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是否缺乏“工匠精神”?

作者:范俊强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9-24 阅读量: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个新词:工匠精神,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技术来说,“精益求精”就是八风不动、专心致志;就质量来说,就是一丝不苟、好上加好。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少人觉得追求快速、高效会更容易先人一步、拔得头筹,获得成功。事实上,有些时候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甚至会陷入急于求败的尴尬境地——

今年3月,我所在的图书公司为了赶出一本学生参考书,在老总给众人完美“画饼”之后,整个部门的八个人都疯狂加班,忘我忙碌。每个员工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熬得满眼通红,也不忘盯紧工作进度,累得晕头转向。

当新书出来之后,我拍了几张照片,放在朋友圈里晒,本想自鸣得意一下,不承想,引来一个同行朋友的关注。他说,真巧啊!我们出版社最近也出了一本这样的书,而且感觉内容、印刷、纸张都比你们的好一些。随后,他精心拍了一些照片,还通过语音,为我逐一详细讲解了一番。舒缓的话语里,丝毫没有炫耀的意思,他还不时地征求我的看法。末了,他告诉我,为了这本书,他们单位和部门的十几号人反复打磨、推敲,折腾了大半年……

我听着听着,不禁有些自惭形秽起来—没有别人下的功夫多,研究不深入,急于求成,做出的产品自然没有更多的认同感和说服力。这,让我想起了音乐人李宗盛先生。

为了学做琴,李宗盛特意到加拿大结交制琴人,身体力行,下过一番苦功。在心爱的事情上,他舍得“豁出去”—丢掉身份,把自己定位成一名工人,每天10点准时进制琴厂车间做琴。难能可贵的是,十年如一日,十年下来,他手上布满了老茧。而对于出自自己手中的作品—琴,他觉得,琴是要一代代传下去的,所以做工必须要扎实。他说:“一棵树,好好地长了100年,你把它砍倒做琴,你要对得起它,要让木头重生,而不能随便做做。”

在动手之前,他把前面的“功课”做足,根据每个用户的嗓音和唱歌的感觉来设计,知己知彼,量身定做,这样的专一和唯一,注定了工序独特而复杂,一般做一把琴就需要三个月。执着、缓慢、少量,而这背后隐含的,是他作为一个手艺人的专注、技艺,以及对极致精品的追求。李宗盛做出的东西,造型与品质都是无可挑剔的。

“快,让人看重速度,容易忽略其精度和深度,结果“欲速则不达”,不过是急于求败而已。慢,不一定落后或落伍,可能为了厚积薄发。而有时候,塑造一种品质,秉承一脉精髓,树立一道风骨,都需要一个人沉下身心,深思、钻研、打磨,甚至尽其一生去耕耘,去积淀。

其实,不只是打造一份有个人烙印的产品需要实力、勇气,更需要匠心和智慧—过一种有品质的生活,也需要如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