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老师您好!我今年34岁了,有个两岁多的男孩,现在婆婆在家帮忙带孩子。最近这一两年,不知道怎么了,感觉自己总是喜欢关注不开心的事儿,还特别容易生气、发火、流泪。婆婆总是将很小的不舒服说成很痛苦的样子,需要我的丈夫时时去关心她。现在,我觉得除了上班、带孩子的时间以外,其他的时间我都是痛苦的,不快乐的,有时也会觉得没必要,但就是觉得憋着一股劲儿扭转不过来,我该怎样调整呢?
A小燕你好,看到来信,同样作为孩子母亲的我非常能够体会你的辛苦:上班工作,照顾两岁多的儿子,身边还有一位“将很小的不舒服说成很痛苦的样子,需要丈夫时时去关心的婆婆”,生活少了芬芳的气息,好似剩下的全部是忙碌、不如意和烦恼,而且看到不开心的事儿会越看越生气,越看越烦心,觉得自己过的日子简直是暗无天日,非常的痛苦。
其实,这些是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生活的一部分,只不过我们一时处在情绪的漩涡中,没有能够理出头绪罢了。我们不妨试着从下面这几个方面去认识理解一下,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情绪。比如,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自己孕育了10个月之久的宝宝出现在自己面前时,我们内心的喜悦会油然而生,我们会觉得很幸福,会不自觉地微笑;而当我们看到年迈的父母亲生病住院的时候,会伤心落泪,会觉得自己生活的色彩一下子就变成灰色的了。这些主观感受或体验就是情绪,情绪伴随生活的每时每刻,良好的情绪使生活轻松愉快又富有情趣;相反,强烈而持续的不良情绪会危害人的心身健康。
其次,让我们对照你的表现,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近一两年,你总是喜欢关注不开心的事儿,特别容易生气、发火、流泪,这种长时间的情绪和行为改变我们应该重视,并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至2020年,抑郁症将会仅次于心脏病,成为全球疾病的第二号杀手,威胁现代人的健康。有数据显示,大多数人都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经受某种形式的抑郁,抑郁即将成为21世纪最大的心理健康问题。
认知行为治疗是心理健康问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技巧。认知就是我们头脑中的思维过程,即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想法。认知行为治疗教会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学习如何换个角度思考,看问题,调整认知,感受积极的情绪,作出不同的反应,使我们生活得更开心、更快乐。
有个经典的小故事—积极的思想在于积极的发现。两个鞋厂推销员被分别派到同一个热带国家推销产品,但他们发现那里的人都没有穿鞋。悲观的推销员垂头丧气地向公司汇报:“那里的人根本不穿鞋,没有生意可做。”而乐观的推销员则高兴地向公司汇报:“那里的人都没有鞋穿,有一个庞大的市场正等待我们开发!”同一个现实,却由于不同的思想而出现截然不同的发现。
我们再来看现实中“婆婆爱夸张地诉说,要丈夫时时关心她”这件事。下班进家门,看见婆婆在和丈夫说话,诉说老毛病—腿疼,你的第一个反应可能会是婆婆总是将很小的不舒服说成很痛苦的样子,需要丈夫时时去关心,暗示你不够关心体贴她,不会照顾人,不够好。这时的你就会生气、郁闷、心烦、不开心,进而感到身体不舒服,浑身无力,走进卧室,躺在床上,流泪。
其实,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情景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下班后看到婆婆在和丈夫说腿有点疼、想去看病的时候,想一想,带孩子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尤其是带2岁多的小朋友,老人家原来就有腿疾,累了后可能会疼的更厉害了,需要去看看,有时间一定带老人家去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这时候你体会一下,心情和感受与前面有什么区别吗?
是的,这时候的你会觉得不那么生气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尽管也是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看到了同样的场景,但是,心情大不一样,最起码现在的自己不会发火,也更愿意带孩一起玩,去享受孩子天真的笑脸和母子之间的爱了。
其实,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思维(也就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想法)、情绪、行为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认知和看法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情绪反应,并产生相应的或积极或消极的行为反应。不同的情绪和行为也会影响到我们产生不同的认知和看法。而在各种反应中,思想反应是导致负面情绪最重要的一环。
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你一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这时候的你一定要注意留意观察自己是否出现了持续的负性思维(所有的事情都是针对我,我是不好的、不成功的)、负性情绪(生气、想发火、想哭)、负性行为(不想与外界接触,成天在家不想出去等),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可以采用一些注意力转移的方法,比如听音乐、读书、运动、旅游等等,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最后,与你分享一段很喜欢的话,问题一般来说是有益的,没有任何问题的人生是无趣的。一个问题的出现是一次机会,可以让生活有所改变或让事情变得更好,如果我们把问题的出现看成是挑战,那么,我们看待问题的态度就会有所改变,会突然发现,原本似乎满是障碍的地方也是充满着无限可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