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雁:有一种理想总让我们坚持——访平面设计师沈浩鹏

作者:薛晓雁 来源:上海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6-06-17 阅读量:0

一直以来,设计都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反映,是在各种文化信息背后的强大驱动力之一。从清晨被叫醒并摁掉闹钟的那一刻起,直至晚上关掉床头灯,我们身边充满着各种各样经过设计的物品,就像生活从来便该如此,以致于我们忽略了身边点点滴滴的小心思和小创意。然而正如沈浩鹏先生所言:“好的设计作品不是让人一下子就能看出强烈的设计痕迹,而是在其中经营的一种气质。”

2014年12月的一个下午,在著名平面设计师沈浩鹏先生的工作室,和他聊起了他的经历、他的视角,聊起了上海当代设计的经纬纵横,我们在冬日的暖阳下触摸设计的理想与现实。

因为爱画画而考轻专美术设计您是从轻工专科学校毕业的,原先的专业就是美术设计专业,可以说是科班出身,选择的职业道路是比较对口的,不像很多人是半路出家的。你应该是轻工专科学校第一届的吧?

我是恢复高考之后考进去的,应该说是轻工业美术专业的第一批学生,我是81届的,但其实严格说来并不是第一届,在早我们半年前还有一届。

当然,那时候对“设计”没概念,所以当时就是主攻画画。我个人很喜欢画画,所以报考美术专业也是主观愿望。

你当时画画是自学的还是外面找老师的?

考大学前是自己去找老师的。当时没有出路的,没什么考大学的,画画方面也没什么有名的老师系统地教学。那年代对我们来说就三样东西能有出路:体育、音乐、美术。因为自小和美术有联系,所以选择了美术。后来我找了上海戏剧学院老师去学素描、水粉、国画等,素描老师是柴祖舜,还跟应野平学过国画山水。

那你现在还画画吗?当时你们学校美术设计专业上有哪些知名的老师呢?

现在画得比较少了,太忙,没有太多时间。说到我们学校里有名的老师,比如丁浩、陈培荣、张英洪、曹明华等;丁浩是老一辈的,陈培荣是陈逸飞同学,张英洪是画水彩的。其他还有一些年轻的教师,像陈逸鸣等等,当时没教过我们,后来才比较熟悉的。

画插图打下了平面设计的功底

您毕业后是在《文汇报》美术摄影部做编辑吗?

我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仪表局下属仪表表牌二厂工作,设计收音机一类的电子产品的面板和铭牌,我的很多同学分配的工作都和外贸设计有关,比我更专业对口。我当时因为工作不忙,自己也喜欢画画,所以也会帮报社画报头、插图什么的。毕业两年后才去的《文汇报》社。那时候没有电脑,都是手工绘图,美术基础很重要。我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给后来的设计打下的功底。

在《文汇报》做了两年,后来去了《青年报》做编辑,业余依然画画。那时候上海成立了青年美术家协会,我担任了秘书长。当时北京主办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大展,上海先办地区的青年美展以便选出优秀作品送到北京参展。记得那时候和我们一起做的还有俞晓夫、周长江、张健君、黄阿忠等等。

所以说美术设计有绘画功底和没有绘画功底,这个是很不一样的。

那是的,不然你没法把自己想的画出来。那时候商业设计基本都是国营单位,大部分在二轻局,当时做包装设计的还有赵佐良、邵隆图等“文革”前毕业的学生也在轻工业局也做设计,做产品包装的设计和画画是有差别的,就是有客户和没有客户的区别。所以开了公司之后主要精力就是放在满足客户要求身上。但是如果让我空闲下来选择,我还是更喜欢画画。

从平面设计公司到平面设计师专业委员会

这样的工作我基本上是从1981年一直做到1989年。那段时间之后委托我设计的单子越来越多,我当时就想:干脆自己开家平面设计公司吧。改革开放后上海才有了广告公司、广告装潢公司,当时4A公司(外资公司)也是刚进中国,上海有的本土知名的广告公司,还是可以和4A公司竞争的。

那时候广告啊、设计啊、装潢啊在很多情况下都混在一起的。

当时真正的所谓的设计公司其实是我们这一批人创立的,按照今天的说法是平面设计公司,在当时只能叫广告装潢公司。

您是什么时候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的?

虽然说起来是1996年以后就成立的,但是我真正经营是1999年之后。1999年我彻底脱离了与报社的关系。当中做过几个项目,但那时不是纯粹的设计公司,还包含了公关、广告和印刷等等。像当时的上海美美百货开张都是我们做的。上海第一个批租的太阳广场,还有香港九龙仓进入上海很多房地产项目的发布会以及开幕式之类都是我们做的。

后来我去了欧洲考察学习之后,发现人家专业设计公司就只有两三个人,而且都是很有名的公司。但是他们的结构和我们不一样,因为外国人比较讲信用,他们的职业道德比较好,比较规范。他们人手不够的时候,会去社会上找part time(小时工)。他们找小时工过来之后,做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不像我们会捣糨糊耗时间。所以,我们中国人不会以时间为单位来计算费用,因为会说不清楚,但是外国人就是以时间来收费。

上世纪90年代上海设计界有发生哪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吗?

1996年我们创办了上海平面设计协会,挂靠在广告协会下面,我们还有会刊《海平面》。那个时候开始有了“平面设计师”的说法。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1999年的上海国际海报邀请展;除此之外还邀请了国际上的一些知名设计师来开办讲座。这一时期,深圳在平面设计这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影响力。

说起成立协会还有个故事。当时国外的优秀设计书籍在国内很难买到。1996年我去了香港,顺便想买一些设计书籍,其中有香港设计师靳埭强的设计著作。记得当时有个香港朋友陪我到三联书店去买书,一套4本的书,当时买了两本,另外两本没找到。巧的是,朋友一看作者照片就说:“诶,这人的办公室就在我楼上的嘛!”于是就去拜访了靳埭强先生的公司,当时刘小康、余志光等也在。彼此交谈后得知,他们也很想来上海交流,但是当时没有对接的平台,没法联络。香港的设计师协会已经非常成熟,所以我当时就想上海倒是可以成立这样一个行业协会,相互间可以交流,于是向他们请教了香港设计师平面设计协会的章程和如何入会等事项。回上海之后我就开始筹划办一个协会,问下来也有不少人有这样想法,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而我已经拟好了章程,所以就由我牵头搞了一个“平面设计师专业委员会”——通过这么一个平台,打开了一扇窗,和海外的交流多了起来:有机会参加国际比赛,也会经常与法国、荷兰、日本、瑞士、中国香港的设计师交流,并接触到了来自五湖四海在上海工作生活的设计师。我至今还认为一直以来上海的设计水平还是很顶尖的,只是上海设计师们大都各自为战,不善于“抱团”做展览、推作品。

上海的风格一贯都是海纳百川,这是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的地方,而且上海人做事比较独立,也比较踏实。

这也是上海设计的优势。上海的设计师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乃至国外的。上海的商业设计其实在全国范围内而言还是处于领先水平,这可以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感受到,国际化的商业设计与这座城市曾经的殖民地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曾经想以参加比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1996年以后,上海设计加快了融入国际设计圈的节奏。1998年,您积极参与了国际上的许多设计展览,如捷克布尔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索菲亚第二届国际戏剧海报展、第五届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第四届莫斯科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大赛、香港设计师协会设计九八展、国际商标节,等等。除您参与这些国际设计展览外,上海还有哪些设计师参加?请您分别谈谈这些展览的情况。

参加比赛也是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吧,想看看自己的设计处于什么样的水准,是否能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不过国内设计师参展很多时候有点像美术创作:给出一个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出作品,有点像命题作文。在参加这类国际比赛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和国外设计师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的设计更注重商业设计,优秀的商业设计能提升社会审美能力。

现在如果在音乐、舞蹈等领域获奖后,艺术家的知名度就会有很大提高,媒体也会极大地关注和报道,但对设计方面的得奖关注度就弱了很多。

现在很多参加国际比赛获得国外认可的作品,有时候只是艺术作品或者说是自娱自乐的设计作品,这样的作品其实对我们社会并没有多大的助益,纯粹属个人荣誉。当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就渐渐地不参加此类国际设计比赛了,而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商业设计中来。

现在很多设计确实是为了参加比赛,而非为了满足客户需要。如同广告也分为为获奖而做的设计和为客户而做的设计两种。

是的。当然,客户委托的商业设计会带有很多限制,难以完全施展设计师的个人的想法和创意。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很多平面设计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能满足客户需求然后客户埋单就可以了。

如果脱离语境,单纯从创意上来说,我们不会输给国外同行的;但从客户需求方面来说,包括与客户的沟通等,这方面差距就很大。

一个设计师的成功与否,不是说你设计做得有多好。不像画画,你只要自己画得好就算了,只要有人欣赏你就ok了。设计是有客户的,必须得到客户的认可。同时设计又是靠口碑生存的,设计一定要靠自己的好作品来传播,那样客户自己才会找上门来。

坚持设计理想,与客户一起成长你有没有碰到过与客户沟通过程中碰到困难、客户不理解的情况吗?

当然有,但必须充分地与之沟通。我认为优秀的设计也是提升公众审美的一种途径,设计师是应该有这份责任的。不是说客户需要怎样的效果,我就给你这么一个效果,而是应该提高一个层次,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如果你有好的设计概念和充分的理由,一般客户都会接受的,这同时也提升了客户的审美品位,让他知道还可以这样做或者达到这样的效果。

有些客户可能意识不到优秀设计作品的含金量,这种情况下,你还依然坚持吗?

我有自己的做事原则,无论他选中哪个方案,至少我给他看的方案,都是我认为不差的。当然其中有我喜欢的,也有其他一些有高低的。即使最终选中的那个方案,不是我最喜欢的那个,但也是在一定的水准之上的,拿出去也是对别人负责的。我也碰到过许多设计师来拜访我,问我,你们这个怎么弄?我说,我有一根标准线的,这个专业标准不能降低。可能在概念和创意上,不如另外两个方案,但说不定客户就会选中这个,也是有可能的。他说,我们不是这样的,我就是做一个不怎么好的,一个自己认为很好的。

就是故意让客户做比较。

对的。但是他说,客户很多时候就偏偏选了那个烂的方案。我觉得这就是属于不负责任了。

他这纯粹就是为了商业利益了,这是他们推销自己设计的一个策略吧。

也不是,他是在迎合客户的审美情趣。我坚定地认为,作为一个设计师,应该有责任,去提高别人的审美。而不能因为客户是这个审美,我就给你做一个这样的东西。客户审美品位的提高,也来自于你的用心,同时,你的品牌知名度也能够提升。这样,设计师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也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他认可你,而你也提高了他的认知与审美。客户对美的认识和品位上去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审美品位也就上去了。

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国外的设计师和客户是怎么做的吗?

中外客户还是有不少差距,国内客户常常将成本放第一位,对设计价值的认同感不强。

在中国,设计师和客户之间往往没有一个相互信任和支撑的关系,有时候会变得很对立。设计师认为自己是专业的,但客户却在乎你的设计费用,最好挑便宜的做。还有些人因为不懂,觉得学生的设计和名设计师的东西没什么区别。所以,这就使得我们社会上的设计界有些混乱了。

这么多年下来,我一直坚持这个原则:必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因为你是要替客户解决问题的。如果觉得客户是否能卖掉这件东西,或者是否受欢迎,这是他的事情,这个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是的,你作为设计师是专业的,但客户不是专业的,他不可能达到你的高度。听说你们现在常常用动态演绎给客户做“解释”?

我们现在做的许多设计,有时候要做成三维图形、立体图形、动态演绎图给客户看,因为大多数人是缺乏空间想象力的,他不会看了平面图,就想到立体图。所以,如果你这个设计最终是做成立体的,那就直接做成立体的给他看。如果客户们都有这个想象力,他们的审美就不一样了,所以你要去培养,你怎么用你的设计理念去说服他,这是很重要的。

优秀的设计师以作品说话

进入新世纪后,你觉得上海设计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大变化?

上海的设计公司和独立设计师的情况如何?他们现在的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需要突破的瓶颈?

这个我就不是很了解了。我们这批年龄的设计师现在比较活跃的已经不是很多了。我们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人,甚至是后面几届,真正能够让大家知道的是很少的。比如袁银昌是我们这辈的,他是上海书籍设计的代表人物。我认为优秀的设计师真正让人记住的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作品。现在有一批80后,或者是70年代末的设计师,有上海本地的,也有新上海人,应该说现在他们比较活跃,是中坚力量。另外还有外籍和海归设计师,也是很优秀的。

他们在上海市开设独立的工作室,还是设计公司?

公司、工作室都有的。

现在80后到90初的那批新生力量,如果我们能关注到他们、了解到他们的想法,那肯定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我们不可能去给到他们帮助,但是我们可以去关注。

这批年轻人是比较独立的,他们比较“散”——分散,各自做事,不像我们那时候是要成立一个个协会。他们都有各自的圈子和平台,对形成团体、搞协会兴趣不大。当然,设计本身也不是请客吃饭聚会,设计师还是要相对保持“独”才能做好东西。协会是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资金去经营的,最好要有专职人员来管理,这就需要设计师带着公益的心和不求回报的态度去为协会和设计师服务。

前面你也说了很多欧美的设计,对他们也是比较了解、看得较多,那么你对离我们文化比较近的日本设计有什么想法吗?

日本的设计可能比之欧美更讲究设计的形式,并且他们的设计对自己的文化认同度很高,所以在设计中有很多日本文化元素的体现。还有就是他们设计师和客户之间较容易沟通,后期维护与执行有高度一致性。另外,日本的设计风格比较唯美,欧洲则则倾向于力量和概念。

能否为我们比较完整地介绍一下上海海洋水族馆整体形象设计和上海美术馆视觉形象设计的情况?在您的众多设计案中,您有哪些经验和体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您觉得上海的设计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在哪里?

当时给海洋水族馆是做整体形象设计,做得很认真,前后共做了有五六十套方案才选出最终的方案。Logo是鱼的形状,在辅助图形上形成一群鱼,有着水和波浪的衬托,让人一目了然,让人很容易就知晓那“一群鱼的地方”就是水族馆。图形是用毛笔勾出,运用了中国画的用笔方法。由于外墙已经建好,所以只能把Logo贴上去,材质采用荧光漆,就像交通标志的那种反射材料,阳光和灯光照上去会有反射光。这样的设计也算是“历久弥新”,不会被时代淘汰。

上海美术馆原来是上海图书馆。我觉得视觉形象设计要理解对象的功能,不能喧宾夺主,而美术馆的主要功能还是展现作品。上海美术馆对我们设计的后期的维护、执行相当好,始终保持我前期设计手册的规范,保持了一致性。当时也做了许多稿,造型是最易识别的钟楼建筑形态,采用书法的形式加以表现,思路来自于中国的“书画同源”。用它标志性的建筑和艺术结合,是高度概括了这一概念。这样的一个市中心的美术馆,从整体而言一直到搬迁到中华艺术宫之前都非常得到大家的认可。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Logo也是我设计的,当时还有荷兰、日本方面也参与竞标。由于展场空间大,当代性质的展览空间不仅相同,展览会有不同的视觉系统出现,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但主体Logo始终不变。

我现在个人比较满意龙美术馆(东、西)两个馆的作品,执行得也非常好。设计的导视系统,既能让人看到,也不是很“跳”,既能让你了解功能走向,也能烘托艺术品的呈现;设计建筑师对此也相当满意,标识也没有破坏建筑的面貌,彼此间相互融为一体。有时好的设计作品不是让人一下子就能看出强烈的设计痕迹,而是在其中经营一种气质。根据不同的对象经营不同气质,这是比较高的设计境界。

其他的主要作品还有上海大剧院、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以及新落成的上海中心,它们的Logo视觉系统都是我们设计的。

录音整理: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