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床,从“心”论治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儿童“尿床”,专业上又叫儿童遗尿症。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尿床有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不以为然型,理由是:孩子尿床太正常了,谁家孩子小时候没在床上画过“地图”?孩子长大后自然就好了o另一种是羞于启齿型。这类家长认为孩子尿床属于“家丑”,不敢跟外人讲,更不敢带孩子看医生。这两种心态,都会延误孩子的病情。实际上,如果5岁(或5岁以上)的孩子还经常尿床,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了。

A.儿童遗尿症及其诊断标准

儿童遗尿症,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而言,小儿一岁半时能控制白天的排尿,3岁时能控制夜间的排尿,5岁后很少有尿床的情况。据文献报道,5岁时约有15%的小儿有夜间遗尿,10岁时有5%-6%的小儿有遗尿现象。

目前的诊断标准是:5-6岁的儿童每月尿床两次以上,再大些的儿童每月尿床一次以上,可诊断为尿床症。

B.哪些因素会导致儿童尿床?

导致尿床的原因有很多,像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还有泌尿生殖器官的局部刺激,如男孩包茎、包皮过长,女孩外阴炎,先天性尿道畸形、尿路感染等,都可能导致儿童遗尿症,其次,儿童遗尿症与隐性脊柱裂、癫痫、糖尿病、尿崩症等全身疾病有关。

在中医看来,肾是掌控排尿的,“恐伤肾”,所以,有些儿童受到惊吓或先天不足、天生胆小都会发生遗尿,尤其当肾气虚、肾阳不足时,受凉感寒也会引起遗尿。如《济生方>说:“令膀胱即冷,不能制约于水,故遗尿也。”本病也有遗传因素,遗尿的儿童,其父母双方或单方也常有遗尿症的历皆。

C.儿童遗尿非小事

有些家长认为儿童尿床是正常的,不是什么大毛病,大了慢慢会好的,自己小的时候也尿过,没经过治疗,大了也没事。这些想法是错误的,因为遗尿儿童常常会有自卑感,不敢在外过夜,不敢睡集体宿舍,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情况,不喜欢与他人交流,时间长了逐渐会形成孤独、内向的性格。长期遗尿的儿童智力发育会受到影响。同时,孩子经常遗尿,夜间睡在冰凉的被褥里也会导致受寒,从而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D.治疗案例分享

在临床上,因心理因素导致遗尿的例子有很多,这些遗尿症多是功能性的,一般用中医加心理疏导治疗效果较好。

1.桐桐的故事:6岁的桐桐有一天和妈妈去超市采购,当她们采购完毕,装好物品准备开车离开的时候,突然,副驾驶的车门被一个陌生男人拉开,他一把拉住了放在座位上的皮包,桐桐妈赶快刹车,并拽住了皮包的另一头,两人争抡起来,桐桐妈边抢边高声大喊:“有小偷,快来人啊!”路边的群众纷纷围过来,小偷见状拔腿就跑、坐在后座上的桐桐吓得蜷编成一团。目睹了这一幕后,当天晚上桐桐就开始尿床了,此后,她常常在夜间惊醒,也不敢一个人睡觉桐桐妈带着她去儿童医院化验了尿,又查了肾功能,结果都正常桐桐妈很着急,又带着孩子来到了中医儿科门诊,我接待了她们。

眼前的桐桐是个文静的小姑娘,长着一双大眼睛,但眼睛里却充满了恐惧,双手紧抓着妈妈的衣角。我详细询问了病情,然后告诉桐桐妈妈,孩子受了惊吓,中医理论认为,孩子七情过激可以伤及五脏,桐桐的情况属于典型的“恐伤‘肾”。作为家长,这时候要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外出多晒晒太阳,逐渐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我给桐桐开了补肾安神的汤药,还有中医医院自制的膏药用来敷肚脐,并教桐桐妈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如按摩腹部关元穴(关元穴在下腹部,脐下3寸处),头部四神聪穴(四神聪穴位于头顶部,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4个穴位),还有小儿捏脊等。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桐桐的遗尿症好多了。

类似桐桐的情况还有很多,当孩子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如遭遇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父母争吵、离异、家庭暴力等人为因素,都会诱发孩子出现遗尿。采用中医疗法辅以心理疏导,都可治愈。

2.小强的故事:8岁的小强是个活泼聪明的男孩,生活在江南水乡,从小酷爱下围棋,爸爸见儿子有此特长,就带他到北京投入名师门下,全心学棋孩子不负众望,学习一年后就大有长进,由业余二段晋升至业余三段,家长十分高兴但这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孩子晚上开始遗尿,从一个月偶尔2-3次逐渐发展到一周4-5次,孩子休息不好,体力下降,学习难以提高爸爸带着小强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出来了,泌尿系统功能正常无奈的爸爸带着他转而求助中医治疗。

在诊室里,我看到这父子俩。听父亲详细叙述完病情,我转头看看小强,只见他个子比同龄人稍矮,身体也较为消瘦,但头部显得很大,皱着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在候诊的时候他还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本袖珍棋谱翻看着。

我对小强的病情心里明白了几分。这孩子下棋争强好胜,整天精神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又缺少运动,加上家长、老师的严格要求,终日思想负担过重而造成遗尿。我给他开了补肾益气的中药汤剂,并为他针刺穴位,又教他父亲每晚用艾条为小强灸腹部的关元穴,每次坚持20分钟。同时嘱咐小强要劳逸结合,每天安排一小时体育锻炼以改善体质。一个月后,小强的遗尿逐渐好了,他高兴得来向我致谢,我叮嘱他爸爸还要坚持用艾条灸一个月,以巩固疗效。

用艾条灸关元穴治遗尿的具体方法是:让孩子仰卧,家长将艾条点燃后,手持艾卷垂直悬于穴位上,离皮肤3-4厘米,直接熏,以孩子觉得温热舒服,以至微有热痛感觉为宜。如果孩子喊热,家长可缓慢做上、下、左、右或回旋移动艾卷,使温热连续刺激。也可切片硬币大小的生姜,用针在姜片上扎几个小眼放在关元穴上,隔姜片灸,每次15分钟左右,每天一次,连续灸1-2个月,可治愈遗尿。

我常常慨叹,现在的孩子太累了,除了正常学习之外还要上各种补习班,外语、奥数、钢琴、绘画等等,家长恨不得早早的把孩子培养成文武全才,本来是天真活泼的年龄却整日埋头学习,思想负担过重,这也是许多小儿发生遗尿的原因。

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心理因素导致的遗尿症外,遗传因素和隐性脊柱裂所导致的遗尿也不少见。

3.小茜的故事:小茜上小学一年级,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也不错,老师家长都很喜欢她但她晚上总是尿床,妈妈每天都提心吊担,总想着叫醒她下床小便由于长期睡眠差,精神紧张,小茜的妈妈也患上了神经症。

妈妈是领着小茜来看门诊的。听完小茜妈妈的述说,我问小茜:“每天晚上妈妈叫你小便,你知道吗?”她睁大双眼摇摇头,说:“睡着以后的事我什么都不记得。”我又问小茜妈妈:“你们家其他人小的时候有尿床的吗?”妈妈想了想说:“听小茜奶奶讲,小茜的爸爸和叔叔小的时候都尿床,直到上三四年级还尿床呢。”听到这里我明白了,小茜的遗尿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睡眠过深,二是遗传因素。

睡眠过深,常常导致中枢神经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当膀胱充盈后就出现遗尿。其次,遗尿症的家族发病率较高,国外曾报道:患遗尿症的孩子中,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的历史,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针对小茜这种情况,我决定采用几种中医疗法综合治疗,先给她开了补肾的汤剂,又为她做了针灸治疗,除了常用的气海、关元、中极、肾俞、三阴交等穴外,还加了开窍醒神的穴位,如神门、通理、百会,之后又给她开了一些医院自制的暖脐膏,让她妈妈每天用膏药贴敷。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茜夜间能够自己醒来下地小便了。她妈妈笑着告诉我,她再也不用天天晚上起来叫孩子小便了,她的神经衰弱也好了。

4.润臻的故事:8岁的润琛是个顽皮好动的男孩,个子比同龄的孩子要矮半头他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下课后还常常与同学发生冲突,白天光顾着玩,有时滴尿,弄湿裤子,晚上时常尿床,为这没少挨他爸爸的揍,但他就是改不了。

当润琛的爸爸带着儿子来到门诊时,我建议他给孩子拍个腰骶部的X光片,并测—下膀胱容量。结果拿来我一看,×光片显示孩子有隐性脊柱裂,并发现膀胱容量比正常容量少30‰目前医学界认为,隐性脊柱裂不一定导致遗尿的发生,但临床上常会看到遗尿的孩子多伴有隐性脊柱裂。同时,一部分遗尿患儿是因为膀胱容量小,不能容纳过多尿液而导致遗尿。中医认为“肾主骨”,“肾司二便”,《医宗金鉴》记载:“膀胱寒虚,轻者为遗尿,重者为不禁,不知而尿出,谓之遗尿,知而不能固,谓之小便不禁。”据此我为他开了温阳补肾壮骨的汤药,又为他针了关元、气海、中极、水道、肾俞、十七椎等穴,并嘱咐润琛,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教他排尿中间中断—下,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逐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他爸爸来反映,孩子不尿床了,白天也能控制排尿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个子也长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