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轩:延续还是停滞?——建国初期的上海设计教育

作者:王宇轩 来源:上海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6-06-17 阅读量:0

上海设计教育在建国初期经历着种种波折,并未形成专业体系,建立具有专业优势的院校,甚至一度成为轻工业教育的附属课程而失去了独立性,教学上总体也处于较低水平,这与上海作为全国工商业中心和教育重镇的城市地位不相吻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计划经济的实行,商业失去了阵地,产品的销售不再依赖广告、包装,导致商业设计受到冲击,民国时期于上海繁荣一时的商业美术教育已不再适应新的环境。同时,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高等院校的调整致使上海在一段时期内处于高等美术教育的空白。那么,上海设计教育在建国初期是否就此中断?上海设计教育的发展在这十余年中是否处于停滞?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审视这段历史,兴许能一探上海设计教育在建国初期所呈现的形态。

一、迁校前的上海美专设计教育

成立于1912年的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于1920年设立了工艺图案科,后于1949年11月7日改组为工商美术科,该科以“造就工艺美术人才,辅助工商业,发展国民经济”作为方针和任务,是上海较早建立的专门培养工商业设计人才的专业系科,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美专工商美术科在菜市路旧址(今顺昌路550-565号)继续办学,这也是当时上海高校中唯一的专业设计系科。1950年担任工商美术科主任的是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建筑科的洪青(1913-1979),该科教师还有图案教授、版画家陈克白(1908-1969),图案副教授、工艺美术家周锡保(1910-1984)等。广告设计家丁浩(1917-2011)也于1951年至1952年间受教务长谢海燕之邀在工商美术科短期任教,主要教授速写课程,在其晚年曾对这段执教生涯有过如下回忆:“那时,学校已比较破败了,但学校西边的三楼教室里,有一边开天窗,教室是有天光的,这对画西画、画速写都很有好处,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学校给我一周安排三四次课,都在上午,一个班20来位学生。”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美专由私立学校转变为受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的公办美术高等院校。1950年上海美专开办工人夜校,工商美术科便需承担辅导工人学习工商业设计的任务。1950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华东农业部、文化部在市郊举行农业巡回展览会,美专工商美术科的同学受委托绘制宣传画和农业生产说明图。在1952年的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两科合并组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址迁往无锡,由此结束了该校在上海40年的办学历史。 二、高等美术院校空白时期的设计教育

上海美专搬迁后,上海这座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源地反而没有了自己的美术学院,美术高等教育进入了一段空白期。这时,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实际上充当起了一所“美术学院”的角色。上戏舞美系建立于1952年,承担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教育工作,建系之初分绘景、灯光、化妆三个班,贺天健(1891-1977)、闵希文(1918-2013)、谢稚柳(1910-1997)等沪上艺坛名家曾任教于该系。在教学中,舞美系主要参照苏联戏剧学院提供的教案,在重视平面设计表述力的同时,把立体构成纳入教学内容,要求在平面构思的基础上,用纸片剪裁、折叠、粘合、构成立体空间(纸型),目的在于增强空间概念和尺寸比例的把握。舞美系的教学在今天看来更接近艺术设计教育的形式,强调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对设计方法的理解,这与以后在上海开设更为广泛的轻工业设计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

建国后上海成为全国轻工业产品制造的中心,对轻工业人才的需求促使一批高等、中等轻工业、纺织工业、出版印刷等专科性学校的建立,这类学校虽然并非美术专业院校,但因其行业对产品设计的需要,设计类课程成为其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中部分学校还开设有装潢设计专业。从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因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产品生产技术日益提高,轻工业产品在社会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各工厂加大力量生产的同时,对相关产品设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正是在这多重背景之下,轻工业院校一度成为上海设计教育最重要的阵地。

上海市轻工业学校是轻工类学校设计教育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所,1960年上海市轻工业学校成立了中专学制的“造型美术设计”专业,成为全国最早设立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学校。当年上海轻工业局属14个工业公司仅有专职产品美术设计人员35人,其中能够从事独立设计的仅10人。该专业的成立缓和了上海轻工业美术设计人才严重不足的局面。

随着1959年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的建立,轻专美术设计专业办学层次也提升为了大专,美术设计系的师资比较雄厚,除著名画家黄幻吾(1906-1985)担任系主任外,还有张英洪(1931-)、陈方千(1920-1985)、李银汀(1917-)、吴祖慈(1937-)等一批资深教师。课程设置包括基础图案、雕刻基础、器物造型、装潢概况、商品包装等。1962年,美术设计系举办了日用品造型和装饰设计作品展览会,一些作品突破了平面图案的传统观念,针对搪瓷、玻璃等产品造型做了许多改进。该校师生还积极参与了随后举办的几届上海实用美术和日用品美术展览。

除大、中专院校外,轻工业单位对设计人才的培养也暂时填补了技术人才培养的缺口,从最初的师徒制“传、帮、带”到建立企业附属学校,不少设计类技术工人从这里走向工作岗位。轻工业设计教育以技能培养为侧重点,对美术基础的训练较少。这类学校对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十分明确,即向本行业输送能够从事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因而教学内容相对专一、狭窄,突出行业特色,适应那一时期国家对轻工业的大力发展及以工科为主导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三、两所专业院校的设计教育

1959年5月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成立,该校名称虽为专科学校,但办学层次属于本科,设有国画系、油画系、雕塑系、工艺美术系,以及预科和中专。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的成立缓解了上海没有美术院校的尴尬局面。该校工艺美术系的负责人为解放前颇具名望的广告设计家、漫画家丁浩(1917-2011),教师包括张雪父(1912-2006)、蔡振华(1912-2006)等。由于中央对“大跃进”时期上马的高校采取“关、停、并、转”政策,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只招收了一届本科学生。1960年后该校以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名义招收中专学生,开设工艺美术相关课程,1963年又以工艺美术训练班的名义招收工艺美术专业学生。总之,在高等美术学院无法继续办学的情况下,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仍旧在想方设法保留设计教育的星星之火。学校唯一一届本科生于1965年7月毕业,毕业展共展出作品86幅,其中商品包装、广告招贴37幅。工艺系毕业生被分配至出版、外贸、轻工、纺织、二轻等系统。

在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成立一年之后的1960年,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成立,该校初始有24位专业教师和15位老艺人。至1962年时上海工艺美术行业104名主要艺人的平均年龄为52岁,最高73岁,部分行业解放后几乎没有培养过新人,因而开办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目的就是要应对艺人总体年事已高和新生力量不足的问题。该校针对性地陆续开设了玉石雕刻、象牙雕刻、织绣、漆雕、白木雕刻、黄杨木雕、工艺绘画、红木雕刻、玩具造型设计、绒绣、家具造型设计、刺绣、地毯设计等专业,具有明显的手工业职业教育性质。由于国家出口创汇的需要,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即使在国家对高等教育精简压缩的压力下仍旧持续办学。1962年,该校举行了首次学生作品展览会展出玉雕、象牙雕、木雕、绒绣、刺绣等工艺作品200余件。第二年,首届学生毕业后被输送到玉石雕刻厂、木器雕刻厂、绒绣厂、地毯厂、戏剧服装厂、瓷器彩绘厂等22个单位。

在此时期,绘画等美术基础课与图案等设计基础课在两所院校的设计教学中并重。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的工艺美术教学中,素描、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书法、水彩、水粉等都被作为美术基础的授课内容。写生变化、美术字、四方连续、单独纹样等则是设计基础课所需学习的科目。这种美术与设计基础并重的安排一方面得益于上海美专的专业院校优势,一方面又适应了那个年代对设计人才的专业要求,美专工艺美术专业的毕业生不但能从事广告、包装、轻工等设计工作,又可以在舞台美术、宣传画等对美术基础要求更高的行业中工作,此种设计教学模式在那个年代是具有实用性的。

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的教学也体现出在工艺美术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美术基础训练的倾向。工艺美校的设计技能培养重在对中国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扬,在初创阶段,既重视中国画、西画、雕塑、图案等的艺术教育,又请从事玉雕、木雕、绒绣等方面的艺人进行手工艺技术训练的指导,注重艺术教育与手工艺艺术训练,把美术基础训练与手工艺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采用“以特种工艺美术为基地,强调美术训练与专业技术结合、继承传统与创新设计结合”的教学模式。

结语

建国初期的上海设计教育伴随城市功能的转换以及高等院校办学方向的调整,形成了以重视行业设计技能培训的轻工业设计教育、重视美术与工艺传统训练的专业设计教育等两种主要教学模式,延续了自20世纪初期以来工艺与设计教育的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上海设计教育在建国初期经历着种种波折,并未形成专业体系,建立具有专业优势的院校,甚至一度成为轻工业教育的附属课程而失去了独立性,教学上总体也处于较低水平,这与上海作为全国工商业中心和教育重镇的城市地位不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