定。3个月后,爱美的小刘考虑到自己日渐增加的体重,便逐渐停了药.家人见其症状消失,也没有再督促她继续服药。刚停药时,小刘感觉自己一身轻松,状态不错可好景不长,半年后病情复发,小刘再次住进了医院、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镇静、乏力、头晕。这是治疗早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见于治疗开始或增加剂量时,也有不少长期服用者表现多睡和白天困倦。将每日剂量的大部分在睡前服用,可以避免或减轻白天的过度镇静。严重者可去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作出调整。应注意避免驾车、操纵机器或从事高空作业。

2.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药物品种、剂量、疗程、患者年龄、个体因素相关。病例1中小李的反应便属于这类,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包括以下几种:

①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最早,常在治疗的一周内或第一次用药后发生,持续时间从几秒到几小时,年轻男性更多见,多反复出现。表现为斜颈、眼球上翻、全身扭转、姿势步态异常等。

②类帕金森综合征:发生率约30%,表现类似于帕金森病的症状。震颤,通常是上肢的震颤。 些家属反映,患者服药后“变呆变傻”了,便与这种药物反应有关,因患者服药后面部肌肉发僵,看上去表情呆板,而并不是真正的“呆傻”。

③静坐不能:患者心神不宁、焦虑、来回走动。

④迟发性运动障碍:长期用药后出现的异常不自主运动。表现为吸吮、舐舌、鼓腮、躯干或四肢舞蹈或指划样动作,可在服药、减药或停药时出现。普遍认为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女性高于男性。

前三种症状可以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常用的盐酸苯海索,即安坦)、苯二氮革类药物(如劳拉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等)缓解。应注意的是,抗胆碱能药物因其本身具有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心动过速等副作用,故不宜久用或预防性使用,剂量也不宜过大。第四种症状无特效药,安坦治疗无效,常用苯二氮草类药物或异丙嗪治疗,如无效,可在医生指导下换药。

3.体重增加。体重增加在多数抗精神病药物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并且有可能并发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平均体重增加1—4kg,部分患者体重增加更多或出现肥胖症。许多家属会问大夫:“药是不是有激素?”实际上,体重增加与药物所致过度镇静、患者不愿意运动,以及食欲增加、摄入过多有关,而不是药物本身含有“激素”。对于体重增加的患者,应适当控制饮食与加强锻炼,如明显超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体重影响小的药物。

4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有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心电图改变。心动过速者如无症状,可不处理,有症状者经医生检查无低血压等禁忌症时可服用普萘洛尔缓解。体位性低血压常发生在治疗初期,年老体弱或基础血压偏低者多见,表现为改变体位(起床过快、蹲位直立)时头晕、眼花,可能导致摔倒。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有关,患者应注意不要猛然改变体位。心电图异常大部分为无症状的、良性的,通过对症处理、减药或停药后,大多数病人可恢复。出现者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必要时减药或换药。

5.其他。较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有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皮疹、排尿困难、停药反应等。肝功能异常多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往往无症状,且多能自行恢复,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必要时用保肝药物。胃肠道反应可见口干、恶心、食欲缺乏。多在服药初期出现,多数可自行消失,严重者减药或停药即可恢复。

6停药反应。抗精神病药物一般不会成瘾、也无依赖性,但突然停用可引起头痛、焦虑、失眠、出汗、恶心、呕吐、腹泻等,即停药反应。常发生在停药后2~3天内,持续约2周,递减药物可减少发生。

常见服药误区:

抗精神病药物是用来控制精神病性症状,并预防精神疾病复发的一类药物。精神病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及紧张综合征,常见于精神分裂症,但也可见于其他多种疾病,如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因此,这类药物在精神科应用广泛,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更是以这类药物为主。

药物治疗获取最佳疗效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期用药,以及足剂量、足疗程维持用药,患者常见的服药误区有以下几种:

误区一:拒绝服药。在医生建议服药的情况下,许多初次就诊的患者尚未开始服药就担心不良反应方面的间题,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二:不见药效而停药。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并不一定立竿见影,往往需要2~6周的时间才能起效,而不良反应通常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就会出现。很多患者像病例1中的小李一样,用药几天便“受不了”,而又看不到疗效,家属对药物是否“有用”产生了怀疑,又担心药物对身体的损害,于是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发展到不得不住院治疗的地步。

误区三:症状好转而停药。精神分裂症是一类反复发作的疾病,足量足时的药物维持治疗对预防复发相当重要。有研究表明,中断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使复发风险增加近5倍。像病例2中的小刘一样,因副作用停药导致病情复发的患者很多,而多次的复发会使治疗更加困难,疗效也会随复发次数的增多而越来越差。

面对不良反应,该怎样处理?

首先,要低剂量起始,缓慢加量,早期不要因治病心急而私自加大剂量、过快加药。

其次,坚持规律服药,有些患者服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为间断服药不良反应会小、其实不然,间断服药会使血药浓度波动更大,一些不良反应反而更突出。

另外,不要突然停药,以避免停药反应。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时不必过分恐慌,因为很多不良反应出现在服药早期,过段时间就会消失,某些不良反应可以服用 些对抗的药物,如上文提及的锥体外系反应可以服用安坦。如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无法耐受,家属可带患者去门诊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作出适合患者的调整。

“服药”还是“任其发展”,让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犹豫不决。但是,任何药物都难免有相应的不良反应,就目前医学发展水平而言,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控制精神分裂症并防止其发展的唯一途径。服药越早,治愈的可能性越大。家属应早日作出抉择,和医生一道共同为患者撑起希望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