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什么会感到胸闷心慌?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兰晔

去年10月的一天,心理诊室走进来一位面色忧愁、神态疲惫的女性。

她姓李,今年28岁,做公司白领已经有三年。

“我的身体一向很健康,很少去医院。可是最近半年,我总感觉心脏不舒服,心慌、胸口发闷,还时常头痛、头晕、失眠。”李女士说,“我原本以为自己缺少休息,于是请假在家。刚开始,睡觉、休息对这些症状能起到缓解的作用,但后来,症状越来越历害,真是糟透了!”

胸口的不适让李女士形成了关注身体感觉的习惯,尤其是留意心脏和脉搏的跳动,稍有不适就特别紧张,生怕突发什么意外。她不敢一个人独处,时刻需要有人陪着。为了避免劳累,她干脆整天待在家里,连工作也辞了…一种种办法却没能解决根本问题,她反而感觉身体大不如前。

李女士推测自己患上了某种罕见且严重的心脏疾病,于是,她频繁到医院去做各种检查,却反复被医生告知“没有异常”。这让她很不安。

在一位朋友的提议下,李女士来到心理科。

根据她描述的情况,我考虑李女士患上了一种功能性的疾病,即“心脏神经症”。

心脏神经症是由神经功能失调引发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神经症状,属于焦虑症的一种。它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尤其多见于更年期的女性,在病理上缺乏支持器质性心脏疾病的证据。

本病患者具有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一些症状,如失眠、多梦、头痛、头晕、易激动、全身乏力、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等。然而,本病特别之处在于:它以心血管系统的相关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常感到心跳得飞快、胸口发闷、呼吸不畅、心脏不舒服或疼痛。这些表现多在劳累或兴奋之后发生,而实际上,患者的心脏本身并查不出什么毛病。

在临床上,有心血管系统症状的患者当中,大约10%的人属于心脏神经症。

李女士问:“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

我告诉她:“心脏神经症的病因与神经类型、环境因素和患者的性格有关。患者的神经类型常为抑郁、焦虑、忧愁型。当精神上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工作紧张、压力较大、难以适应时可能发病。你刚才说的那些症状,都是主观的感觉,很多检查都查不出毛病,也就是说缺乏医学证据。”

“我的病能好吗?”李女士充满期待地问。

我说:“对付这个病,需要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只要你配合,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对于李女士来说,由于繁重的工作、过多的压力和缺少充足的睡眠,加上内向、好强和敏感的性格,她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使调节、支配心血管系统的神经活动受到了干扰,心脏也就出现了一时性的功能紊乱。

另外,李女士对偶尔出现的心脏不适过分担忧,怀疑自己患了某种不治之症。深入交谈中我了解到,她的忧虑与她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有关,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位中年女性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突发心脏病而猝死。这让李女士不敢放松警惕,生怕自己也遭遇同样的事。

在了解到李女士的经历后,我告诉她:“心脏神经症不是一种器质性的心脏疾病,不影响寿命,但由于它的症状较多、反复易变,有的患者可能长期处于病理状态,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你现在刚刚发病,治疗的时机还是不错的。”对疾病的介绍有助于李女士正确地认识心脏神经症,消除她不必要的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接着,我细致地询问了李女士的患病过程。原来,半年前公司内部发生了一些人事变动,她差点被裁员。我告诉李女士,她的病与这次风波有关,而不是她的身体出了问题。

我建议李女士根据病情适当地调整工作,而不是一味地卧床休息,毕竟长时间的卧或坐不利于精神和心脏生理变化的康复。我鼓励她适当参加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郊游、做瑜伽,但注意不要操之过急。锻炼要循序渐进,活动量不宜过大。适当的锻炼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调整支配心血管系统的神经功能。

“我会不会还出现胸口憋闷的情况?”李女士问。

我笑着回答道:“身体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你又出现了症状,不要坐卧不安地踱步,而是去做三件事。第一,用纸记录你的心律,看看你心慌的感觉是否真实。第二,想想做什么事会令你开心,有成就感。第三,用深呼吸的方式进行放松,或者去做那些令你开心的事情。”

当然,如果有必要,患者的心悸、心烦、焦躁、失眠症状明显时,可由医生开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小贴士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几万士兵因胸闷、心悸而被诊断为心脏病。事后,有人发现他们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

其实,这些士兵的心脏是健康的,但由于战争的压力,他们总怀疑自己的心脏存在疾患,久而久之便真的出现了一系列反应。他们所患的并不是真正的器质性心脏病,而是由不良暗示引起的心脏神经症。

如果经过详细的身体检查,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患有心脏疾病,应考虑焦虑症的可能。医生会告诉患者相关的病因、症状,明确表示“你的心脏很正常”,打消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与家属一起设法改善患者的生活、工作环境,避免各种触引起病情加重的因素。

心脏神经症的心理治疗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认知行为治疗更是以操作方便、疗效明显而应用较广。当然,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适当辅以一定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