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人”需警惕回避型人格

作者:闻心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心理学家凯伦·霍尼认为:渴望有意义的独处时间是人类的正常需求。健康的人总是能够合理地分配对他人抑或是人群的接近、远离或排斥。这一观点让我们了解到,人际往来并不是表面意义上的积极热情与消极懈怠,它应该是多元且非僵化的。

“宅”的心理隐患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自我空间,然而任何一种社会行为都会有它的适宜标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孤独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血压上升,压力增大。当我们深刻探究“宅人,’的心理倾向时,就会发现那些经常刻意回避与他人交往的“宅”的确存在一定的心理隐患,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觉。通常,我们将这类情况称做带有回避型人格倾向的人。什么是回避型人格呢?让我们来看一看罗洁的生活状态,也许能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

中文专业的罗洁大学毕业后,先后应聘过多家单位,皆因难以适应繁杂的人事关系而选择了离开。因为文笔尚好,她开始与一些刊物合作,做了专栏撰稿人,这样她就可以待在家中完成工作了。从此,电视、电脑、网络以及图书、杂志和一只小猫成为她生活的全部,甚至购物也以网上交易为主。同学聚会、读者见面会她从来不参加,因为和陌生人打交道时她总是感到不自在。年近30岁的她至今还是单身,虽然很想结交一些朋友,但是长期封闭的生活状态,让她难以有机会去接触更多的人。

有研究认为:回避型人格形成的心理根源在于他们对社会交往的情境较为敏感,他们中有些人害怕他人对自己有消极的评价,有些人是因为缺少一定的社会交往技巧而担心自己会在他人面前无所适从,于是,他们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消减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我们看到,罗洁的身上已经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回避型特征,虽然她在写作上很成功,但是她却难以适应与他人之、司的直面交谈,甚至产生了自我否定并心存自卑。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的羞怯与尴尬,让她选择了回避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焦虑感,这种方式暂时解决了她在人际交往上的困难,却也进一步将她束缚在了狭小的自我空间中。

在临床咨询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常常在尚未与他人接触之前就已经参照过去失败的经历给自己下了一个否定性定义,这种预期定义使得他没有勇气带动自己走进社会人群,制约了他对社会生活的再适应。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原本不存在回避型问题,但是社交机会的减少导致交往能力退化,与其冒险改变自己的人际状态,不如保留现状让自己远离那些无效甚至尴尬的交往情境。

辨别“回避型人格“的三个要素

如果你已经是一位标准的“宅人”,那么学会区分“宅人”与“回避型人格”则应当成为你必要的一项功课。完成这项功课是为了避免你成为人格缺陷的俘虏。通常情况下,辨别宅人与回避型人格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从需求上进行判断。需求往往最能够反映一个人内心真实的心理背景。罗洁之所以选择并且延续着宅生活,是因为她要保护自己不受到失败的打击。先问一问自己是不是担心与人交往时的尴尬,还是从小就已经习惯于逃避与他人的交流。如果这些因素都不存在,那么做个宅人也无妨,毕竟它可以让我们安静地享受自己热爱的生活方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其次,从时间上进行判断。这里的时间是指我们脱离直接的社会交往时间的长短,如果不是刻意设定了一段独处和隐居生活的时间,那么脱离社会超过两个月,就要引起警惕了。这种生活会令我们逐渐消沉甚至发生社会能力的退化。走出去见见朋友,恢复面对面的聊天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从生理表现上进行判断。不健康的生活常会出现饮食和情绪的异常。一些贪食症患者最初往往是产生于非常态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在自我封闭的情况下,贪食的发生率会有所提升。

带有回避型的群体常伴有一定的抑郁倾向,长期地脱离社会会导致抑郁情绪加重。最初罗洁来做咨询正是因为她怀疑自己患了抑郁症,可见抑郁情绪与回避型的宅生活也是存在一定关联的。

回避社交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自己的问题,然而长久下去,隐患所带来的危害却是非常严重的。它非但不能给我们带来较为满意的人际关系,反而会生成自我否定的习惯性定义,愈发抑制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