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期待一点空间

作者:王霞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8-13 阅读量:0

每天晚上,我都会抽空看看班级家长群的聊天记录,这是我了解家长意见和需求的一个途径。

今天晚餐后打开QQ,就看到这个群里几百条对话记录,热闹极了。

原来,颖妈这几天和颖在僵持中。今天她实在忍不住了,就在群里诉苦,结果引发共鸣:大家一边给颖妈出主意,一边诉说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类似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

那天,颖妈发现颖儿在写作业时看手机,就批评了她。颖儿说是和同学讨论题目,妈妈不信,要求看看,颖儿非常不乐意。妈妈再三要求,无奈之下,颖儿给她看了,是在谈题目,却是在同学群里,网名稀奇古怪,颖儿竟然叫二二哒!没等她细看,颖儿抢走了手机。之后,无论妈妈如何要求,颖儿都不肯再打开。颖妈火了,没收了手机,然后发现,手机是设了密码的!而这密码,颖儿以沉默回复。这都快一周了,颖儿回家就进自己的房间,门一关,除了吃饭根本不出来。颖妈苦恼极了。

颖妈,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各方面都很出色,也是个理想主义者。或许就因为这个,在婚姻问题上极尽挑剔,结婚时都33岁了。两年后有了颖儿,中年得子,爱若明珠。

颖儿还在襁褓中,她就给她读古诗,听音乐。颖儿刚学说话,她就天天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和孩子说话。颖妈觉得,只要倾尽全力,一定会教育出比自己更优秀的女儿。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大到亲朋邻里间的接人待物,小到吃饭如何拿筷子,穿衣戴帽如何搭配,她都有具体的甚至是量化的指标,并进行认真的指导,颖儿是必须要做到的。进入初中后,颖妈给颖儿报了校外辅导班,还给她请了家教,期望能考进最好的高中。颖妈死活也想不通,一向温顺听话的颖儿怎么突然这样叛逆?马上就进入初三了,这种状态如何应对?

感慨着颖妈的苦心和揪心,却深不以为然。她教育中的“指令”和“监视”,完全约束了孩子的成长,她那美好的期望成了束缚孩子的绳索。颖儿的生活缺乏自由成长的空间,小小的心灵在压抑中适应着妈妈,然而青春的力量促使她在手机问题上爆发出来。

由不得记起自己的经历。

儿子过生日时,叔叔送了他一个mp3。开始我说怕他听歌影响学习,等假期再给他。他虽然不乐意,也接受了。寒假时,我如约给了他。他经常边做作业边听歌,还隔三岔五用我的电脑下载歌曲,对当时的流行歌手、歌曲了如指掌。我不由得焦虑起来:这样下去,学习肯定要受影响。面临中考,时间珍贵,竞争激烈,你的懈怠就是别人的超越啊。于是,我提醒他学习时不要听音乐,因为会影响作业过程中的思考和理解。

第一次说,儿子说知道了。过了几天,我看他还是天天戴着耳机写作业,忍不住又说了他。儿子有些不耐烦,说我太唠叨,听音乐也是一种放松,他知道该怎样做。

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压抑着心里的焦急,看着儿子戴着耳机哼着歌,优哉地写作业,一次次控制住去“管”的冲动,告诉自己,这件事不再提,随他去吧。

我提醒自己:面临人生第一次考验,儿子一定也很紧张。也许是他心理上的压力需要用这种方式释放,这是他进行自我调整而经历的一种状态。又或许他真的迷恋音乐,我们哪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没有过迷恋和热爱呢?硬生生地遏制,孩子的心情会如何?我抢过他的耳机,把他按在书桌前,就能让他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吗?显然不能。既然儿子说自己知道该如何,就相信他,给他一个自由舒展的空间,让他学会调整适应。孩子的成长不仅仅需要教导,更需要尊重。

这样的过程,我是在和自己战斗。因为“不说”远远比“说”更难做到。儿子的行为每天似乎都在挑战我的耐心,这实在需要足够的理智去应对。

就这样,记不起是哪一天,儿子晚上睡着了,我悄悄拾起落在枕旁的耳机,好奇地塞进耳朵,里面传出的是英语。那个女声在我听来,犹如天籁。

作为家长,我们总认为自己的管教是合理的,都是为孩子好,却常常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心理需要。就像颖妈,她的期待和教育,已经成了束缚孩子成长的绳索。

经验证明:放手是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明明看见孩子在走弯路,忍住不去提醒,让他自己去体悟,这对家长来说,真的是一种煎熬。但坚持下去,孩子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就会大大加强。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有自己独立探索与体验的过程,老是被父母牵着走,怎么走得远呢?

孩子在渐渐长大,他们的个体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处于逆反期和青春期的孩子们,他们迫切地需要尊重和认可。父母给孩子多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选择与决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开阔的思路,才能全面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给孩子提供独立的空间和成长的自由,我们可以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不包办代替,横加干涉。给孩子选择的余地、决定的权利,但可以让孩子说出这样决定的理由。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多从其他角度考虑问题,但最终要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哪一种决定正确。这样坚持下去,孩子会逐渐养成习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和问题,都会从多个角度独立周密地思考,作出正确的决定。

在遇到家里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时,也别忽略了孩子的存在,要认真征求孩子的意见,站在他的角度去倾听他的想法,尊重他的建议与选择。当你给了孩子发表意见的权力时,孩子往往会给你一个惊喜。

多协商、多交流的道理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但更高妙的一招则是适当示弱。

向孩子请教—下你不太擅长的,而他很有兴趣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开始融合,双方同一起点,共同成长。

就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一样,孩子们需要自由呼吸的空间。就让我们的目光远一些,延伸出孩子成长需要的空间,满足孩子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形成自信与尊严,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