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仅两个字,就能十分轻易地唤起我们丰富的回忆和美好的期许,新春佳节临近,我们即将同家,许多真实的脚本开始上演:齐涛赴海外工作多年,连续三个春节只能在大洋彼岸遥祝父母亲朋。今年初,恰逢公司有个回国调研的项目,他终于能在家里过春节了,公私兼顾,岂不美哉!可是,麻烦接踵而至:想要问候的长辈、拜会的亲友众多,他的时间精力有限、分身乏术,叉不愿意怠慢得罪任何一位,这可如何是好?
心理探微
鱼和熊掌都想兼得。
这是很典型的趋避冲突,事实上,谁都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八面玲珑,毕竟有舍才有得。我们在放弃的同时也在得到,关键是我们需要厘清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是更多亲情的滋养,还是更多友情的呵护,或是宅在家里独处的宁静……唯此,我们才能争取保有一颗纯真质朴的单纯童心,不在人际利益的算计权衡中迷失自己。
将需要维护的人际关系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序,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排好轻重缓急,优先拜见自己最牵挂、最想念的亲友。即便是排了时序,赶场也在所难免,此刻的积极心态是:共享的时光能让彼此更愉悦。选择相聚就开开心心、精神饱满地去,若觉疲惫则应婉拒,好好休息,不要勉强自己。
对于实在无法相见的亲朋,坦诚地直言相告,道个歉,期待下次再相见。阿华和雅琴是新婚不久的甜蜜小夫妻、近日,小两口因回谁家过年大动干戈、阿华说:“我觉得应该回我家我们那边的风俗都是回男方家过年嘛。”雅琴:“那怎么行?我家就我一个女儿,怎么能把爸妈孤孤单单地留在家里?应该回我家。”阿华坚持着:“要是去你家,我爸妈在老家会被笑话的,儿子媳妇都不肯回来过年,让他们怎么抬得起头?”雅琴寸步不让,“你只考虑你爸妈,怎么不为我爸妈想想?”“不然,你回你家,我回我家”“别人以为我们才结了婚就想离呢!”……两人你来我往,这_回合不欢而散。可是,到底回谁家呢?
心理探微
婚姻家庭咨询师发现,大多数冲突和矛盾与婚姻同时产生,并长期存在。
步入婚姻殿堂之前,我们是否都曾自信地预想能解决各种冲突和矛盾?然而,现实总是没有想象丰满。这要求我们有“冲突控制”的能力。对于“春节回哪家”这类年年都会遇到的旷日持久的问题,建议达成一个持续可行、相对公平的君子协定。
小两口共同协商,充分表达各自的意愿,尽量能够顾及彼此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的纸质条文。内容可以包括,哪一年回哪家,另一边的父母如何问候或探望,一起回家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何与对方父母、亲戚相处,如何保守小家庭的秘密,遇到不愉快怎么处理等),如果出现计划外的情况该如何应对等。
克服对婚姻不切实际的期望,分享个人情感和生活目标,在彼此心中绘制出对方清晰详尽的“爱情地图”,促进双方成为真正的心灵伴侣。夫妻争吵克服“输赢综合征”,本是一家人,无论谁输都是全家输。
从语言习惯上变个人利益为集体利益,可以把“你爸你妈”改成“咱爸咱妈”,“你家我家”改成“我们某地的家”。这样,会让彼此感觉到我们是一个整体,也更能从共同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浩宇携妻带子回家过年,父母心里乐开了花,尤其听着小孙子喊“爷爷、奶奶”时,那叫一个滋润。这不,李父乐颠颠地给孙子开电视、拿糖果、取玩具,忙得不亦乐乎。浩宇说:“爸,您别那么宠着他,溺爱对孩子不好,他的事情让他自己做。”李父一听,不高兴了,“怎么就是宠,孙子回来,我们高兴。你小时候还不如他呢!”浩宇语塞……厨房里,妻子正准备给李母打下手,手机响起了消息提示音,妻子遂捧起手机“批阅奏章”,一发不可收拾。李母和她说话,她都心不在焉,还有些不耐烦,李母心里很不痛快。
心理探微
隔代教育是令年轻父母们很头痛的问题,由于隔代亲,祖辈常常会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地满足孙辈的不合理要求。后果是,学校教育和父母教育在祖辈的宠爱面前土崩瓦解,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孩子见风使舵,钻了家庭教育不一致的空子,致使不良思维与行为习惯的产生。
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是当下人们生活的常态,也成为很多人沟通交流、获取情感支持的方式。对于不使用它们的长辈来说,情形会有些不同。当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会转向其他方面,如健康的身体、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等。老年人对情感支持的需求会增加,无疑.儿女子孙是他们重要的情感支持来源。
坚持“谁的孩子谁教育”的原则,亦即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负总责,祖辈只是建议者,父母决策的拥护者。当然,父母如有欠妥的地方,祖辈可以单独与父母交流意见(避开孩子和另一半),达成共识,形成包容和谐的教育氛围。
几个家庭共处时,要注意大家庭与小家庭的边界,各家的事物由各家的“当家人”说了算,其他人不插手、不妄加评论。在尊重的基础上,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把“耐心”送给亲人。很多时候,沟通的失败,是由于我们不耐烦的态度所致。其实,说什么、做什么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说话的态度如何。在此提议:把“耐心”作为一个礼物呈现给亲人。那么,亲人会用耐心予以回报。在慢一点的节奏里,我们的心渐渐舒展开,愉快地休憩。
把父母“拉下水”,教会他们用智能手机。有了耐心做铺垫,教授的过程会很愉快,且不会让父母产生被嫌弃的感觉。另外,投其所好,推荐他们看看健康的网站,浏览他们感兴趣的公众号,建个家庭的讨论组或者微信群,告诉他们如何防止网络诈骗等。这个过程可增进亲子沟通,也让长辈们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