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的潜移默化

作者:华健 来源:上海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6-10-09 阅读量:0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二十三年,无论是对本土新锐创作的扶持,还是对资本的有效引导,都是且行且摸索的渐变过程。连续“十九届”的“资历”,对世界电影史来说尚属“浅薄”,但是,正因为“年轻”,上海电影节的未来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上海国际电影节自1993 年创办以来已举办了19届。今年共有2403 部作品报名参赛参展,票房超过2000 万元。近600 部展映影片在各大影院放映近1300 多场次,创下历年电影节的新高。6 月,已成为上海不折不扣的“电影季”。

当然,电影节毕竟不是奥运会。欣喜之余,我们不妨将这些量化指标暂且搁置,将思考重点转向一个更微妙、更值得思索及反思的面向:即,这23 年以来的19 届国际电影节对于本土电影产业及创作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当下极其繁荣的电影市场环境中,电影节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起到哪些关键作用?在我看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于本土电影产业及创作的影响是积极而巨大的。这种影响潜移默化,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发生,虽难以确切量化,但已渐次显现。

迷影文化的养成

迷影文化的养成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所谓“愈欣赏,愈懂欣赏”。由于长期以来的进口电影配额制,国内的影迷们在大银幕上观赏到当下国外最新电影的机会寥寥无几,尤其是这些进口配额往往多用于商业大片或“爆米花电影”上。上海国际电影节由此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影院观影机会。

以今年为例,展映的近600 部电影几乎包括近两年国际影坛的最新佳作,选片质量相当高,视野极为宽广:一方面,欧美几大电影节的获奖及重要佳片悉数在列,如今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索尔之子》、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得主《海上火焰》、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继《浮士德》后的又一佳作《德军占领的卢浮宫》等都代表了当今国际电影界的顶尖水准;另一方面,日本及韩国等亚洲邻近国家的电影数量多、范围广,对于中国本土电影而言,因为文化、历史语境之类似,是一面更有必要且更有效的镜子。今年如日本电影异类足立正生根据卡夫卡小说改编的《断食艺人》、B 级片大师园子温的《悄然之星》等影片的入围证明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在拓宽视野及自身边界、更具包容性及多样性上所做的不懈努力。

迷影文化的养成也需要不断回顾电影史,通过回溯过去来理解当下及展望未来,一如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所言,电影史需要“用考古或生物学的眼光去阐释”。“向大师致敬”等回顾单元一向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重头戏。仅今届就有塔可夫斯基、库斯图里卡、维斯康蒂、张国荣等多位名导及演员的回顾单元,而在较短时间段内集中观看某一位导演或演员的作品,有助于在其各个作品中建立关联及对比,使观众能够带着电影史的视角,厘清与洞察其风格的养成及演变。上海国际电影节同样致力于挖掘和整理本土电影史,近年来对多部本土电影佳作进行了修复及放映,对于影迷了解半个世纪以前上海电影曾有过的辉煌岁月不无裨益。

上海国际电影节也为影迷与国内外知名电影导演、演员及主创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提供了绝佳机会。在今年电影节展映期间,库斯图里卡、山田洋次、岩井俊二等知名导演来到现场与观众见面;同时,更有同期举行的更具深度的讲座及见面会,如英国知名演员伊恩· 麦克莱恩来到上戏智慧讲堂,与观众就舞台、银幕与其他表现形式的莎士比亚进行了深度交流;而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放映期间,已七十高龄的编剧克日什托夫· 皮尔斯维奇举办了大师班,并在影城三厅外的咖啡座与观众进行了沙龙式的座谈。与他们的亲密接触助推了迷影文化之养成。

对于迷影文化而言,观众之间的交流不可或缺。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至今的23 年里,虽然互联网发展迅猛,愈来愈多的观众习惯在手机、手提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上观看视频及电影,但在电影院里的大银幕上观影仍是无可替代、无可比拟的体验。一方面,艺术、包括电影艺术,终究是一个“比例问题”,一个放大几百倍的脸部特写之震撼效果无法在手机上达成;另一方面,如同贾樟柯所言,“电影院提供的并非仅仅是视听体验,而是一种聚合的机会;当我们共同面向一张大银幕时,成为了一种民主生活。”

正是通过最新电影的放映、影史的回顾、与电影人的互动及影迷之间的交流,迷影文化正在新一代观众中逐渐养成,他们不但将成为电影产业的忠实消费者,而且他们之中的一些,很可能会投身电影产业,成为未来的大导演、未来的制片人。而这便是本土电影创作的“青训”成果——通过迷影文化的养成,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本土电影创作者的起飞平台

上海国际电影节也为本土电影创作者搭建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一大批本土青年导演从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个平台上起步,而创投项目、电影论坛和着眼于亚洲电影新人新作是这个平台最显著的三大特征。

相较于历史较为悠久的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今年已是第14 届)及釜山国际电影节的亚洲项目市场(始于1998 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项目市场还相当年轻,它起源于2006 年的“中欧电影合拍片论坛”。而在2007 年的第10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正式确立了“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与“合拍片项目洽谈”两个单元。到了2012 年,单元更名为“电影项目市场”;而从2014 年起,“中国电影项目创投”部分更名为“青年电影计划”的子单元,进一步强调了电影节对华语电影新人的支持。

十多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创投项目共有1901项申报,其中360 个项目入围,已完成电影40 余部,渐渐已成为本土电影创作者的起飞平台。一大批本土青年导演由此平台走向国际——其中2010 年的入围项目刁亦男导演的《白日焰火》摘得2014 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并获当年金马奖七项提名;徐昂导演的《十二公民》获得2014 年罗马国际电影节“今日电影”单元最佳影片等等。

同时,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举行的众多论坛及研讨会使本土电影创作人有机会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与学术探讨。以今年的金爵电影论坛为例,十余场主题各异、嘉宾荟萃的演讲和讨论涵盖了电影产业的方方面面:电影和资本的关系、艺术创作的创新与当下观众的需求如何平衡、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VR虚拟现实的兴起会对电影业造成怎样的影响、电影与游戏如何实现内容共赢、电影评论的生态如何、未来的电影院又将是怎样的样态……本土电影创作人在与国内外同行的脑力激荡中拓宽了思路及视野,为本土电影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此外,上海国际电影节也愈来愈着眼于亚洲电影的新人新作。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国际制片人协会认可的非专门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即此前所谓的“A 类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近年来重新调整思路,其“亚洲新人奖”单元致力于激发亚洲电影创作活力。继去年首度与东京电影节达成协议建立“直通车”项目、实现互推新人、互推新作的交流模式外,今年更将与爱沙尼亚、孟买、威尼斯及多伦多电影节达成合作。本土电影人有望通过愈来愈广阔的互推平台获得更多机会。

市场多样化的潜在可能

艺术电影究竟有没有观众?是不是只有好莱坞大片在中国才有市场?上海国际电影节以每年刷新的票房数据做出了回答:艺术电影在中国同样有市场,电影市场拥有更多样化的潜能。

2015 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440 亿。庞大的电影市场吸引了愈来愈多的资本介入,电影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而另一方面,叫座的电影常常不叫好,观众边骂边看,而评论被资本收买裹挟的现象也的确存在。因此,本土电影产业如何更健康、持续地发展成为了当下重要的议题。除了消费主义导向的电影外,其他类型的电影究竟有没有市场?

2013 年6 月,由4 条院线、10 家影院组成的上海艺术电影联盟(SAFF)宣告成立。三年多来,上海艺术电影联盟每周组织的国产片放映及不定期进行的大师回顾展推进了艺术电影放映的日常化。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票房数字更证明了艺术电影在面对更广泛的大众时仍具有市场潜力。我们看见了电影市场多样化的潜在可能——而电影市场的多样化对于本土电影创作者来说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在“电影热”的大环境下保持并发展自身的创作特色,在更自由的环境下发展这门“第七艺术”,而不致“成为市场的奴隶”。

总之,经过23 年的潜移默化,上海国际电影节对本土电影业的推动及促进已初见成效。但19 届对于一个电影节而言尚属年轻,在对本土电影的发展和促进上既需要假以时日、有更多耐心,也还有更多工作可做:比如,在迷影文化的养成上,电影评论需要保持更强的独立性,更追求学术上的深度和广度;在创投项目上,不妨促进亚洲电影人的全面、跨国界的合作,在电影人相互的碰撞中获得提高;而在市场层面上,若能进一步促进电影市场的多样性并为之提供有效的资源及帮助,都可以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助推本土电影产业时更上一层楼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