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高校学生社团在市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上海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6-06-17 阅读量:0

城市空间不是空洞的,而是填充了大量市民活动的“活”的空间。上海的社区公共空间,应该成为各类艺术活动的聚集地。这种“社区公共空间”,体现在高校文化中就是文艺类学生社团,它们能够突破校园空间的限制,将舞台扩展到社区,进而与社区资源充分联动,不仅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也大大拓展了“社区公共空间”的内涵。

自2013年初,上海市以市民文化节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覆盖面广、成效显著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的选择,还满足了市民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作为青年文化的聚集地,积极参与市民文化节活动,展示了校园文化的力量,丰富了市民文化的内涵,推动了艺术教育的普及。本文将以复旦大学为例,着重阐述高校学生社团在市民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一、复旦大学学生文艺类社团简介

据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复旦大学共有各类学生社团近三百个,居全市高校之首。社团之中,文艺类社团最为活跃,精品社团的数量最多,在校园内影响力很大。

在音乐类社团中,老牌社团有诞生于1998年的爱乐协会;新兴社团有乐手联盟,帮助学生组建自己的摇滚乐队,实现摇滚梦想,也会组织不会乐器的爱好者体会真正的摇滚现场。社团会组织乐队排练观摩,开办吉他,贝斯,架子鼓,摇滚知识公开课,举办各种类型的摇滚乐沙龙等等。现代舞协会、国标舞协会等。音乐类社团还有吉他协会、笛箫协会、钢琴协会、复旦歌社、音乐剧社等。

在舞蹈类社团中, 老牌社团有成立于1966年的现代舞协会和国标舞协会。现代舞协特色活动每学期为校园内屈指可数的大型舞蹈公演。国标舞协会成立于1997年,是复旦大学最大的舞蹈类社团之一。

每学期,国标舞协都会举办一次大型的专场舞会,几乎每次舞会都座无虚席,在校园内掀起一阵阵舞蹈热潮。

在戏剧类社团中,燕园剧社和麦田剧社最为著名。燕园剧社始建于1985年,是复旦大学历史悠久的艺术社团,自燕园剧社建社伊始,“以原创为己任,自觉地进行戏剧创作”就成为立社根本。剧社风格富有变化,迄今为止上演学生自编自演戏剧数十场,名扬海内外。在国内高校中,燕园剧社是首屈一指的艺术社团,多次帮助、指导外校同学排演戏剧。麦田剧社成立于1996年,是复旦校园内唯一的双语剧社,秉承“守望麦田,拥抱经典”的传统,所选剧本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经典剧著。

二、高校学生社团建构城市文化空间

市民文化指在一个城市中所形成的带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现代市民文化尤其是城市市民特点和区域个性相结合的文化。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城市空间中不仅体现人文性,还体现了艺术性,如各类社区文化中心活动、政府开展的广场文化活动,也有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旅游节、上海电视节等上海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无不传递出城市的文艺气息和海派气质。城市研究专家罗伯特·埃兹拉·帕克(Robert EzraPark)认为城市分析应该包含三个向度:生物的、空间的和文化的。城市空间的建构是个文化过程,人们有能力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建立以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制度性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不是空洞的,而是填充了大量市民活动的“活”的空间。上海的社区公共空间,应该成为各类艺术活动的聚集地, 城市空间要有“内容”,才能体现其文化特征。

这种“ 社区公共空间” , 体现在高校文化中就是文艺类学生社团,这些社团具有充沛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能够突破校园空间的限制,将舞台扩展到社区,进而与社区资源充分联动,不仅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也大大拓展了“社区公共空间”的内涵。以复旦大学为例,2014年的“复旦校园十大歌手” 大赛的决赛就曾在五角场创智天地上演;2015年5月,复旦大学FDanso现代舞协在五角场下沉式广场举办“舞力全开”专场演出,随后,复旦大学乐手联盟也在此举办“无度摇滚音乐节”,这些既是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也让杨浦区的居民享受了一道道艺术大餐。杨浦区借此建立了“魅力五角场”文化联盟,以五角场下沉式广场、创智天地下沉式广场和大学路特色街区为基本空间,整合高校的的文化文艺资源,为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萌芽、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五角场区域,从原本简单的居住和商业空间,扩展为个性化和共性化的文化空间,一方面显示出上海本土文化的特色,一方面也满足了居民日益多样的文化需求。

三、高校学生社团展示青年文化力量

市民文化不仅是城市文化的缩影,也代表了城市所有居民的文化,反映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体现城市各个角落的文化形象等。上海市人口规模的膨胀和人口层次的复杂性决定了上海市民文化应该是兼容并蓄,覆盖老年、青年和少年各个年龄群体。而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校区的市民代表,与全市各社区、厂区、园区、营区、机关和楼宇的市民文化都不同,集中体现了青年文化的特征,具有开放性、先锋性和引领性,传承和创造着城市文化。

如今天的大学生比之前辈,成长在一个开放变革、物质条件相对充裕的环境,他们不仅具有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也反映着特定的社会文化,他们更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自由发展,更注重探索和创新,其文化视野更广阔,思维更活跃,品味更独特。以“90后”青年为主体的青年文化,与“50后”、“6 0后”为主体的“广场文化”以及“70后”、“80后”为代表的“白领文化”都有所不同,这个年龄段的青年要努力争取从青年亚文化向主流文化的过渡,证实和确认其参与和创造社会生活的主体地位,表现在文化上他们必然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独立价值取向和身心特征的文化体系。而高校青年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优越的智力优势以及广阔的国际视野,他们所代表的青年文化更具有包容性和分享性。例如,国标舞协会致力于在复旦校园内推广国标舞,让同学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扩大交际面。社团骨干不仅主动组织专场舞会,还应全校各院系和社团的要求,对普通同学进行华尔兹舞、恰恰舞的培训,让学子们领略舞蹈的魅力和快乐。

以高校学生社团为代表而崛起的正是一种“青年文化”,体现了文化和教育的结合,青年文化和广场文化、白领文化共同组成了上海市民文化的完整结构,同时也体现了上海市民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青年文化作为上海市民文化图景中最为开放和先锋的部分,也使得市民文化始终处于不断吐故纳新的状态,时常呈现多元化景象。

四、高校学生社团体现市民文化多元

市民文化顺应着文化生长规律,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向度。上海市民文化更多地体现为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如社区文化活动、“文化服务日”以及各类文化比赛,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此外,还有体现在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服务,如演唱会、话剧、歌剧、音乐会、戏曲、魔术马戏、相声小品和海派清口等,都是顺应市民文化需求的自上而下的市场服务。相比之下,高校学生文艺社团孕育的青年文化,属于自下而上自由生长出来的文化类型。

而综合性大学为学生社团正是为这些“草根”的青年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复旦大学每年招收艺术特长生,这些学生作为文艺骨干,在校内带动了一批文艺爱好者, 为形成具有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做出了贡献。在这些大背景下,复旦大学的文艺类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它们逐渐形成了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起点,以交流学习为目标,以文艺实践为内容的社团文化。这些社团与复旦大学团委自上而下推动的合唱团、复旦剧社、舞蹈团、交响乐团、管乐团和民乐团有所不同,它们是学生自发成立的兴趣联合体,社团骨干未必是艺术精英,学校也没有特殊的场地和设备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草根”文艺类社团是不折不扣的自下而上的青年文化。

自下而上的青年文化是市民文化的试验田,也是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增长点,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建设,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