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我的心里充满了愧疚

作者:唐丽丽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病人在离世后,很多家属会有负疚感。他们常这样想:

如果他以前没那么累,或者我多帮助干点活儿,他可能就不会得癌症了;

如果当时坚持继续做化疗,他可能就不会死了;

如果我再给他买点什么好吃的或保健品之类的,他可能就会活得更长一些;

如果……

要是继续这样想下去,病人家属的内疚感会达到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同时,沉重的内疚、自责感常常让他们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面对这样的病人家属,我们应该如何让他们摆脱这种负疚感呢?

首先,我会让他们认识到,人生不过是—次短暂的旅行,死亡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话题。我们决定不了病人生命的长度,但是只要我们在病人活着的时候,尽自己所能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就应该无愧于心。

我通常会建议他们把自己为病人生前做的事情罗列出来,让他们看到自己所做的努力,比如:

为了治病,你千里迢迢带着病人来到北京;

为了治病,你到处举债,现在依然负债累累;

为了治病,你辞掉了自己的工作,专心服侍;

这样做,就是为了让病人家属认识到自己已经尽心尽力,而不是一味地自责。

生活中也有另外一些人,常常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而没有在病人生前尽到照顾赡养的义务,他们会在病人离世后悔恨不已,“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悲痛的情节可能每天都在生活中上演。但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们能做的唯有接受现实。面对那些沉溺于悔恨中无法自拔的病人家属,我会问他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亲人还活着,你希望他看到你什么样子?是因悔恨而消沉,还是忘掉伤痛,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生活的动力?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面对伤痛和思念,还有一个建议就是让家属找到纪念亲人的方法,比如写日记寄托哀思,把你对他的想念都写出来。或者到忌日的时候去墓地看看亲人,陪他聊聊天,像对方依然还活着一样。总之,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抒发心中的悲伤。

另外,时间也是一剂疗伤的良药,一般居丧期大约为半年。但是,当你的这种悲伤情绪超过一年或两年,这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可能需要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去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