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军:让更多文化艺术进驻写字楼

来源:上海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6-06-17 阅读量:0

百川并流,总有星星点点的小浪花兀自起落。有主流自然有相对边缘的存在,那么这些边缘的、自发的小团体、小机构,又是如何参与到城市文化的建设中体现他们的『市民性』呢? 群众文化基础广大, 面貌多元混杂, 在活动创办之初期,难免顾此失彼的情况所在。如何在一个共用的有限空间里体现公共空间在语义上和美学上的身份变化? 而那些在官方文化脉络之外的市民文化形态, 也是我们理应在未来更多关注的点, 而它们的价值又因个体微小的定位与宏大的愿景的矛盾中得以体现, 聆听他们的故事, 或可启引我们的思考。

白领这个阶层,他们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可观的收入和消费能力,注重自我感受和自我实践,热衷扮演多元社会角色。他们在拥有高水准的物质生活同时,对文化艺术也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和渴望。但现实的情况是,白领阶层的文化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目前,在上海文化大发展进程中,硬件设施投入相当可观。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建成上百个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几千个居委会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然而这些活动场所中,积极参与者大多为退休之后的老年人,活动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单一,不能吸引年轻人前来光顾。

此外,在市民社区意识并不强烈,社区认同、社区依属、社区凝聚等意识还相对薄弱的情况下,社区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占上海总人口数达到40%左右的白领阶层很少光顾或很少参与各种社区文化活动。因此,关注白领阶层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应该成为下一步积极推动上海市民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

当代中国白领阶层的兴起

白领阶层,在西方社会中是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管理阶层和知识阶层的代称,公司职员和企业职员、事业单位职员、机关职员以及公务员等均属此列。白领阶层可以说是西方现代社会中的中坚和极具实力的群体。“白领”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进入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外企业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并开始出现外企雇员,特殊的人群、特殊的生活方式,其时,白领阶层、白领文化也就随之诞生。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白领阶层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科技的日益发达,生产的日趋现代化,中国白领这个群体的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例正在不断攀升之中。尤其是近年来,伴随上海的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白领群体日渐扩大。一个城市的活力与魅力离不开“人”,离不开“文化”,所以,调查和研究白领这个群体的特点和需求,观察和分析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素养,立足于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立场与理念,是从整体上提升上海市民综合素养的一个有力抓手。

白领这个阶层,他们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可观的收入和消费能力,注重自我感受和自我实践,热衷扮演多元社会角色,喜欢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也喜欢不断地寻找新的时尚。他们因为被刺激着的物欲而成为消费的主体,他们有些姿态性地追求格调,他们不再那么激烈,并在温和的、保守的甚至是既得利益者似的谨慎的生活状态中,存留着对理想的某种程度的坚持。他们在拥有高水准的物质生活同时,对文化艺术也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和渴望。事实上,文化艺术不仅可以丰富白领阶层的业余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而且可以成为他们在高强度和激烈竞争之余,有效缓解职场和生活压力的手段。但现实的情况是,白领阶层的文化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没有时间”是借口吗?

根据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4年发布的《上海市白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2013年度)调查报告》,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五成白领从不去图书馆、博物馆,近七成白领不去纪念馆、美术馆和文化馆。在被问及为什么不去时,回答“没有时间”的比例最高,占62%,其次是“不感兴趣”,占34%。当被问及对电影、戏剧、音乐会等文化活动的建议,44%的白领回答“希望花费平民化”。

这个调查表明,影响白领阶层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主要有三,一是时间,二是费用,三是兴趣。白领阶层,长期处于快节奏的生活之中,除了工作,还要为职业的稳固和提升不断充电。几乎每天都面临新的挑战,精神压力很大,普遍具有紧张感和焦虑感,安全感缺失严重。晚上加班、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饭”。这种情形下,客观上白领文化消费的时间势必被大大挤压,所以相比于费用与兴趣来讲,时间是第一位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阅读与艺术——软实力走进办公楼

那么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如何根据白领工作性质和消费特点,让文化艺术巧妙的嵌入于白领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拿阅读来说吧!如何让白领方便阅读,爱上阅读?笔者认为,可以倡导和扩大“文化咖啡馆”与“文化餐厅”的数量和规模,或者让公共图书馆增设配套服务,让白领在午餐或商务谈判之余,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可以就近阅读,方便阅读,随时阅读。也可以让公共图书馆联合餐饮企业一起在写字楼里开辟融阅读、借还、餐饮消费等为一体的公共文化场所,在突破公共图书馆目前守株待兔式的单一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弥补了公众交流不足的缺陷。真正让读者感知文化、交流文化、体验文化,并慢慢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推动整体社会文明的进步。

再比如,如何让白领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艺术的熏陶和滋养?笔者认为,要打破艺术展览只有在专业展馆展示的思维定式,也要超越在一些公共空间只能安放固定公共艺术作品的惯常做法,可以有意识地借鉴K11、上海环球港、高岛屋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成功做法。结合每个写字楼不同的公共空间的体量和特点,邀请策展人不定期地量身策划适合白领艺术趣味和审美格调的艺术展览。白领阶层是一个观念相对开放,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又愿意追随时尚的一个群体,所以在写字楼的公共空间里做展览,要引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不妨可以选用各种形式的装置艺术、数控技术、新媒体艺术等这些新颖的艺术形式。另外,白领阶层的年龄结构相对偏年轻,所以可以选择一些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那样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与此同时,中青年艺术家也渴望展示的舞台,因此,相对于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来说,他们的参展积极性更高。那样整体的展览成本就不至于太高,操作与落地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还可以邀请专业机构定期将艺术品或艺术衍生品的销售活动注入到写字楼里,让广大白领不出写字楼,在茶余饭后之际便能实现艺术的欣赏、体验和消费,并带给他们以无限的创意、自由和个性化。

中国白领阶层的出现与壮大,既是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的结果,同时也影响着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作为一个新型的阶层,一方面,它需要传达它的声音,需要话语的载体,而另一方面,这个阶层本身也面临着身份的焦虑,它需要在更大的文化空间中找寻可以辩证自身的文化符号和身份认同。因此,可以根据白领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环境,有针对性地编撰话剧、现代舞、行为艺术、快闪等跟贴近年轻人欣赏品味的艺术表演形式。还可以邀请专业演员与白领一起参与这样的编导和演出,或者策划一些互动性强的节目,让写字楼里的白领,利用午间休息的一小时时间,或者下班之后的短暂时间欣赏,以此达到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目的。

这些艺术展览和文艺演出在写字楼里就地就近举办,最大可能地节约了白领阶层的时间成本,也极大地降低了他们走进艺术殿堂的经济成本。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写字楼的公共空间里,开办讲座、相声、脱口秀、小型音乐会之类的活动,内容要紧贴白领的日常生活。也可以举行演讲、摄影、书画、舞蹈、歌唱大赛,鼓励白领积极参加。以此激发白领对各种艺术类型的兴趣和激情,为活跃他们的文化生活,增强所在楼宇或企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要根据白领青睐个性化文化消费的特点,来厘清适合城市白领人群的文化内容。还要创新个性化的文化样式,全力打造更多新颖独特的文化艺术产品,让更多白领人群参与进来,以此引导他们的主流价值观。

“公共空间”的文化体验

为了节约上述这些文化艺术活动的运行成本,共享资源,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笔者认为,几家或十几家写字楼可以联合起来搞一些系列活动,比如巡回展览、系列演出、联合大赛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积累,一些写字楼可以逐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公益性文化品牌,如“白领午间音乐欣赏会”。这些文化品牌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满足白领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有利于写字楼的整体文化与形象建设,为业主带来更好的社会美誉度。

当然,这些文化艺术活动进驻写字楼时,可能还会碰到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这些写字楼在当初规划设计时,文化设施和公共空间预留不足。除了这种先天不足的原因之外,再加上一些五星级或超五星级的写字楼眼下基本都是寸土寸金,租金十分昂贵,如今再要在写字楼内部腾挪出公共空间用于文化艺术活动,难度不小。还有,这些文化艺术活动虽属公益范畴,但也必须提供基本的经费才能有效展开,才能持续进行。

笔者认为,上述文化艺术的活动经费政府可以通过开辟专项文化基金的方式得以解决,企业或活动主办方均可申请。而针对公共活动空间先天不足的问题,需要由政府牵头,协调各方利益,努力争取写字楼内企业的认同和支持,适当腾出部分办公空间,同时对一些大厅进行适度地改造。

需要强调的是,物理意义上“公共空间”的打造,是文化艺术进入写字楼的基本物质保证。在没有迫切利害关系、人与人之间共同享用的空间里,才能展现个体与多元经验,才能承载人们的记忆,才能成为既秘密又能引发普遍共鸣的共同记忆之地。文化艺术介入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打破固有的认知,体现公共空间在语义上和美学上的身份变化,并引起参观者的某种反应。

据了解,艺术写字楼在国外早有先例。在国内,艺术写字楼目前还属于新鲜事物。不过,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商业地产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兴未艾。业内人士称,正式的工作空间和艺术化的非工作空间相互融合联动,能够极大地提高写字楼的生产力,也使这些写字楼成为城市公认的地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上海会出现越来越多具有文化艺术气息的写字楼,在释放和提升写字楼生产力的同时,满足生活在其间白领阶层的人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