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之后的中国画坛,以政府推动来集中优秀艺术家资源形成一方重镇的地区无非北京、上海、浙江以及江苏,之后所产生的中国画代表人物也主要出自这几个地区。上海这块南方艺术重镇在20世纪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因为上海中国画院的成立,从而集中了一大批当时最优秀的中国画领军人物,因而实际上引领着中国书画发展的半壁江山,且与北方画坛交相辉映。
蔡天雄先生出生于1944年,1960年至1966年求学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当时直接授业的就有海派山水名家申石伽先生。其时上海画坛正是大家、名家层出不穷的时代,处在那个时代,天雄先生是极其幸运的。在上海,山水画名家说起,自吴湖帆、冯超然、郑午昌、张石园、贺天健、钱瘦铁、谢稚柳、朱屺瞻、陆俨少、刘海粟、唐云、胡若思、应野平、俞子才等等不胜枚举,哪一个不是对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发展有影响力的画家,可以说那个时代的辉煌足以让其后的中国画坛汗颜。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蔡天雄先生与同代的画家开始在上海画坛崭露头角,很有意思的是那个时期在山水画方面名声鹊起的很多都是来自于上海画院之外的新人,而其中又有不少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这个中国画家孵化地有渊源。这一代新人朝气蓬勃、求新思变,却又能扎根传统,这个现象其实也并未游离于当时全国整个的文化艺术氛围之外,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文化艺术春天。
从蔡天雄先生的创作发展历程来看,天雄先生一路是广泛地吸收当时各大名家的艺术精神及养份的,从先生当年的写生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受西方美术教育形成的强大、娴熟的速写概括能力,并将这个对自然界归纳总结的能力与中国传统师法自然的原理相结合,运用传统笔墨的造型法则来表达新的时代语言。不难看出天雄先生作品融入过当时诸如李可染、陆俨少及应野平等几大家的表达特色,但是这个融入浑然天成、自然朴实。天雄先生的山水画创作主要集中于表达黄山、桂林和江南水乡三个方面,这个时期他已经比较成熟地提炼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特征的蔡氏笔墨形式语言,在当时上海的山水画坛是独树一帜的。其作品水墨运用自如,设色雅致清新,对于水份的高超控制能力加上对于山石云水的气势导向,始终使作品体现出一种寄情于文人书卷气息中又内敛着一股控制得当的澎湃能量,这应该是这位典型海派画家所具有的一种睿智与修养。
90年代开始,蔡天雄先生更是偏向博大精深的传统正脉,先生毕竟笔墨出身正统,对于传统从来也没有放弃过思考和探究,那个时期的山水作品更以大山大水为气象,以密不透风的绵密笔法再加以色墨的渲染,回归于宋元山水的艺术追求,画面意境则一派唐诗宋词的律动。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这位海派画家对于传统笔墨的体验、消化、理解的深刻再现,天雄先生对于传统笔法的理解让我联想到了另两位山水名家张石园和郑午昌,这两位可以说是学习中国山水画传统笔墨的教科书式画家,不管浮躁的市场是否应证,作为学术我们必须肯定、承认。蔡天雄先生对于传统笔墨运用于时代变化的创作表达,在他同代的画家中是一流的,在上海山水画坛也只二、三人而已。
上海开埠以来就是一个码头,在艺术与商业上同样是一个码头,经历着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碰撞与结合,也经历着中国各地域文化的交流,于是上海成为了中国最开放、包容的移民城市。清末开始,海上画派格局逐渐形成,任伯年、虚谷、赵之谦、吴昌硕已经深刻地影响着当时以及之后的中国画坛。到了民国,凡是要被承认为名家,必须经历北京及上海这两个地区艺术界的考验,拜完这两个码头,学术与商业的前途方能打开,当时如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等名家莫不如此。蔡天雄先生的作品风格是唯美的,犹如古典主义的追求,这是一种态度,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强烈自我风格约束,是执着于对于技术难度的专业追求。这一点,蔡天雄先生也秉承着海派艺术家一贯的传统策略,延续着这个策略在学术上和市场上的成功体验,先生的绘画也正如他本人的形象一般,洒脱自然,他总是文气清秀的笑容,雅致的眼镜下不时流露出机智的反应和广博的见识,先生总是能在画案前一边天上天下地交流,一边潇洒地挥写。古人讲: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是有道理的。
新世纪之后,蔡天雄先生游历更为广泛,时常地飞跃于太平洋两岸,可能是万米高度的视觉体验,对于中国传统的表达形式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见证,也可能因此得益于异域奇特绚烂风情的感受,他的作品意境表达日渐灿烂夺目,更加自由自在。曾经游历于东西方之间的张大千、王季迁、谢稚柳、陈佩秋等画家都产生过类似的风格转变,此时先生的作品用色强烈而浓郁,线条的运用更偏向于大体的概括及细节的明确。海派书画家对于传统笔墨的传承是应该可以自负的,对于线条与墨法的理性追求确实要高于一些传统根基薄弱的地区的,所以不管艺术表达对象如何的百般变换,天雄先生的作品从来也没有脱离过中国画艺术的独特表达魅力,这个是有区别于一些已经缺失了中国画特有属性作品的尴尬局面的。天雄先生的作品越来越可以品味出层次丰富、墨香馥郁的中国艺术的感官体验,对应一些粗制滥造的浅薄作品,他的绘画犹如水分饱满、口感丰满的仙桃之区别于那些被咀嚼残剩的甘蔗渣一般。
对于这个纷扰浮躁的现实环境,蔡天雄先生是淡泊的,于名声也好,于艺术追求也好,他的品味、气韵和追求就是一种中国传统文人的坚持,是一种有原则的态度。先生也是宁静的,所以他能够致远,能够广才,能够成学。我认为再纷繁热烈的社会也终会慢慢沉静,也许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优秀的文化和艺术会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人们心灵的抚慰,蔡天雄先生的中国绘画艺术可能会让现代人对于自身的思想和信仰有更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