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宏:公共艺术创作随记

作者:张兆宏 来源:上海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6-06-17 阅读量:0

公共环境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创作,区别于传统雕塑的社会功能定位3在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周边空间环境的条件因素,关注受众人群的社会心理需求。

张兆宏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潮, “公共艺术”应运而生。公共艺术扩展传统雕塑的概念,主题、材料、形式、构图、‘参与方式等都有了更多新的尝试。同时,对环境、空间、人文、历史、经济条件、民生状态的关注和研究,也是传统雕塑很少涉及的。今天,雕塑的教育、纪念和简单的装饰功能已经显得僵化刻板,无法满足当代人的心理。笔者这里分享几个公共艺术创作案例,希望这些过程和体会可以给读者带来一点启示。

主题性尝试

水晶城所在地从前是天津城南著名的老玻璃厂,那里可以被看做过往生活的一个缩影。面对着“过去”的“痕迹”, “记忆”这个主题就这样在笔者脑海中慢慢成形。以“记忆”为界面所产生的人与人的交流会深刻且带着强烈的情感色彩。“记忆”不同于“回忆”, “回忆”是主动式的,而“记忆”是被动式的,它以“触景生情”的不由自主的方式工作于人的大脑,作用于人的心灵。当以适当的方式(形式)去引导, “记忆”又将以不由自主的方式宣泄出来。

作品完全是“胸无成竹”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和材料发生的接触。水泥预制和钢板焊接让笔者看到过去司空见惯的材料,通过不同的处理和组合,产生全新的视觉效果,把两个看似普通的东西以出入意料的方式拼贴在一起会很好地引发观者的思考。《日子,记忆》这组雕塑,用材质转换的方式,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家具陈设、生活用品铸成生铁,并与小轨上的小铁车焊接在一起,他们被布置成餐厅、卧室、书房,平静地躺在那儿,与舒适现代的住宅区遥遥相对。当这些物品的原材质被新的统一材质——铁所代替,他们的功能及物质性随即消失。它带给人的是强烈的“时光流失”的联想,并兼有视觉的趣味性和严肃的纪念性。

《尘封·记忆》由混凝土和旧机器组合在一起,材质感觉平民化。当我们与它产生互动,心灵深处的记忆将被恢复。最有趣的地方在于,这是一种有使用功能的机器。我们真正希望的是人们能够体会到时光的流失,或把流失的时光凝固。

混凝土

天津万科东丽湖一期示范区人口小环岛上,笔者设计了一组流水的装置《水法》。这是笔者第一次使用混凝土做雕塑。开始选择混凝土,只是觉得它和建筑、景观环境很协调。随着设计、制作的深入,笔者渐渐地被混凝土迷住了。首先可塑性极强,形状、肌理完全由模具决定。笔者选用钢和木头两种材料做模具,产生丰富的肌理。木质模具粗狂有力、动感十足;钢模具可以锻造出自由的曲面形状,光滑细腻。其次是形状,很像是一堆随意摆放的巨大笨重的积木,充满了游戏感。装置共设三个出水口:中心涌泉、最高点的瀑布、以及沿着水道层层跌落的溪流。流水的方式激活了整个装置,使之成为有生命的整体。在住宅的入口处则设计了一些混凝土的小涌泉装置,延续混凝土制作的研究,探讨多种可能性:造型上过于模块化会缺乏变化,而形状过于自由又会失去混凝土的味道。再如:表面效果除了由模具的材质决定,浇筑时振捣棒的震动时间对表面效果也有很大影响。还有:复杂造型模具的设计是很讲究的,浇筑完成后拆模具的顺序需事先设计好,否则会在拆模具时损坏主体。

参与

天津万科东丽湖二期小公园这组公共艺术作品的功能被定位为“参与”,也就是一组可以玩的装置。小公园位于道路旁的绿化带里,供孩子和老人休闲娱乐。设计灵感就来自于小时候玩过的虫子,作品的主体造型就是大青虫的变形。细长的场地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虫的造型设计出叠水装置,围绕圆形模块做成沙漏等造型。这部分全部是混凝土材质,是孩子活动场地;另一部分是折形的装置,圆形模块向这部分延伸,全部是木头材质,是成人休息场地。这两部分的过渡由混凝土和木头的榫卯完成。曾有人问怎么玩?笔者回答:“玩是创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孩子们最知道该怎么玩。”

个人游戏

天津万科东丽湖二期公共建筑,景观设计略显凌乱,需要规整。设计前笔者自设两个问题:一是怎么“串”?笔者在平面图上按曲线的脉络安排了一组半抽象的游动的鱼, “串”的工作就完成了。二是用什么材质来做?笔者决定玩个游戏:在不完全了解现场景观的材质时,把这组鱼强行安排在平面图上,用每条鱼遇到的现场材质来做。如果横跨两个材质,就用两个材质做它。难度最大的是一条跨在钢格栅和木地板上的鱼,这条鱼就成了隆起的钢格栅和隆起的木地板。遗憾的是草地里的鱼,担心用土和草做不持久,改用石材,效果大打折扣。所以称这个设计为“游戏”,因为游戏的结果存在多种可能性和未知性。游戏之前,笔者并不清楚这组鱼所对应的材质,而刚好遇到像钢格栅这样的材质时,设计和制作才真的开心,完成效果更出入意料。

尺度

东莞长安万科广场希望通过公共艺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现代都市和商业背景,将被表达的对象直接放大到不合情理的尺度,是简单有效的吸引眼球的方式。可是放大什么?放大到什么尺度?了解到“莲峰飞鹭”曾是长安八景之一,消失多年后的白鹭随着生态改善,又有大批栖息在莲花山中。以白鹭为创作题材,相当于直接赞美长安的好山好水。放大的尺度是作品的关键,这不仅与空间环境有关,也和材质、观众的参与有密切联系。白鹭是由锻铜的嘴、腿和不锈钢烤漆的身体两部分材料组成,铜的部分可以触摸、放在近人的尺度,身体烤漆则离开地面1,6米以上,减少儿童的无意的破坏。白鹭的最高点接近5米,造型在严格的现实主义基础上做了大胆的波普式的概括,成为兼顾标示性和参与性的公共艺术。

躺着的公共艺术

“玉鸟流苏”位于“中国良渚文化村”中东部,是小镇的文化休闲和娱乐中心。地接文脉,又营建一种新的消费环境。入口的玄鸟广场从属于主干道街区,是社区门户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游客与居民聚集、休闲或活动的地方。

笔者直接从模型人手,将整个广场当作一个“躺着的” “人可以进入和参与”的雕塑来做。 “玉鸟流苏”与良渚博物馆相距甚近,地域文化又是设计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设计回避具体的文化符号,将良渚文化抽象、演化为文明遗迹,以此扩展观众的想象,达到精神层面的参与。

广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石材为主,营造考古现场的氛围,与良渚文化暗合,并通过坍塌、破损的石块自然构筑出跌水的结构;另一部分,钢的材质渐次穿插进来,愈来愈强,直到通过钢模仿石头达到“错乱”,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写照。条状石块和钢板向广场延伸,模糊了水池的边界,延展了人的视线,在“错乱”中搭建着秩序。

广场一面的建筑细腻、通透,因此用舒缓的结构松散地围绕;另一面则粗壮、霸气,所以向它伸出很多条钢、石做成的“腿”,有力地支撑着它。这些设计力图通过对整体尺度的把握和构图,与建筑和环境相协调。

整个施工由设计师和雕塑家、专业雕塑工人组成的队伍共同完成。现场制作中又根据情况做出大量修改和调整,以保证设计可以更好地“植入”特定空间。设计师还在细节中注入了令人玩味的信息:将需要获知的信息刻在可转动的石滚上,人们通过参与来完成道路的识别;在过渡部分,用钢板模仿石头的肌理,渐进完成材质的转换;通过逐渐退层的LOGO,造成钢板护墙厚度的错觉,形成光影的游戏。

在这座广场上,以石材为主的慢板,是良渚文化身份的映像;钢元素的介入,带来节奏的突变,并逐渐蔓延,暗含着“文化和享乐的错乱”。

结语

公共环境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创作应更多地关注周边空间环境的条件因素,关注受众人群的社会心理需求。在最大限度地追求公共艺术的社会效果的同时,公共艺术的设计制作也区别于艺术家个人表达式的创作,避免一厢情愿的设计,合理使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权限。在遵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发挥自由的创作想象,追求崇高的艺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