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良:请进来,走出去

来源:上海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6-06-17 阅读量:0

市民文化节除了让演出团体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让其在配送申报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类市场竞争”的机会,在竞争的过程中推广自己,在面对不同观众群体的过程中了解市场,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地调整完善自身的内部建设,使之能够在面对市场、服务市民的实战中提升自己的实力,这正是市民文化节对演出团队自身来说最大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屈指算来,“上海市民文化节”从2013年3月开办至今,已进入了第三个年头。笔者作为“九乐堂”这样一个民间非盈利剧团的负责人,从首届市民文化节开始就积极地参与到了其中。在与之共同成长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每一届市民文化节在形式上的不断丰富与细节上的不断完善,同时也看到了团队自身在“市民文化节”——这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提供的平台上的机遇与发展。

笔者作为市民文化节的直接参与者,对其体会大致可以归纳为六个字:请进来,走出去。

关于“请进来”

对于一个演出团体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答案显而易见:观众。

只有观众走进剧场来观看演出,演出团体的自身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市场价值才都会有所体现。市民文化节的举办正是为了丰富广大上海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把观众“请进(剧场)来”观看演出。而这里“请进来”的观众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走进剧场”的新观众

在文化娱乐生活形式多样的今天,除了在家看电视、出门看电影之外,“去剧场看演出”似乎已经成为了上海这座大都市中大部分人的主流文化生活之一。

尽管如此,还有一部分人出于各种原因没有走进剧场看过演出。笔者曾经和那些“场外人”就这个问题有过交流,得知他们不愿走进剧场主要归结为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心理原因,他们觉得剧场是一个很“高大上”的地方,里面的演出也必定很“高大上”,担心自己没有欣赏能力,怯于走进剧场;另一方面则比较实在:票价太贵。

如今,市民文化节为这些“场外人”提供了近距离欣赏演出的机会,将各种艺术活动以公益演出的形式带进了社区,而全部由政府与承办方一同买单,这样的“低门槛”让更多的“场外人”走进了剧场,走近了舞台,从而喜爱上了“看演出”这种文化娱乐方式,有些还养成了“去剧场”的生活习惯。

此外,让一些老年人可以在“家门口”观看到不同类型的演出,对于他们晚年生活的画卷又何尝不是一种润色呢?九乐堂的演出剧场周边有许多居民小区,居民大多以老年人为主,有些老年人在市民文化节演出的时候,机缘巧合地走进了我们的剧场,观看了节目之后觉得很有意思,甚至有些中老年观众已经成为了我们常规演出的座上宾,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大的鼓励。

“艺术形式”的新观众

与上述的“场外人”不同,在这部分观众原本就有观看演出的习惯,只是对演出的类型有自己的偏好,比如有的人只看话剧,有的人只听音乐会,有的人只看戏曲等等,对于其他的艺术形式从未有过涉猎,平时更不会为了不熟悉的艺术形式而去购票观看演出。

对于这部分观众,市民文化节所配送的多样性的演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接触其他演出形式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原先不熟悉的艺术种类有了感性、直观的认识,也让这些观众的文娱生活的选择性更具多样化。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属于自己的观众群体,而市民文化节使不同类型的演出团体在拥有原有固定观众的基础上,让更多原本不熟悉这个艺术领域的观众走进剧场,从而了解了这一艺术,了解了这些演出团体,在丰富市民文娱生活多样性的同时,无形中也为演出团队打开了潜在的市场。以九乐堂为例,“ 相声”作为北方传统曲艺,在上海这样的南方大都市打开市场的确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有很多。比如,人们常规的思维模式——认为传统曲艺不符合当今的时代潮流(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有点“土”;又比如,南北文化的一些既定差异——认为南方人听不懂以北方语言为基础的传统艺术;还比如,一些由地区差异带来的“偏见”——对南方演员演出的北方传统艺术的演出质量存疑(注:笔者所在剧团以80、90后南方演员为主),等等。

其实,在九乐堂组建初期就已经确立了团队的演出风格定位,将北方传统艺术进行南方化的改良,对传统节目在不破坏其原有精髓的基础上进行潮流化的二度创作,这些举措实际上已经解决了上述人们的顾虑,可是不熟悉这门艺术的人仍旧没有走进剧场,演职人员的这些“良苦用心”便无人知晓,剧团品牌自然也得不到社会认可,打不开市场的局面依旧存在。

而市民文化节的举办,将许多新观众请进了我们的剧场,有的观众第一次来观看演出之后便喜欢上了,我们听到最多的几句话就是——“相声还能这么说啊!”“没想到!”“有意思!”“以后还要来!”等等,这就是文化节对演出团体带来的机遇之一。

关于“走出去”

在演出市场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各类演出团体不断涌现,除了那些专业院团之外,更多的是新近成立的中小团体。

这些团体大多名不见经传,虽说演出的节目质量并不逊色与一些已经名声在外的剧院、剧团,但苦于“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实在是没有条件和能力对外宣传推广自己,只能委身于小范围内进行演出。

市民文化节使这些原本没有机会走出去的演出团体有了面向全上海市民的契机,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他们,也能有机会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增加日常的演出场次,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年轻团体无疑是极大的扶持,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市民文化节的公共文化配送供给体系,而这种体系带给演出团体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市民文化节除了让演出团体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让其在配送申报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类市场竞争”的机会,在竞争的过程中推广自己,在面对不同观众群体的过程中了解市场,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地调整完善自身的内部建设,使之能够在面对市场、服务市民的实战中提升自己的实力,这正是市民文化节对演出团队自身来说最大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再以九乐堂为例, 剧团属于徐汇区的一个社区,除了立足本区的演出之外,每年还会通过市内其他各区的申报平台申报市民文化节的演出项目。从网上投标的事前准备(演出视频、节目单等等),到主管部门的审批,再到开标现场的讲解,直至最后的合同签订,每一个环节都与市场演出一样正规严谨,整个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对于每一个竞标团体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以节目质量为唯一的评判标准。

九乐堂2015年的计划演出场次已经比2014年增长了50%左右,在增长的场次中,有一半左右是市民文化节的演出场次,还有一半是因为市民文化节让我们有机会“走出去”之后所带来的商业演出机遇。

当然,“走出去”在给演出团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市民文化节的演出项目配送上采用的是“清单点播”模式,这在无形中给了演出方压力,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承办方选择自己,必须要在演出质量上下功夫,提升团队整体素质,这样不仅使演出团队能够更好地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演出服务,对自身也是一种锻炼与提高。

市民文化节的举办,无论是对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还是城市整体文化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还有演出团体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形成了多赢的局面,在这一点上,市民文化节无疑是成功的。

关于“不足”

当然,市民文化节毕竟只走过了2年多的时间,从演出团体的角度看,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可改进的地方。

宣传力度不够,市民知晓度不高这里并非是指广大市民不知道“市民文化节”这个品牌,而是指对其认识不够全面。

市民文化节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丰富的文化活动与演出尽管已经吸引了大批市民的参与,但是很多人对于“市民文化节”的理解和认识只停留在“社区文艺文化活动”的层面,对其更深层的认识不够,有些市民甚至不知道一些高端的文艺演出也是市民文化节的项目之一,这样也就很难真正起到其应有的社会作用。

笔者就曾遇到过在一场“文化节”

专场演出开始之前,有的观众还在门口咨询“在哪里买票”之类的问题,他们完全不知道当天的演出是文化节的公益演出。从这一点上看,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与承办方应该在提高文化节总体质量的同时,也应该加大一下宣传力度,将“市民文化节”的品牌更加立体、详尽地介绍给广大市民,让大家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品牌,知道自己能够从中获取什么,以便更好地参与到其中,充分享受到政府提供给他们的丰富的文化资源。

提升节目质量,提高品牌档次

这一点,其实从去年的文化节开始已经有所改进,更多的专业艺术院团参加到了其中,话剧、音乐会、京剧等高质量的专业演出走进了全市各地的剧场、社区和学校,为市民提供了一场场高雅艺术的盛宴。

市民文化节作为一个面向全市人民的文化服务项目,应该考虑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比如可以与商业表演团队合作,将更多优秀的演出带到市民的身边,这样既能提高市民的艺术欣赏水平,又能提升品牌档次。或许有人会不认可笔者的这种说法,觉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就应该扎根基层,立足民间,不适合与市场、商业等字眼沾边。而笔者却认为,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它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也应该与之气质相符,这并非浮夸,亦非哗众,而是这样一座城市应有的形象,也是这座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该拥有的高度。

申报流程的简化

之前笔者提到,演出团体进行演出申报时,需要在不同的区进行申报。比如,在徐汇区演出就在徐汇区进行申报投标,中标后由徐汇区的承办方(街镇)来点单,如果想去其他区演出,就要去其他区的网站进行申报投标。是否可以在申报投标方面简化程序,整合资源,实现跨区域投标、点单,这样也免去了演出团体重复的申报工作。

观众

在这里笔者想就“观众”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观众的年龄。观看市民文化节演出的观众平均年龄普遍偏大,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真正做到全民参与,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并改进的问题。前文对于观众群体的分析可作为参考。

其次,素质的培养。虽说市民文化节的初衷是丰富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但是在丰富之余,如何通过文化节的活动来提升市民的文化艺术欣赏水平也是很重要的。笔者觉得,可以将演出、展览与讲座相结合,在演出或是展览前安排一场相关领域的讲座,普及一下相关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市民在欣赏艺术时的乐趣,又可以提升艺术欣赏能力,何乐而不为?

最后,笔者要特别提一下一个特殊的人群——视障人士。在市民文化节中,残疾人士也是受到特别照顾的,他们在特别安排下得以进入剧场观看演出、参观展览,但是他们之中有一群人却很难进入剧场,那就是视障人士。

笔者所在剧团与一个视障人士的公益组织之间有合作关系,每场演出都会提供部分票给他们,组织负责人曾经跟我说,视障人士进剧场看演出在以往恐怕是想都不敢想,他们曾跟许多剧场去谈,大多是被婉言谢绝的。笔者也理解剧场方的无奈,毕竟视障人士看演出需要一对一的志愿者进行无障碍讲解,这势必会对其他观众造成一定的影响。

主管部门与主办方能否根据视障人士的特殊性,在市民文化节期间单独安排演出或者单独划分出一个不影响其他观众的区域,使得视障人士同样能够走进剧场感受艺术带来的欢乐。

笔者作为演出方,以上观点肯定是不全面的、有所偏向的,赘言数千,亦望读者不弃。“市民文化节”作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希望它能够越办越好,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一起享受这个美好的文化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