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释放心的漂浮力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很多人都喜欢游泳,觉得在水中有种轻松自在的感觉。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喜欢泡温泉,家里有条件安装浴缸的人也喜欢泡在水里。很多小孩子坐在浴缸里玩塑料船、小鸭子,玩几个小时也不愿出来。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在水中呢?心理学中的解释是因为胎儿在母体中就是泡在羊水中的,在那里,胎儿会感到无比的安全、轻松自在,还有一种无穷的自我控制感,觉得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自从出生离开母体的那一刻起,婴儿就有了第一次和这种安全感分开的焦虑。婴儿出生后的哇哇大哭可能也是在抗议:“为什么把我从这么舒服的地方弄出来!”所以,人在回到泡在水中的状态时都能重温在母体中的感觉,那种舒服、安全、自在轻松都是源于胎儿时的深度记忆。

“漂浮”疗法是一种很时髦的心理疗法。心理治疗师让来访者平躺着漂浮在特制的水中,人在漂浮状态下,全身可以进入一种深度的放松。让来访者慢慢释放和解除压力和困扰,再结合音乐、香味、图像等调动来访者轻松、舒适的潜意识感受。

除了潜意识人亲水的原因外,人还能从游泳运动中得到的好感觉中受益。

1.增强心脏的功能

人在水中游动时,四肢和很多内脏都会运动,这样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进而会增加心脏的收缩能力。经常游泳的人,心脏功能会很好。一般人的心率为70-80次份,而经常游泳的人心率可达50-55次/分。游泳时水会促使人体四肢的血液更好地流回心脏。长期游泳会让心脏更强大,收缩更有力,每次搏动输出血量增加。所以,游泳可以锻炼出一颗强而有力的心脏。

2.加强肺部和呼吸的能力

根据测量,游泳是改善和提高肺活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游泳时,人的胸部要受到12-15公斤的压力,加上冷水刺激肌肉紧缩,呼吸感到困难,迫使人用力呼吸,加大呼吸深度,这样吸入的氧气量才能满足肌体的需求。游泳促使人呼吸肌发达,胸围增大,肺活量增加,而且吸气时肺泡开放更多,换气顺畅,对健康极为有利。

心肺功能的增强让人更容易有好的心情。常游泳的朋友都会在游泳后感到呼吸和走路轻松、有力。当面对紧急的应激事件时,好的心肺功能可以让人能更好地调节情绪。比如不常游泳的人的呼吸方式更多是使用上肺部呼吸(胸式呼吸),经常游泳的人就会让下肺部也参与呼吸(腹式呼吸),而腹式呼吸是人在面对压力时最好的呼吸方法。人在压力(应激)状态中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处于活跃状态,会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等生理变化。类似游泳换气的腹式呼吸方式能使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人感到放松舒适。常游泳的人可以很容易就作出腹式呼吸,同时游泳中舒展的动作频率也可以让交感副交感神经保持平衡。

在心理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目标和期待的认知会怎么影响行为和结果。我总结了一个公式:压力=期待,实际能力(包括自己主观的能力+客观环境的影响)。

老子在道德经中最推崇的就是水:“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动,动善时……”记得你第一次下水吗?越是扑腾、越是想浮上去就越往下沉,那种筋疲力尽的感觉很是难忘。拼命和水搏斗,眼睁睁看着前面的目标却寸步难移。喝了很多口水后,你发现如果身体不是急于去征服,静静地平躺就可以漂在水面上了,自己越来越能与水和平相:是否也有这种被卷入环境洪流的体验?想想自己的那些困扰和压力是如何产生的,自己最现实的目标是什么,当下的每一天你应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