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你的父亲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3-07 阅读量:0

中国的父亲有太多是软弱的,他们惧怕人际关系。按照社会的权力标准,他们是失败者,是芸芸众生,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不够强大,不够让家人满意,但他们的善意与爱意或曾温暖过作为儿女的我们。记起这些温暖,将它放在心中,这份真实的存在会让很多事情变得不同。 ,

文/武志红 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前不久,我和一个朋友C女士聊天,问她最近有什么变化没有。

她说结婚了。

我略略吃了一惊,接着为她高兴。C女士已经30多岁,难听一点可以说是大龄剩女。尽管她从来不缺条件不错的追求者,但距离婚姻总有那么一段距离。

“你的先生是什么样的人呢?”我继续问。

她津津有味地向我好好夸赞了一番她的先生。听完她的描述,我很欣慰。

那是近两年前。她的择偶标准是找一个强有力的成功男人,但她又似乎对这样的男人没有兴趣。的确,她的追求者中不乏成功人士,但她对这些成功人士总是不耐烦,甚至冷嘲热讽。

为什么会这样呢?她也有些纳闷。不过看起来也不难理解,因为追求她的这些成功人士对钱权太感兴趣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将钱权视为人生最重要的目标,这让她觉得很没意思。

但是,她又恰恰想和这样的男人结婚。

真是矛盾!

我请她说说她的爸爸,而她一说,我就明白症结出在哪里了。

首先看起来,她的父亲是成功人士的对立面:他温和、善良,在人情世故方面简单得出奇。自她长大后,父亲从不能为她遮风挡雨,每当遇到困难需要找一些人脉解决时,为她出头的总是妈妈,要不就是她自己努力。她对父亲绝望到极点,也开始升起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找一个能为她遮风挡雨的强有力的男人。

但是,再往前回忆时,事情变得不一样了。5岁前,她觉得父亲完美无缺。父亲是个美男子,爱运动,她经常吊在父亲的胳膊和大腿上玩耍,她的所有要求爸爸似乎都能满足,甚至连换洗床单这样的事情也是爸爸做的。读小学时,爸爸的形象仍然是伟岸迷人的,在她的女同学中相当有名。

一直到了初中,她对爸爸的印象才开始变差。她发现,强壮的父亲在社会上懦弱无能,遇到需要与人打交道的情形时他总是退缩,有时还大发脾气,显得很愤怒。到了高中、大学、研究生和工作后,爸爸的形象更加不堪,最后全然崩塌下来,她对爸爸再也没有了崇拜感。

但在一生中,又有哪个男子像父亲一样给过她那种温暖和爱呢?在社会上为她遮风挡雨的需要,真的一定胜过儿时父亲给过她的那些琐细的照顾与快乐吗?也不尽然。当她回忆起儿时的经历,也有泪水落下来,身体也在轻轻地抖动。她明白,父亲的照顾才是最珍贵的,钱权能提供的安全感是无法与之匹敌的。

最后,她说,像父亲那样的男子才是她真正想要的。和那些将钱权视为一切的男子在一起时,她看不起他们。她内心深处隐隐知道,她宁愿选择父亲的温和、善良和简单。

当她明白这一点后,她的恋爱观自然发生了转变。她开始认真地去留意那些温和而善良的男子,而对于钱权不再执着。

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她的先生,恰恰是既温和、善良、简单,又有相当的社会、经济地位。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以前她一心想找成功男人,这其实是对爸爸的背叛,也是对自己童年美好体验的背叛,她潜意识中未必接受。一心找成功男人,是长大后她的愿望,而留恋温和、善良而简单的父亲,是孩童时她的感受,这两者如果不整合,会给她内心带来巨大的冲突,前者将后者视为敌人,后者也会抵触前者。结果,她既不能很好地与父亲那样的男子相处,也不能与和父亲相反的男子很好地相处。而当她完整地看待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后,内心中的这两部分得到了整合,她就有可能同时拥抱这两者了。

长大后重新看一看父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在未成年时,我们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常见的影响有两点:我们很容易卷入父母的婚姻战争中,甚至是家族的战争中,被这场战争迷惑了双眼;我们难免会受整个社会舆论的影响,会追求主流舆论所倡导的父亲的形象,而不是去尊重父亲的真实存在。

外版翻译书《父性》中称,尽管我们意识上对暴君般的父亲有百般不满,而且杀掉暴君般的父亲的譬喻在很多神话故事都有出现,且历史上也不乏真实的故事,但我们还是倾向于找一个这样的父亲。与温和近乎软弱的男性相比,很多人在感情上更容易被强势到蛮不讲理的男性所吸引。对于这一现象,可以在许多层面上作解释。譬如一种常见的解释称,这是远古蛮荒时代所遗传下来的需要。那时男子是猎人,他们的狩猎能力将决定一个家庭乃至一个部落的存续,而细致、敏感和善解人意这些因素并不是很重要。也就是说,一个男子的权力味道是一种真实的保障,而不像现在更可能是一种虚幻的心理需要。

德国一名女权主义作家的故事也耐人寻味。作为一名女权主义者,她先嫁给了一个无比尊重女性的男子,但最后她与这个男子离婚,嫁给了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男子。对此,这位女作家有她的一番上升到哲学高度的解释。

我相信这些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更愿意从微观的角度去看这些事件:你真实的父亲是怎样的,你是接受了他的真实存在,还是活在理想父亲——白马王子的原型幻梦中。

当然,比起社会主流舆论对父亲形象的塑造,更能影响我们是否接受父亲真实存在的因素是家庭对父亲形象的扭曲。

夫妻之间很容易爆发婚姻战争,双方都想争夺关系的制高点。孩子们天然和母亲的联结更紧密,所以,女性有更大的机会在家庭中赢得孩子们的支持,从而令一个小家庭中的婚姻战争彻底失去平衡。

我所接触过的另一个来访者属于这种情形:每当她的父亲和母亲发生冲突时,他们四个孩子会排成一排,站在母亲的面前,挡住气势汹汹、有暴力倾向的父亲。看上去,孩子们是在主持正义,但这最终却成了这位女子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她和她的先生常常爆发冲突,每次事后她都知道自己做得过分了,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对老好人的丈夫发脾气。

我请她列举每一次对丈夫大发脾气的情景,最终发现,其中有一个模式:每次都是先有一位年长的女士斥责她,接着她对丈夫大发雷霆。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她很小的时候,妈妈便抱怨甚至斥责她没有良心,因为她不能保护妈妈。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称,孩子天然就想做家庭的保护神,这一天然倾向会让他们很自然地想平衡家庭的各种力量。在这个基础上,若父母一方甚至两方有意诱导孩子站在自己这一边,那么他们很容易成功。

这位女子即是如此,不管年龄多么幼小,她一样渴望保护妈妈。但在很小的时候,她不敢这样做,她惧怕有暴力倾向的父亲。直到她16岁时,她才敢带着三个弟弟妹妹在父亲面前一字排开保护母亲。

在童年的时候,她对妈妈的保护还有主持正义的味道,但到了成年后,她仍然延续这一模式,她的先生成了完全的受害者。

一些女性不停地向孩子抱怨丈夫的行为,看似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我们这个重男轻女的社会,不少女性嫁到男方家后会遇到不公的待遇,尤其可悲的是,制造的罪魁祸首也恰恰常是女性——婆婆。

这是一个很可悲的轮回。先是婆婆进入这个家庭时被忽视甚至虐待,她找不到自己的同盟,心无所依。但有孩子后,她的心有了牵挂,找到了自己的同盟,而且心中淤积着的怨气终于有了倾诉对象,孩子们总是容易和妈妈站到一起的。如此一来,这个婆婆就和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儿子建立了过于密切的关系。当儿子爱上另一个女人后,她的心又失去了依靠,于是,她很容易地去排挤这个年轻的女子,就像她当年被自己的婆婆排挤一样。

当然,假若父亲不是一朵花,也没有必要非将父亲美化成一朵花。但关键在于,对你自己而言,父亲是谁,你与父亲有过什么样的真实往事。我们必须尊重真相,否则就会背离自己的心,而这种背离会让心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剧烈交战。结果就是,我们的人生也一直处在剧烈的冲突之中。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你必须以你自己的方式去揭示你生存的意义。”这句话也可以用到你与父亲的关系上:你必须以你的眼睛、你的心去揭示你与父亲这一重要关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