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梨“潜规则”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文/纳兰泽芸

辉辉是邻居小王的儿子,7岁,大耳大脸,算是个小胖墩。从小辉辉的妈妈就重视对他的德育教育,孔融让梨的故事他妈妈不厌其烦地对他讲了无数遍,小家伙不耐烦了,冲他妈妈嚷嚷:“我的耳朵都一尺厚了,赛过猪八戒的耳朵啦!”

虽说辉辉嫌烦,但结果还是卓有成效的。家里每次吃水果,辉辉都挑最大个儿的送给奶奶,奶奶开心得嘴都合不拢,摸着辉辉的头,高兴地说.“我乖大孙,奶奶牙不好,吃不了这个,我乖心肝自己吃。”辉辉见奶奶不吃,又送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自然是高度夸奖 番,那个大个儿水果最后还是落进了辉辉自己肚里。

没多久,大家都知道辉辉是个极有礼貌、懂得谦让的好孩子,“辉辉让梨”成了邻居们教育孩子的范本——“看看人家辉辉,多懂事,你呢,就知道吃独食,好东西自己霸占,我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个自私的孩子呢!”

有一天,一位远房亲戚到辉辉家做客,吃餐后水果时,辉辉又照例挑了一个最大的梨送给客人,“叔叔,最大的梨给您吃!”客人眉开眼笑地夸辉辉是个懂事的孩子,又夸父母教子有方,但推辞说:“辉辉自己吃,叔叔这还有呢。”

辉辉妈妈赶紧说“客气啥,你就吃了吧,也是辉辉的一番心意啊,是不是?”客人想想也有道理,就不再推辞,接过梨开心地咬了一大口。

“哇……”没想到,辉辉突然大哭起来,并冲着客人喊:“谁让您真吃我的梨了,谁让您真吃我的梨了,您这个坏叔叔,坏叔叔”客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指责弄得有点发懵,尴尬得脸都红了,梨在嘴里吐也不是吞也不是。

原来,虽然辉辉“让梨”让了无数次,但每一次大人们都是边夸奖着边将梨以各种理由又“让”给了辉辉,最终每次最大的水果其实都是辉辉人享受了。没想到这次这个叔叔“拎不清”,真的吃了辉辉“让”的梨!

说起那天的尴尬场面,辉辉妈妈跟我说,孩子不对,但我们做父母的更应该反思,德育并不是在形式上要求孩子这样做或那样做,更重要的,是要孩子真正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或那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