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墨总关情——王文明书画艺术浅析

作者: 耿忠平 来源:上海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6-06-17 阅读量:0

王文明的师生情缘

对书画家王文明来说,2015年2月27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这天是他四十余年艺术创作的大考之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交流培训中心、上海市收藏协会主办,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协办的《翰墨春秋——王文明绘画作品展》在上海图书馆隆重举行。开幕式上,只见王文明恭恭敬敬地紧随着一位耄耋老先生,从第一幅作品看起,老先生神情专注一边看一边评,时而频频点赞,时而委婉批评,时而妙语点拨……一口气点评了一百余幅展品,令王文明和在场观者都感动不已。这位老先生就是王文明的受益恩师、海派著名画家、耕牛莘堂主人汪观清。

说起王文明与汪老师的师生缘,还有一段离奇故事呢。1954年王文明出生于上海一个富庶家庭,自幼随祖母在浙江宁波柳公权祠堂生活,知书达理的祖母柳三林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后裔,自然也写得一手好字。王文明在祖母的熏陶和督促下,从4岁起便开始临习《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至8岁回上海读书时,不仅会写字、画画,也懂得“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做人道理,也令他充满着对人生、对艺术的美好憧憬。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文革”期间,家蒙不幸,中学毕业时,作为资本家“狗崽子”的王文明被分配到安徽练江牧场劳动,那年他刚满18岁。因为会写毛笔字,就被留在连队专门负责出黑板报、抄大字报。当时上海有一批书画家被轮流下放到练江牧场接受“革命再教育”,这些人中许多都是日后的海派大名家。有一次,王文明去场部办事回连队时正好下雨,便在一宿舍门前躲雨,见一中年男子在画画,就好奇地看着。而那人则边画边与王文明聊天,知道他喜欢书法,便鼓励道:不要放弃,有空就过来。那人和蔼可亲的态度,不乏幽默的语言,让王文明倍感温暖,也重燃起对书画艺术的热情。直到后来才知道他是唐云老师。此后,王文明常借故去场部,走上一个多小时山路,为的就是去看唐老师写字、作画。一日他听说场部正在举办一个书画培训班,只有革命群众才能去听课,自己的身份,自然不属此列,因而有些闷闷不乐。唐老师知道后爽快地说:没关系,我写个条子,他们会照顾你的。王文明怀揣着纸条来到上课地,但他没有拿出来,因为他打听过,这批“牛鬼蛇神”画家都是来改造的,自己又是“狗崽子”,搞在一起生怕招惹非议。他就趴在窗台上听课,看老师画画……第三天下课后,老师见学员们走了,便招手示意王文明进来,了解情况后说:“你真要学,以后悄悄地到我宿舍来学。你可以画山水、动物和花卉,最好不要画人,尤其是现代人物,容易被人抓辫子,但学可以,这是基本功。”说这番话人就是汪观清老师。

自从成了汪老师的“编外”学生后,王文明除了劳动外,一门心思躲在宿舍里反复临习借来的画稿。他是一个极具艺术天赋的人,敏悟好学,一点就通,深得汪老师的喜欢。同时,大度的汪老师也有意识地介绍其他画家与王文明相识,如谢稚柳、贺友直、顾炳鑫、吴青霞等等,在他们的悉心点化下,王文明的画艺长进迅速。由于常去讨教,颇有孝心的王文明见几位老师都是抽几分钱一包的香烟,便买了包好烟放在身上,上课休息时会请老师抽一支解解乏。有一次碰巧被造反派撞见,不仅遭到呵斥,认为他与“牛鬼蛇神”勾结不好好改造,结果还挨了一顿打,这事后来被识才的场长巧妙地应付过去,才让他逃过一关。王文明的举动得到了老师们翘指点赞,“这小家伙厚道好学,讲义气”。从此,“小家伙”似乎成了王文明的代名词,老师们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尤其是回沪后,王文明常到各位老师家中请益求教,有的老师也会主动打电话叫“小家伙”来家喝茶聊天。逢年过节,王文明无论再忙也要去探望老师们,以尽弟子之礼,报答培养之恩。王文明至今都自嘲:这一顿打没有白吃。

理想成就艺术高度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王文明按政策回沪工作。为了在艺术上有新的发展和突破,王文明特地到浙江美术学院进修,一年的专业学习,无论是修养还是胸襟,眼界抑或审美,都有了质的飞跃。回忆在牧场的6年,王文明感慨道:“在那段艰辛的岁月中,有幸与老师们朝夕相处两年多,时常伴随左右观看创作,聆听教诲,受益无穷。在创作中遇到各种疑惑,都能得到及时解答;山青水秀的牧场,四时风光,朝云暮雨,汩汩溪流,游鱼虫草……都是绘画的自然粉本,也使我能悉心揣摩古人的法度与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笔享用一生的财富。”

细细品读王文明的作品,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佛像,无论是小写意,还是工笔,既显露着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底,又洋溢着质朴的生活意趣。他的画风清新恬静,雅俗共赏。他笔下的山水,有北方苍岭峻峭的气势,皖南云水缭绕的秀逸,还有江南水乡烟雨朦胧的清幽。娴熟的笔致,淋漓的水墨,尽情书写着胸中丘壑。长线短点,时繁时简,皴擦晕染,一气呵成;画面布局,开合自如,疏密虚实,穿插呼应,一任自然;其施色或淡彩轻染,清新温润,或氤氲水墨,气象万千,或浓墨重彩,奔放洒脱,整个画面充满着田园诗意,这是他对大自然真切感悟的内心读白和对文人情怀的深深眷恋。

王文明的工笔画手法多样,得益于谢稚柳老师的亲授,或白描,或双钩,或没骨,较好地继承了传统绘画技法。细腻、工整、严谨的中锋线条,精准灵动的刻画,以形写神,融情于景,显示了他的书法功底和造型能力。荷花、兰草、梅花、葡萄、鸟雀、鲤鱼……是王文明笔下常画常新的题材,他在创作时常不拘一格,善于变化,在工笔中融入写意的笔致,别有情趣。如小鸟荷花图,其小写意的荷叶,工笔的小鸟,水墨与彩色,层次变化丰富,突出了静与动的美感。又如他的翠竹图,运用积墨法,巧妙地利用宣纸、色彩和水份之间的特性,使竹叶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斑驳光感,似晨露、似雨滴、似阳光……在给人以无限遐想的同时,也传达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