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孩子成为“蛋壳娃娃”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高文斌范晓兰

很多家长觉得,现在的小孩子不好管,说轻了根本不听,说重了就会哇哇大哭,甚至动不动就会闹绝食、离家出走。近几年来,媒体上常出现年幼的孩子因为不顺心的小事而自杀的新闻报道,让很多家长心惊肉跳。他们不明白,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心理脆弱得像蛋壳一样,一碰就碎呢?难道家长真的束手无策了吗?

心理结构的“积木”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在生命发展的每个不同阶段,个体都要完成某项特定的心理任务,获得某种心理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奠定他的发展基石,而且越是生命发展的早期阶段,所要获取的心理能力就越为核心和重要。例如:

对0-1岁的孩子,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建立安全和信任感:

对2-3岁的孩子,父母要培养他们的控制感和自信力等;

对3-6的孩子,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发展和处理与周围世界的人际关系,学会合作和分享等等;

对青春期的孩子,这是帮助个体建立自我认同和自我意识的重要阶段。

通常在青春期以后,一个人的基本心理结构就已基本成型,也就是常说的“秉性”。如果个体在前一阶段的心理发展没有完成或者完成得不够充分,这样就会影响到孩子下一阶段的成长和发展,这种影响甚至有可能终其一生。这就像是搭建积木一样,如果下面的根基不稳的话,上层建筑也很不牢靠,而且搭建得越高,则整个结构倾倒的危险系数就会越大。

例如那些逃学或者沉溺于网络的孩子,往往是在学习、生活或人际关系等需要向外探索和拓展的领域遇到了一些困难,他们稍作尝试便放弃努力,或者干脆选择逃避,逃到一个他可以在其中重新体验到安全和找到控制感的“安全壳”里去。当然,这种安全感和控制感是一种虚幻的获得和满足,是一种病理性而非建设性的补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的问题。如果这种病理性的补偿没能得到及时的干预,会对这个孩子的今后发展埋下更大的隐患和危险。

“蛋壳娃娃”是如何形成的?

一个人的应对行为模式是以他的心理发育水平和心理能力水平为基础的,而发展的关键期则是在青春期之前。众多“蛋壳娃娃”的形成,主要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早期的亲子关系。一个人3岁之前和妈妈的依恋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塑造了孩子的人格基础。简单来说,基础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就是来自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时的人际模式是孩子逐渐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时会首先借鉴的模式,如果孩子从小赖以生存的人际环境是一个充满冷漠或者争吵的家庭,他将很难对人产生信任。

2.父母的养育方式。现在有很多父母,恨不得在所有事情上都替孩子做主,对孩子稍微一些出格的探索性行为一味地进行限制和禁止,这样的“保护”会演化成过度控制,逐渐形成了孩子外周的“壳”。孩子从来就没有机会自己“破壳”而出,所以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个“破壳”的力量和本领。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他所有可以施展自己和验证自己的范围只能局限在狭小的“壳”里,所以,外界任何细小的风吹草动都会给他带来极大的恐惧和紧张感,退缩也就成为他们经常采用的应对方式。

3.单一的评价体系。造成目前许多青少年心理脆弱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学校和社会的单一的评价体系。孩子的成长任务一般具有阶段性的重点,比如低幼儿童会经常去比谁的个子大、力气大,这个时间段的孩子往往以肢体来处理问题:学龄儿童就会经常比学习成绩、比聪明:青春期以后的大孩子比较的东西越来越多,从形体外表到内在气质,也都认同基本一致的标准;进入社会后又会按照新的维度进行比较,例如谁工作好、谁挣钱多等。任何时期都有发展的重点任务与相对标准,但决不应是单一的评价体系,如果只通过唯一的任务来体现自己价值的话,那在这个期间,如果达不到这个任务的要求人就会感到非常失败,而且无从补偿,心理因此变得越来越脆弱。在孩子长大过程中如果一直是单一的社会评价体系,只有好或不好两个选择,就会大大地限制孩子在多维度水平上发展自己的潜能,很难建立真正的自信。

破“壳”的力量——真正的自信

既然厘清了“蛋壳”孩子产生的根源,如何提升孩子应对挫折和困境的能力呢?我 的答案就是培养孩子真正的自信。

现在似乎特别流行“赏识教育”,于是,很多父母为了建立孩子的自信,往往无原则地夸奖孩子,或者鼓励孩子利用自身的优势与他人比较。其实这样的自信是不真实的,甚至只能造成自负。因为自信不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真正的自信是基于对自己的把握与认同。

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年幼时,给他创造安全和信任的环境,是为人父母的首要之责;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根据他的不同年龄发展阶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拥有的独立意志和情感,鼓励他们在成长的每一步作出种种探索和尝试。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孩子从简单的单一维度评价向多维度评价发展,努力帮助孩子提升和开发自己独有的潜能,从而建立孩子真正的自信心,有能力去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到挫而不折、愈挫愈勇,挫而弥坚,终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