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张大妈,生有两男一女,儿女们各自成家之后,大儿子和二女儿日子都还不错,可是小儿子却生活窘迫。为了帮扶小儿子,张大妈决定把自己居住的这套房子留给小儿子,但又担心其他儿女有意见,于是她就想了一个方法——给小儿子写了一张1 0万元的借据,说等她死后,用自己的住房抵押。
料想不到的是,小儿子和儿媳妇后来要离婚,小儿媳说,借据的时间在结婚之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要求分得一半。尽管小儿子和张大妈再三解释,说根本不存在张大妈借了儿子10万元的情况,但口说无凭,法院还是依法判决母子二人付给小儿媳5万元。张大妈气得卧床不起,却也无法挽回失去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因为这件事,造成了其他子女与母亲及弟弟之间的情感隔阂。
这是一个教训。事实上,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许多老年人由于法律意识不强或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子女缺乏必要的防范而将自己处于被动地位。一些老人把自己的权益保障全部押在晚辈的“自觉性”上,这并非明智之举。比如老人借款给子女时不打借条,这看起来是对家庭成员的信任,事实上却造成了今后子女赖账的有恃无恐和法院审案时取证的困难。
另外,面对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有的老人不知如何运用法律,忍气吞声承受一切。有的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怕打官司“丢人’;有的则是不敢向法律讨说法,唯恐事后遭到子女报复,令晚年生活雪上加霜。这种种心理障碍使得老人们的“亲情防线”异常薄弱。
老年人的积蓄常常是老人的“保命钱”,而房子,更是老人晚年生活的根基所在。这些东西,如果轻易放弃控制权,很容易把老人“套”住,应当引起老年人的警惕和深思。
老年人平时要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要牢牢把握晚年生活的主动权。即使是对待儿女,也需要构筑“亲情防线”,绝不能一味迁就退让,而没有丝毫防范意识。小辈在生活上遇到困难,要量力而行地帮忙,手中积蓄多就多帮,少就少帮,总的原则是要留下留足“保命钱”。即使不帮子女,也不必有愧于心,从客观上逼他们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对儿女的发展、创业更有好处。
不要担心这一道“亲情防线”会隔绝亲情,相反,这道“亲情防线”会让亲情更加稳固,在理智的现实土壤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