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艺术应该突破种种限制,成为连接艺术与社会的纽带,以个性化创新呈现人类的共同的精神需求和审美理想。
本刊记者 唐心韵
今年国庆伊始, “奔牛·上海一城市大型公共艺术展( CowParade)”吸引了无数市民与游客的目光,夺人眼球的彩色牛群为上海平添了时尚和活力,同时也意味高品质艺术在上海,已经开始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单边走向互动,从美化城市走向营销城市。
1999年在瑞士苏黎世诞生以来,奔牛国际公共艺术展已经席卷了第八十个城市,对主办方之一的翡翠画廊总裁张熹来说,这次活动更是一次对艺术的公共管理模式、公众艺术教育的系统化尝试。身为艺术家、“上海正午文化艺术中心”和“英国翡翠画廊”的负责人,加拿大归国的张熹,将自己十数年的热情倾注于上海公共文化事业,为上海民众提供了内容充实、题材多样的公益艺术活动。在张熹看来,公共艺术在于使大众能够平等享受高品质艺术,而中国的公共艺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艺术家和国际知名文化艺术机构的负责人,您认为公共艺术应该如何定义?
我是60年代生人,这个时期比较敏感,在我开始懂事的时候,中国进入了“文革”中后期。我是学艺术的,那时的教育告诉我们:艺术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群众。当然我们对群众这个概念的界定和过去不太一样。过去用阶级论界定,但在我看来群众在今天的内涵相当丰富。因为层次非常丰富,艺术在服务于人的时候,常常会更注重高端,以赚取更多回报。音乐会的高昂票价令很多人望而却步,广场舞虽然给50岁到60岁这个年龄层的人带来很好的娱乐,但是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我们的群众文艺样式单一、艺术生活枯燥。所以现在面临一个问题,我国的大众艺术丰富度不够。
我在加拿大的时候看到那么多的文化活动都是免费的,民众可以享受国家带来的文化,但在我们国家享受高端艺术必须花钱,这似乎不合理。可是既然有了这么好的形式,为什么不能引进?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就十分在意如何把艺术作为多样化呈现出来。我们既关注高端艺术,又关注艺术和大众的互动——这就成为我们的新课题。我从事这个课题有十多年了,成立非企业组织“上海正午文化艺术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这个课题。当时我做了这个系统,致力于公众艺术,音乐、戏剧、雕塑等的普及。
为什么您会选择在上海创建这个公共文化系统?
上海有着非常宽松自由、勇于创新的文化气氛。我们创造了音乐节,创造了朱家角水乡音乐节,创造了陆家嘴浪漫滨江艺术季,把诗歌、环境、雕塑、演唱结合起来,之所以能持之以恒地做了八年,从没有一点资源到获得政府关注并给予支持——上海文化基金一直把朱家角音乐节作为一个资助对象,说明公共艺术在上海是有深厚土壤的。我们有这个愿景,政府也愿意支持。做这个事情的人现在越来越多,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提升到高品质:互动性、艺术性、教育性、娱乐性更强,和城市的粘着性更强——也就是说要有城市特色。
经过八九年的经验和实践,我们自己做了很多功课。除了朱家角音乐节,我们还有“新视角”、环保艺术展、草地诗会等等,这些都是公众艺术活动,在上海很成功。四年前我们在陆家嘴这里举办过“陆家嘴国际雕塑研讨会”,讨论如何规划城市空间,上海政府作为专题在研究,我也是被邀请参与讨论。馈赠“回翔绿洲”的时候,也引发了我对公共艺术的思考。后来“奔牛”来了,我们也想方设法引进到上海。
1999年以来Cow Parade已席卷全球十多载,分别在70多个国际城市成功举办。是什么原因使其成为全球最大、最著名、持续最久的跨国公共艺术?您希望“奔牛·上海”获得怎样的效果?
奔牛节是一个我最早关注、最想引入上海的大型项目。对民营力量来说难度颇大,基于我们自身力量几乎不可能。公共艺术就是要整合、连通社会资源,这次“奔牛·上海”是我们翡翠画廊和SMG,特别是SMG演艺中心的合作,他们也有这样的公共理念,这绝非仅仅是我个人的意愿,而是我们共同的愿景。这是一个大前提。
朱家角水乡音乐节我自己参考了一些国外的形式让它与本土相结合,陆家嘴是我自己结合的。作为自己摸索的东西,这些仅仅是个开始。我们需要更高品质的活动出现,奔牛节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到今天为止上海正好是第八十个城市,在这期间筹集的募款已经有上亿,因为它是一个公共的、艺术、慈善的活动,数千位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运营商在参与。活动特色就是牛只可画的面积比较大,就像一张画布。我们知道牛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创始人的想法是非常巧妙的,把牛这样一种可爱的动物作为画布来思考,请艺术家、各类创意人员,在牛身上发挥自己的创意能力,描绘一头艺术牛,用牛群集结的形式营销一座城市。这种有趣的形式很快风靡全世界,目前应该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次公共艺术项目。因此这个项目无论从过去的发起、到管理、推广经验都是非常成熟的品牌,有相当高的品质,同时我们把国外的资源带进来了,国外的标准流程带进来了,这个很重要,就像“中国好声音”。高品质流程保证了在上海开展这次文化活动的基础。 “CowParade”的主旨其实就是在营销一个城市,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奔牛节,对上海进行一次成规模的营销。
同时我们还想调动上海各个类别的艺术从业人员,包括画家、雕塑家、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以及从事视觉艺术方面的人员,把他们对这座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热爱,通过他们的创意,呈现在牛身上。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城市创意力量的大集结,特别是中坚力量.比如金星,我们还准备请顾长卫、徐帆、周迅来画,艺术家都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这还不够,我们更希望大众参与,为此我们设置奖励机制,我们还让中小学生画牛,用上千牛头把孩子的创意发挥出来。这是一个类似于真正意义上的公众艺术节,把民众的创意力量调动起来了。
上海是一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城市,我们希望“奔牛·上海”能和本地很多知名国际品牌和民族商业品牌进行跨界合作。支持民众创意,同时支持上海的商业系统的发展,让品牌和艺术联动起来,同时推广他们的系统。
我们希望艺术能和民众亲密无间的接触。这是一种探索。当然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站在它们旁边拍照,用手抚摸,这非常好。但有的触摸过度就成了“拳打脚踢”。我国的公共艺术一直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上海就出现过街头雕塑《打电话女孩》被偷事件,我们也在尝试公共艺术的公共管理化模式,如何管理放置在城市中五百头牛,怎么叫它们和民众互动,这是一个新问题——公众艺术教育。艺术工作者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公众进行艺术教育,这么多牛,仅仅展览是不够的。我们还设置了很多小牛训练营,叫孩子来画牛,有专门老师教他们画,培养他们对牛只的感情,如何把自己的想象力体现在牛身上。这是奔牛节的教育意义。这些都是我们对奔牛节的期许。
翡翠画廊20世纪80年代成立,经营管理模式已经相当成熟了。在推广公共艺术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翡翠画廊在伦敦属于历史比较悠久的画廊。在伦敦的新邦德街、索斯比拍卖行大楼对面就是我们的总部。公司一直致力于发展公共艺术,在梅菲尔区就有很多翡翠画廊为社会提供的公共艺术,比如在海德公园。海德公园一般放置的都是有年代的雕塑,唯一放置的两个比较现代的作品,一个是戴安娜王妃纪念碑,另一个《伊希斯》就是我们提供的,这是一个与古埃及神话相关的鸟的形象,倡导我们对自然的保护。伦敦很多地方都放置着我们的雕塑,在阿联酋、西班牙、阿塞拜疆、俄罗斯等地,都有我们的公共艺术。这种系统化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这和我们国内以往的方式完全不同。当然每个个案都不一样,面对不同的条件限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从雕塑样式到空间关系,从土地权属到相关费用问题等等,这有很多技巧在里面。翡翠画廊现在致力于在中国推广, “回翔绿洲”就是第一个动作,现在的奔牛就是第二个,未来还会做很多。
应该如何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公益性文化事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何平衡?
要走出这样一个误区,只要是公益的就不能谈效益。我们公益也要考虑到运转。艺术不能过度考虑效益,过度的追逐金钱会将艺术庸俗化,但艺术也必须考虑利用足够资本运转,这就需要渠道。
十年前左右我刚做这块的时候,感觉非常难,有想法却往往找不到投资人。我们国家的企业家也面临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起步的资本积累阶段,他们看重标准化广告作业和实际收益,对文化不理解,责任感还没有完全激发。西方不是这样,有权力和资本,就应该承担社会人的责任。他们把财产捐给社会,捐给医疗、救助、文化和艺术,而且他们不会沽名钓誉。西方很多资助事业是要求资助人匿名的,海德公园的Isis大概有几百个这样的赞助者,除了雕塑之外,我们还用赞助费在旁边建立了一个教育中心,专门对孩子进行关于自然、生态的免费教育。对于赞助者,我们就用了一些小铜牌,把他们的名字写上去,仅仅是名字,没有头衔和企业名称,这和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西方有这个传统。这次奔牛节,就有企业家来问我:如果我投入这个会有什么回报,我和他说如果你投入,你就是一个以文化、以创意推动上海城市的先行者,当然他们未必会认同这种社会责任。对我们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般做大型文化项目的公益投资是有政府投入的,但通常针对演出,公共艺术往往需要自己的投资,还需要正确的理念和坚持。公共艺术必须防止宗教、色情、暴力、意识形态等问题介入,这是我们许多年来坚持的原则。基于这个原则,我们一直把控得很好,没有出现任何敏感事件。我们做公共艺术非常需要政府支持,主要是环境、政策上的关注与呵护,在此基础上取得资金上的扶持,政府文化资金应该向民营方向倾斜,但更重要的始终是我们自己,如何拿出高品质艺术来争取合作。民营文化机梅应该不断提升自己获得更多信任和支持。
您对未来的上海的公共艺术事业建设有什么建议?
我们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正确定义公共艺术,公共艺术要成为真正的“公共艺术”,而不应仅仅成为少数人的福利.也不应该服从个人意志。当然这需要先定义公众,公众是一个多层次、多样态的集合,可以是里弄退休的阿姨叔叔,可以是学生,可以是上班族或国内外CEO,只要是在这个城市长期生活、学习或工作的,他们都是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服务的人,他们就是群众,他们就是人民,他们有相通的感情和艺术需求。公众艺术应该突破种种限制,成为连接艺术与社会的纽带,以个性化创新呈现人类的共同的精神需求和审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