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红
“心理咨询是不能麻醉的手术。”那年我在夏威夷大学医学院精神科进修,乍一听到温文尔雅的婚姻和家庭治疗老师徐静教授郑重地说出这句话,我着实吃了一惊,“只动口不动手的心理咨询与外科手术怎么可能相提并论呢?”看到我茫然不解的神情,徐教授意味深长地继续说:“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风险和责任都非常大的工作。手术的时候患者还可以被麻醉,患者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治疗。而心理咨询却不能麻醉,咨询师的—言一行都可能对来访者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这是一份如履薄冰、责任重大的职业。”
徐静教授的一番肺腑之言引发了我的深思。确实,心理咨询师每天要面对不同的来访者,这些来访者可能被不同的困惑、烦恼和痛苦所折磨,他们不知如何走出心灵的泥沼,希望心理咨询师能够带领他们逐渐摆脱烦恼,走出痛苦的阴霾。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点儿疏忽和差错,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一名刚上高中一年级的女生无法适应学校环境,不能上学。她很苦恼,极其渴望改变困境,自己主动要求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她怀着对咨询师的极大信任,把自己的所有秘密全部告诉了咨询师,没想到,咨询师却一再批评她不应该对别人要求太高,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而不应该退缩。这时,她绝望了,从此拒绝寻求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
徐教授特别谈到心理治疗师本人的个性特点对来访者很重要。心智成熟的咨询师,任何事情都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而且自己要身体力行地去做,才能够带领来访者从原来的方式中走出来,用全新的理念去看待和处理问题。对此我深有同感。
在治疗中,很多进修医生认为我对孩子和家长的同理心做得好,能够很快与孩子和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治疗关系,他们会非常信任我,愿意告诉我他们的苦恼和困惑,也愿意接受我的帮助。有人问我是真的能够理解和接纳孩子,还是在用治疗技巧?我说我确实是发自内心地理解和接纳,不是做出的样子。拿最基本的“同理心”举例来说,当来访者谈到非常害怕与人交往时,一位进修医生用很不屑的语气说:“与人交往有什么难的,我认为这是最简单的事情了。”她说她自己的人际交往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她没有办法理解来访者的困惑。而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经历,既然形成了问题,背后一定有原因存在。可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才能真正接纳他,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才能够带动来访者慢慢改变。如果治疗师本身心智不够成熟,不能真的理解来访者,而只是做出样子,其实是会被来访者识破的,不仅无法得到来访者的信任,甚至可能导致来访者的误解,影响咨询的进展。
我现在从事的是儿童青少年的家庭心理治疗工作。在午后温暖阳光的簇拥下,与在痛苦中挣扎的孩子和家长会谈,我从不感觉辛苦。相反,能够分享他们的烦恼和痛苦,与他们共同成长,并看到他们逐渐摆脱烦恼,走出痛苦的阴霾,使我感觉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我充分享受着工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