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域性的比赛无论它的专业性如何高超,如果缺少地域的文化展现就会成为一般性的赛事而没有了特色。创新是舞蹈发展的动力,也应是舞蹈赛事的追求。而“品位”正意味着淡化功利而增强交流。
“华东专业舞蹈展演”前身是上世纪80 年代源于上海的“华东六省一市舞蹈比赛”,中断20 多年后,以“华东专业舞蹈比赛”之名复出。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重要组成部分,这项舞蹈赛事已举办七届了。从源起、恢复到获得资助,可以看到举办这一赛事的需要和政府的重视,由“比赛”向“展演”的转型,更需我们进行回顾、反思和考虑它的定位及举办方式。
华东专业舞蹈展演的地域性定位
现今国内舞蹈赛事名目不少,华东舞赛作为一种地域性的舞蹈比赛,应该以地域性特色为主要定位。1982 年和1984 年最初的两届华东舞赛就是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吸引人们的眼球。上海都市题材的《绳波》《友爱》和《嬉浪》,浙江和江苏田园风光的《采桑晚归》《花间曲》《鸬鹚号子》等至今都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2008 年华东舞赛复出之时,加上了“专业”两字,此后的赛事中地方特色的作品有所逊色,似乎专业性的追求超越了地域性的倡导。以民间舞作品为例,现在赛事中少见华东各地特色的舞蹈,而大量的是少数民族舞蹈作品,出现了人们所调侃的“少数民族多数化,汉大民族少数化”的现象。究其原因,随着老一辈的当地舞蹈编导退出舞坛,新一代的年轻编导大都毕业自舞蹈院校,学院派的民间舞既给了他们规范而扎实的民间舞素材,但又以风格化和专业化的追求框住了他们的手脚。加上相比于少数民族舞蹈风格鲜明服饰亮丽,汉族舞蹈尤其是江浙一带的民间舞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然而,专业性是比赛的性质而不是相关赛事所应该追求的品位。一个地域性的比赛无论它的专业性如何高超,如果缺少地域的文化展现就会成为一般性的赛事而没有了特色。民间舞蹈集成的编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证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舞蹈文化,上海和江浙地区民间舞的缺位主要不是这些地区没有舞蹈或没有特色,而是缺少重视,鲜有人深入生活去挖掘和发展。蒙古族和黎族原本也没专门的舞蹈,是贾作光和陈翘深入生活的发现和创造,才有了今日舞台蒙古族舞蹈的辉煌和黎族舞蹈的精彩。江南地区的舞蹈也曾在舞剧《小刀会》和群舞《丰收歌》、三人舞《担鲜藕》中被生动地运用。现在的华东舞赛中,福建省坚持发掘和运用当地民间舞素材,每次比赛都带来地方特色的舞蹈作品。曾创作的男子舞蹈《赶海》追溯了回族祖先阿拉伯人北上之前于福建泉州的生活状况,文化价值可观。这次,浙江代表队带来的表现古老的踏水车劳作的舞蹈《哈头》,就以独特的舞步和动律展现了当地非遗舞蹈的魅力。因此,华东专业舞蹈比赛应成为弘扬地域性舞蹈文化的平台,促使舞蹈家采风不只是涉足边疆民族地区,而是深入当地的生活,发掘当地的民风民情。并建议华东专业舞赛设立专门的表彰方式,鼓励地域性舞蹈的发掘与艺术化发展。
华东专业舞蹈展演的创新性追求
创新是舞蹈发展的动力,也应是舞蹈赛事的追求。一种赛事能倡导和激励人的创新机制,那无疑是一种繁荣舞蹈艺术的、有品位的赛事。
创新性的追求首先应该是与时代相结合,提倡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创作。第一、二届华东舞赛中上海胡嘉禄的《绳波》《友爱》和福建阮少铭等创作的《命运》,曾开全国现代舞风气之先,激励了其他省市的舞者追赶舞蹈的新风尚。但2008 年恢复后的华东舞赛在该方面的创造并不理想。本届赛事出现了现代题材舞蹈作品兴盛的势头,不仅数量占了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诸如《母亲的麦田》《梧桐树的记忆》《阿婶合唱团》和《练射击》等作品艺术上也可圈可点。
此外,创新性追求应该提倡传统舞蹈的推陈出新,即反映民族的新生活新情态和运用民族舞蹈的素材塑造新的舞蹈形象。长期以来,民间舞和古典舞被视为风格性舞蹈,似乎与时代发展无关。这种观念导致传统舞蹈因强调风格而不能演变,现代题材作品的创作又常因缺乏生动的舞蹈语汇而苍白无力。比如本届华东舞赛中安徽、山东和江西等省其实也有民间舞作品出现,山东的《春至沂蒙》、安徽的《淮畔春雨》《凤阳花鼓》、福建的《走月亮》等都是具有地域特色和风情的舞蹈,虽然风格鲜明,但因其还停留在原来的审美和传统情调的表现上而显得陈旧缺乏时代气息。上世纪80 年代全国舞蹈比赛的优秀节目《奔腾》《雀之灵》曾是引起轰动效应的民间舞新作。前者以表现了新时代潇洒的牧民和象征着中国的腾飞而备受当代观众的欢迎,后者则以惟妙惟肖表现了孔雀的灵性和展现了舞者的个性而刷新了观众对传统傣族民间舞的审美。可见,民族舞蹈只有在表现新生活、塑造新形象中才能获得新的生机。同理,汉族地区对少数民族舞蹈的运用如果能跳出纯粹的风格性或风情性展示,运用藏、蒙、维、傣等民间舞蹈来表现这些民族现实生活中可歌可泣的新人新事,那就是值得提倡的创新壮举。此外,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由学院派开创的、借用民间舞或古典舞素材的意象来创造新的舞蹈形象和表现其他题材的舞蹈作品也是值得提倡的舞蹈创新。本届舞赛中由安徽花鼓灯素材演化出的、为实现强军梦而刻苦训练的军旅作品《练射击》、由山东秧歌素材创作的《母亲的麦田》和《女人的盘山道》等就是这类创新的成功之作。
创新的追求还应拒绝创作中的雷同现象。中国舞界创作的雷同来自跟风现象:180 度大旁腿风行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旦角》问世后,表现戏子题材的舞蹈接二连三;《一个扭秧歌的人》又带出了多部表现老艺人的作品;现在编舞又流行纵向队形上的卡农手法……创新要求首创,意味着独一无二,而不是稍作变动的模仿。希望华东舞赛鼓励具有首创性成果的年轻编导,不一定求全和完美,只要有亮点就应鼓励。现今中国舞界不缺技艺高超的表演人才,优秀的编舞却凤毛麟角。“华东之星”的创立很好,但目标不应只是展现表演明星,而更应授予优秀的舞蹈编导以展现的平台。这样才能弘扬创新,真正起到繁荣舞蹈艺术的作用。
华东专业舞蹈展演的研讨式探索
华东专业舞蹈比赛从本届起由“比赛”改为“展演”,这意味着淡化功利而增强交流。转型的目的是很清楚的,但稍不重视就会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国内的舞蹈赛事存在着功利性强的倾向,导致比赛的正面作用受损。据笔者所知,西方有些先进的国家不搞过多的比赛,常以展演来达到交流的目的。而在展演中又非常重视专家对作品的点评和组织相关的研讨活动,使参加者真正有所启发有所收获。而现在的华东舞赛常常是评完奖走人,赛后的研讨会有时成为一种形式,比赛的评委专家几乎都不出席讲评,作品的编导和演员也大都缺席,更谈不上交流和思想碰撞了。华东舞赛要在转型中对这方面有所考虑和改革。本届展演中上海舞协组织舞蹈沙龙的成员观摩和撰写评论,以及邀请外省专家前来观摩讲评的方式很好,建议在这基础上再能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和研讨活动,比如:展演后就有小型的即兴讲评和议论,吸引相关的编导和演员参加;有针对性地组织对有关作品的创作突破和创作倾向展开研讨等等。总之,展演的组织者不能把展演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作品的评奖上,而应该在组织参演者的研讨学习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舞蹈评论的作用,通过讨论和争鸣使参加者无论成功还是落榜都能有所收获,使展演活动的交流宗旨得到落实和弘扬。
中国舞蹈的创作要真正做到繁荣和形成高原出现高峰,其实还面临着创作理念需又一次更新的挑战。改革开放初期舞蹈理念的更新,使中国舞者摆脱了长期困惑的极左的干扰。追求舞蹈本体的觉醒,迎来了上世纪80 年代舞蹈创作的繁荣;90 年代以后的商品大潮导致了浮夸和功利主义,加之“编舞技法”的过度“膨胀”,使舞蹈创作出现了华而不实,以形式和技法取胜等倾向。因此,针对这些新倾向以及所引出的诸如:民间舞和古典舞该如何发展、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风格和生活的关系等等理论问题,十分需要通过研讨来加强认识、消除隔阂,促使观念转变。只有这些问题从理论到实践的解决,才能真正带来创作的繁荣。如果华东专业舞蹈展演能在交流形式方面有所改革,以研讨配合展示,以理念更新促进创作的进步,那这样的赛事既有品位又能在全国做出表率。
上海承办这项活动也很不简单。要使这项活动持续、健康、有效地开展下去,追求展演活动的品位十分重要。就如在其他领域一样,华东六省一市之间的舞蹈存在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演员能力、编导水平上,也存在于舞蹈观念中。作为华东专业舞蹈展演的主办方,上海应该进一步提高展演的品位,推动华东地区舞蹈界的互学互助,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