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后,你要更懂爱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在咨询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因遭遇失恋而痛苦得死去活来,并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们极力地想挽回失恋的局面,并努力地寻找、修正自身的缺陷,希望能够获得一个机会让感情继续,以唤回对方的爱。可一旦他们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时,内心便充满了对对方的否定和埋怨,甚至恼羞成怒…..于是,他们打算放下爱了,并期待能够真正地忘记对方,可是越想忘记却越忘不了,最终陷入阴郁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这些学生在咨询时常常会询问:“我很想忘记这段感情,忘记这段回忆,可是每当这个时候我内心会更加痛苦,我总是会想到对方在感情上的虚假,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底的受害者,我已经承受不住了,老师,您帮帮我,我到底该如何忘记他/她7”

人们常说,爱上一个人可能只需要一秒,但忘记一个人可能需要一生。忘记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自己曾用心深深爱过的人,真的很难。可是,很多朋友在失恋后为了走出感情的深渊,拼命地强迫自己要忘记对方,不要去想他/她。殊不知,每这么强调一次,对方在心底的印记反而更深刻一次,于是发觉对对方的留恋和记忆更加强烈了。那么,怎样才是“忘记一个人”?是要将这个人从记忆中全部抹去吗?我想,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做到的,一个在自己的生命中如此重要、让自己在感情上如此投入的人,要完全忘记是难以做到的,除非这个世上真的有孟婆汤,可以让人失去记忆,遗忘过去。

记得阿朵的歌曲《慢慢漫漫》中有一句旁白:“当你有一天下午晒着太阳哼着歌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他,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把他忘记了……”忘记一个人并不是将他从自己的记忆中全部抹去,而是换一种方式来回忆。这种方式既是对过去的肯定,也是对失去的泰然,更是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的包容和慈悲。在很多时候,人们难以忘怀的并非是人本身,而是在过去的感情中自己受伤的处境和失败的角色;他们总是发觉自己在回忆过去、想起对方,可更多的却是反复地强调对方在感情上对自己的伤害;他们一次次地强调自己要忘记对方,而潜意识中是希望能够忘记自己感情上的落魄和失败。

你知道了什么是应该忘记的,什么是能够忘记的吗?当你决定要结束一段感情时,请不要刻意地强迫自己去忘记,而是尝试着在心中保留一个属于他/她的位置。同时,不要总是去否定过去、负面地看待自己的感情,而是要学会肯定自己、肯定过去,让过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对于一段不再属于自己的爱情,更需要放开胸怀,因为轻轻地放下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如果有一天,你想起了他/她,脸上洋溢着微笑,那么,你就真正做到忘记了…

从心理方面分析,失恋者进入了心理应激状态。好比剧烈的惊吓、各种沉痛的打击使人处于应激状态一般。失恋者总是伤心不已,感觉不愉快。导致这种应激状态的因素有三:

一是情感世界失衡。爱与被爱是每个生命的本能需要。被爱的需求被暂时剥夺必然会引起我们痛苦的感受。失恋者想弄明白,曾经的付出怎么会是眼前的回报,但因果式推理难以诠释这种情感变化。

二是行为模式失重。最轻松的行为模式莫过于习惯化的生活。在思念与忘却之间挣扎,重新建立生活习惯很难,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先大事后小事,先主要的后次要的,如先调整上班、运动、饮食、睡眠规律,再作个人兴趣、特长、社交、娱乐方面的安排。 三是思想观念失尊。失恋者痛苦的程度主要与失恋后的想法有关。越是觉得自尊全失,越是痛苦不堪。自尊是自我存在的核心,失恋者常常在失去原有的爱之后认为自己无用,没有什么价值,产生强烈的自卑。这里介绍三个法则,或许能帮助你缓解痛楚:

( 1 )多少法则。失恋后的人们经常用倾诉等方法来减轻痛苦,殊不知,人的性格有内外向之别,同样的方法对不同性格的人来说,运用起来也应有所不同。偏外向的宜采用由多到少的做法,偏内向的人则应相反。

偏外向者失恋初期充分地向自己信任的亲友倾诉,此所谓多;慢慢地,减少倾诉的频率和数量,留给自己更多思考时空,步入自我成长的轨道,此所谓少。偏内向者却先思考,尝试自我领悟,再逐渐增加倾诉的机会。

( 2 )远近法则。扩大社交圈不失为减轻失恋痛苦的有效举措。偏外向者宜采用由近到远,偏内向者则选用由远及近。

偏外向者失恋初期,要尽快融入社交圈中,再渐渐脱离群体,力求自主成长。偏内向者可先独处,渐渐走进群体中。

( 3 )自我中心法则。不改变原来的生活环境、内容与节奏,自己直接面对,用时间疗伤。该法则适用于少数青年人,他们思想深刻而敏捷,做事果断而矜持,平常喜欢理性地生活,理性地主宰情感。小诀窍 A在群体中不宜直接发布与恋情相关的细节信息。 B独处的时候,尽量选择自己曾经感兴趣的事情,如写作、听音乐、运动、购物、远足等。 C倾诉对象必须是值得信任的人,否则,不仅诉后不安心,而且会留下后遗症。 自我成长才是从根本上摆脱失恋痛苦的必由之路。可以借助写日记、自画像、模拟恋爱前的生活节奏等。宣泄过后,更重要的是肯定自己,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