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阿潭
下面,笔者结合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实际案例,总结了一些简单好用的基础性访谈技巧,与新手咨询师分享。
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中,作为新手咨询师的老师,面临着缺乏实战经验的问题。因此,在遇到学生咨询来访时,容易遭遇一定的挑战。例如,由于缺乏咨询技巧而漫无目的地提出一些问题,导致不能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不能对问题进行有效聚焦,或者不经意的会采用“心理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空洞说教,背离心理咨询“尊重、接纳”的原则,等等。
具体化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澄清问题
有些刚开始做心理咨询的老师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对来访学生的提问从何处人手,或者是因为紧张等原因,问一些毫不相干、过度偏离咨询主题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具体化的访谈技术可以帮助咨询师有效收集信息和澄清问题。
具体化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和所经历的事件。具体化的方法一般是采用“能跟我具体说说吗”、“关于你提到的×××能具体谈一谈吗”等诸如此类的提问方式。利用这种简单的、开放性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鼓励来访者诉说更多的有效信息,并且可以有效地将问题集中在来访者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对自己的问题进一步解释和澄清。对于咨询师来说,也可以有效解决新手咨询师在访谈过程中突然无话可说、不知道如何入手的尴尬。
例如,在某例高二女生“对其他班的某男生有好感,但是他却不理自己”的咨询案例中,很多咨询师不知道如何下手,或忙着去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而忽视对来访者信息进行收集,导致案例无法展开。此时,可以采用具体化的技术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提问,如“能跟我具体说一说吗”、“他不理你,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等。具体化的技巧在访谈的初始阶段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咨询师拓展思路,也可以帮助来访学生更好地整理自己的问题。
恰当地使用复述技术——促进咨访关系的建立
复述技术一般是指咨询师直接重复求助者刚刚所陈述的某句话,引起求助者对自己某句话的重视或注意,以明确要表达的内容。这种技巧可以将焦点停留在来访者身上,帮助来访者作深层次的探索,避免咨询师过早带入自己的主观判断。
在一例强迫思维的案例中,来访者提到自己“碰到美好事物,有自毁的冲动”,咨询师对这一关键信息进行复述:“你说自己碰到美好事物,有自毁的冲动。”来访者表示深深的赞同:“是的,有时候遇到美好的事物,时常提醒自己这只是昙花一现。”并且,来访者还引出深层次的话题:小的时候,因为父亲的过世而对死亡有恐惧,现在想到死亡离自己还很远,所以对网上看到的一些毒品信息感到非常恐惧。
恰当的时机使用复述技巧之后,往往可以听到来访者无意识的回答“是的,是这样的”,同时将话题进一步展开。这是一种感觉到被理解之后,自发的认可和赞同。来访者会感受到咨询师设身处地地为他思考,这对咨访关系的建立很有帮助。
允许沉默——给来访者思考的空间
有些新手咨询师无法忍受在访谈过程中出现沉默的现象,于是,只要双方有片刻的沉默,就会抓紧问出一些问题来,这样的做法并不提倡。
心理咨询中的沉默可以分很多种,如阻抗性的沉默:不愿意跟咨询师交流;茫然型的沉默:表达能力欠缺或者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也有一种积极的沉默:在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之后,在咨询师提供的安全、温暖的环境中,求助者的沉默可能是在进行内心的自我探索,而这种沉默往往具有治疗功能。咨询师需要学会辨别不同情况的沉默,敢于面对来访者的沉默。
在一例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而产生退学想法的案例中,在对来访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信息了解、访谈进入到后期时,来访者有一段长达数分钟的沉默。此时,咨询师并未打破沉默,提出一些其他问题,而是静静地陪伴来访者。在咨询师提供的安全环境中,由来访者进行自主探索和思考,有助于培养他的独立性,也符合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原则。最后,这位来访学生在静静思索之后,自己进行了总结,认为自己的问题主要是“以前过于重视朋友之间的关系,但却没有真正找到高中生活的目标,抱着一种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所以需要一段时间重新整理生活和学习的目标”。
一般化技术——让来访者的问题“正常化”
一般化也叫“普遍性”,就是咨询师告诉来访者他们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并不是病态的、只有他一个人可能遇到的,也有其他人跟他们一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采用一般化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来访者的焦虑情绪,促使他接纳自己的问题。如果时机恰当,咨询师也可以采用“自我暴露”的方式,告诉来访者自己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有一个人际关系不良的学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位男孩曾被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首次访谈时,在对我进行了一番情感倾诉后,他鼓起勇气问我:“老师,学校有我这样的过来咨询的学生吗?我这样的奇葩是不是没救了?”此时,我采取了一般化技术,解释道:“有过来跟我咨询的同学,可能他们具体遇到的事情跟你不一样,但是很多都表现为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这也是高中阶段比较普遍的问题。”当来访者得知别人也会遇到跟他类似的问题,自己并不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奇葩”时,他在情绪上就会好很多。
聚焦技术——明确咨询目标
来访学生选择心理咨询,有时候,其自身的思绪也是比较杂乱无章的。在与咨询师进行交谈后,可能其倾诉内容涉及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那么,在收集完来访者的基本信息后,在首次访谈的中后期,咨询师需要采用聚焦技术。
聚焦就是对来访者前来咨询的问题的澄清,也就是双方协商的咨询目标的具体化。此时,咨询师可以先对来访者谈话的内容进行一段小结,“你今天谈及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并且采用“你这次过来最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的提问方式,以帮助来访者整理思绪,将咨询的中心拉回到咨询目标的主题上。
在两例厌学情绪的案例中(一男一女),虽然来访者均提到自己的学习压力、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但当咨询师进行小结和聚焦后,展现出来的却是不一样的问题。男同学的主要是问题是“退学和继续上学”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女同学的主要问题则是“对理科学习的认知偏差和不自信”。通过聚焦技术,可以让双方理清咨询目标,这种技术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探知,有助于来访者的自我成长。
寻找积极面——发展来访者的“自助”能力
在跟来访者建立了较好的咨访关系后,咨询进入到中后期,咨询师常常会帮助来访者寻找自身的积极资源。换言之,就是咨询师采取寻找积极面的方法,在来访者身上寻找他的“闪光点”,从而促进其成为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这种心理咨询技巧也体现了“助人自助”的原则。
例如,一例亲子关系问题的案例中,妈妈对孩子控制过度,管教过于严格,来访者萌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于是向咨询师求助。咨询师总结道:“妈妈对你如此苛刻,看得出来你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却没有与她发生正面冲突,也没有影响到学习,这真的很不错。你是怎么做到的呢?”这样的方法,一方面起到了对来访者情感支持和鼓励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挖掘其自身的积极面,促使来访者在自己身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积极力量。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以上所举案例,对个人信息均作了模糊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