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压压惊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文/东方

福建南平校园案后,一位小学二年级孩子的父亲给我打来咨询电话,他喃喃地说:“我的孩子听说了此事后,整夜都睁着惊恐的双眼,不敢入睡。”生活中的突发事件,难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冲击,如恐惧、忧伤、对周边环境产生极度的不信任。

一位家长反映,自从学校老师给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后,女儿对上学产生了畏惧心理。女儿画家说:“妈妈,你能不能去给我请假?我这段时间能不能不上学,就在家呈学习?我害怕去学校。”

据报载,上海一位爸爸用水果刀对6岁女儿进行防恐演习,引起了网友和教育专家的争议。

当孩子的内心受到冲击,家长不合理的引导方式往往适得蒜反。有所为有所不为,家长应该如何安抚和解释,以减轻创伤,还孩子一个晴朗的天空呢?

1.正面暗示,减轻恐惧。

事件发生后,家长们的恐惧心理可能比孩子们更强烈。因此,家长在孩子们面前若有意无意地流露这种紧张不安,不知不觉间会感染到孩子,给其一种负面情绪的暗示。所以,家长应尽量减少这种不安心理的流露,应尽可能用轻松的态度来对待,教给孩子一些保护自身安全的方法,减少渲染和形象化的描述。

2.引导孩子多看社会的光明面。

有些家长,会因为此事在孩子面前大谈社会的阴暗面,发泄不满情绪。这样容易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社会是不安全的,父母很不开心,自己是弱者,学校是暴力分子发泄不满情绪的地方……从而更增加了孩子的不安和害怕。家长应该更多地告诉孩子事件的特殊性,让其认识到自己已经受到了良好的保护。

3.多给予肢体语言的安抚。

受到惊吓的孩子,比如本文开头出现的那个孩子,吓得连觉都睡不着,简单的语言安慰往往效果不佳。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独处的时间,多抚摸孩子,如拥抱,或紧握孩子的手,说一说开心的话题,把温暖和安全的感觉传达给孩子。

4.游戏,阅读,运动等等,都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愉悦和放松心情。让孩子做自已喜欢做的事情,让他们没有时间琢磨让自己害怕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