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清明抚慰断肠哀思——告别仪式对创伤心理的康复意义

作者:李新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4-16 阅读量:0

文/李新

缅怀仪式

我们知道,缅怀具有追思的含义,是生者对逝者表达敬意的方式。它借助一场或者一系列告别仪式,在人们的内心立下生死两别的“界碑”,既实现穿越时空的情感表达,帮助人们完成内心思念与哀痛的寄托,又实现全新生活的启程,帮助人们重聚能量,开始面对未来。因此,缅怀仪式对人们的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项。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看,人们之所以对至亲的亡故难以释怀,是因为这些亲人往往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人,是我们过往生活的一种习惯,有着丰富感情的卷入、有着心有灵犀的共鸣。

心理学界常常用“ 自体”与“客体”这两个概念来定义自我与重要他人或者重要事物之间的关系。从狭义来说,相对于我们自身这一主体来说,亲人以及与亲人有关系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重要客体,这些客体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所以,当至亲离世的时候,人们将面临的不仅仅是失去一个亲人,更会发生一系列与重要客体的分离,所谓睹物思人就是这个道理。这些与重要客体的分离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给生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一旦无法适应由于主客体分离而引起的情感与生活上的变化,就会给当事人造成内心创伤,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伤心”。生活中越是对逝者依赖眷恋程度高的人,其“伤心”程度就会越深刻,而恢复起来也就越不容易。

假如我们无视这些创伤,让失去的痛楚得不到及时修复,任由“伤心”肆意,那么,负性情绪就会影响到生者未来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因此,人们需要采用一定方式来解决“伤心”问题。而缅怀、祭奠等仪式无疑是最为适宜的抚慰途径,人们需要通过缅怀、祭奠来疏解情怀,解决自己的心理情绪问题,将自体与客体关系做一次完整而相对彻底的梳理,同时完成全新的客体关系建构。

两种心理状态

但是,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人在亲人去世之后,虽然经过了遗体告别等仪式,但是情绪依然久久难以释怀。这种情况常常表现为情绪行为的两个极端性,一类人的情绪会长久地低迷与低落,他们的思绪总是停留在过去的生活中,滞留在对过往生活的遗憾之中,他们喜欢用大段时间将自己置身于怀念状态,在怀念中无法自拔,甚至常常自责,用难以弥补的悔恨来惩罚自我,这是一种埋葬自我的心理情绪状态;还有一种则表现为极端的激越,他们用激烈的行为阻止自己回忆、怀念,用屏蔽的方式处理自己与失去的重要客体之间的联系,用过度运动或者拒绝承认等方式保护自己。

可以说,前者是被离别缠绕住了,而后者则是将离别的情绪冷冷地冰冻起来。这两类心理情绪状态都是自体对失去重要客体的处理方式,但是很显然,这两类处理方式都不健康、不积极,久而久之,那些难以挥去或者被隐藏起来的消极情绪就会变成心结,累积为极其沉重的负担,这些负担有可能以一种对自体伤害的形式出现,例如疾病。

防止过度哀思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适宜的缅怀仪式积极地处理与至爱分离的情绪,防止极端化的过度哀思。特别是老年群体,由于处在特殊的年龄段,他们往往会不断经历身边人的离世,学会处理与重要客体的分离,既是老年人健康心理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每一位老年人都要学会的一种生存技能。防止过度哀思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尝试一下:

建立健康的生死观。人生只在生与死之间,死亡是自我们出生之后随时都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人不怕自己死亡,却怕至爱离去,但是生死是自然规律,即使是养生大家也免不了最终闭上双眼,可见亲人的离世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项生活内容。

正确地看待死亡是积极认知的一种健康心理观念。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健康讲座、论坛以及小团体辅导等,参与到生死观念的讨论之中。当我们将生老病死看成人生的常态,就会避免由于重要他人的离去而带来的心理负担。但是,死亡毕竟是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即使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依然会难以接受死亡带来的内心冲击感,所以,建立正确生死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会用生替代死。

在这里,学会将对亡者的思念转化到对现实中其他亲人的关爱上,人是需要爱的,但是也需要爱他人,当我们爱的传递可以被他人接受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有了这份幸福沉积在内心之中,我们也就很快能够适应亲人离世之后的生活常态,应对亲人离去带来的心理冲击。

2开展多种形式的缅怀。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缅怀仪式通常是民俗祭奠活动,例如亲人亡故之后的告别仪式、清明节的祭扫、亡故日的祭奠等等,通过一些具有传统意义的扫墓方式,既实现对逝者的情感表达,又完成情感分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固有的祭扫方式已经被现代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所淹没,我们急需建立一些适合新的社会形态的缅怀方式,以防止无法实现祭奠而带来内心的负罪感和失落感。

现代社会虽然让传统祭奠少有用武之地,却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全新的祭奠方式,例如网上祭扫、以团体辅导为形式的追思会、采用3D技术与亡者隔空对话等等,借助现代科技开展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祭奠、缅怀,这将不再局限我们的行动范围,让祭奠随时随地。例如,哀痛小组活动可以帮我们将个人私密性的情感寄托扩展并融合到具有共同特性的团体中,小组成员相互释放情绪、相互分享思念、相互提供能量。可以说,小组活动更具有积极的心理学意义,许多小组内部的环节设计,可以让祭奠不再孤独,防止因个人心理承受弱而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