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新作”:音之声
无论是舞蹈还是音乐,总是出于人类天性的自发能动性的艺术形式与载体。而音乐类演出剧目比之舞蹈门类又有着相对较高的欣赏门槛,因而,作为音乐评论亦是颇费思量之事。由具体作品出发的音乐作品评论,在赋予我们生动形象还原的同时,也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视野,由此,我们把握文化与历史的脉搏,探寻上下求索之路。
如果一部音乐剧在创作过程中,明显看到了音乐的强势以及剧本的薄弱,那最好的做法就是将音乐魅力作为该剧的重头戏凸显出来,通过一些创作手法去虚弱故事的部分,这样观众的观赏体验会更好。
去年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之际,许多纪念活动、文艺作品纷纷以此为题展开创作。只是内容扎堆了,一味就着战争说战争,难有新意。这之中,上海音乐学院却在自身历史素材中找到了新的创作基础,所推出的音乐剧《海上音》在题材和内容上给了我们一些新鲜的视角:战争、音乐和犹太人,历史的机遇让它们连接到一起,《海上音》的故事就从这三者的联系中开始。
二战伊始,德国纳粹忙着干两件事,一是扩张版图,二是反犹直至屠犹。其实,反犹的情绪在欧洲由来已久,因宗教、民族特性的不同,犹太人总被认为是基督的叛徒、投机的商人、低劣的民族。他们没有自己的领土,却靠着经商迁徙于欧洲各地,收敛了财富。20 世纪30 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让德国遭受重击。手握财富的犹太人成了眼中钉,积累已久的民族、阶级矛盾最终化成了一场大灾难。
逃离了欧洲的犹太人来到了中国这一叶“方舟”,但巨大的东西文化差异以及时局政治的多重因素,并没有让犹太人真正融入中国社会。他们的生活圈离中国人较远,往来沟通甚疏。唯有在做生意与音乐上有较为密切的沟通。许多犹太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演奏家,在逃离了德国纳粹魔爪后,来到上海便进入了当时中国最早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专,也就是现在的上海音乐学院。而这些犹太音乐家,也将西方现代音乐的理论与技巧带入了中国。《海上音》的故事即建立在这样的大时代下,试图用一段犹太人在上音的故事,传递出犹太人与中国人在共同反抗法西斯的战线上,用音乐连接起来的情谊。
能找到这样一个题材宏大的创作基础,对一部音乐剧来说是难得的,也是艰难的。做好了将是一段佳话,做不好就容易变成枯燥的历史课或思想政治课,道理都是那个道理,但看的人总抵不过睡意,提不起兴趣。而现在《海上音》身上最大的问题,正是提不起观众的兴趣。
当创作者在定义自己的作品是一部音乐剧时,他其实是有所想法的。至少是想与那些更让人觉得枯燥、高雅的歌剧、舞剧做一下区分。但当现在国内的创作者在定义自己的所作是一部音乐剧的时候,他们对音乐剧的理解却还很狭窄。并没有真正将音乐剧看作是一种接入地气的大众化艺术形式,就像电影和流行歌曲一样。
所以当我们在称呼一部作品为音乐剧的时候,就该带着大众的视角,带着娱乐的精神来对待它。让看的人不觉得枯燥、乐意“看下去”是最基本的诉求。而要让观众“看下去”,音乐剧有两项必不可少的法宝。一是故事,二是音乐。
先从故事来看。《海上音》的故事并不是那种让人欲罢不能、看了开头就想知道结尾的故事。题材的历史意义让它显得厚重而宏大,但却有些对大众难以亲近,或者说是刻板。剧中虚构的这位犹太人本该是故事最主要的角色,但从他初到上海时对中国的一无所知到后来与中国人站在统一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起抵抗。过程的描绘并没有在角色心理变化上有太多的着墨。我们只看到了一位深情的外国男人,对一见钟情的中国女孩一往情深。大时代环境下的人物命运,自我认知,这些更具深意的内容没能展现,只有因爱情而产生的小情绪,倒是有多层次的铺垫。而音乐中的犹太元素也并不突出,让犹太人的角色很难在一群中国人和日本人角色中凸显出来。
此外,《海上音》在剧情中想要表达的东西过于丰富,也让人有些抓不住重点。剧中对国立音专几经搬迁的描述,是突出一段学校在特殊时期艰难办学的历史;犹太人与日本人的相遇,是在述说历史中日本军阀对犹太人暧昧的态度;还有中国学生与中国普通百姓在抗日初期表现出来的不同姿态。这些内容每一项都大有文章可作,但每一项的呈现,都显得有些浮于表面。对角色的深层发掘并不够。剧中对犹太人与中国女孩的爱情描写也有些脱离了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那个时代的女生能够有追求自由爱情的觉悟与能力,其实是不容易的。由此,可见剧中还深藏着一段关于女性追求自由平权的觉醒过程,但也是由于着墨不多,未能有充分的体现,让这一主题很难被观众发现。
剧中人物和事件的描写还是停留在我们的广泛认知的“套路”上,女学生是什么样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没读过书的街头混混又是什么样的。这些角色的呈现依旧没有跳出我们早已有之的刻板印象。唯独对日本人,除了残忍的侵略形象外,多了一些残忍背后根源的细究,倒是很引人注意。
《海上音》在角色描写上的表现力不够,故事想要表达的主题多而松散,主要矛盾在故事的一开始并没有实实在在地亮明给观众,让大家很难在看的过程中找到核心冲突,找到一个必须往下看的理由。说了这么多,归结起来还是一个问题,《海上音》的剧本作用并不突出。
不能在故事中吸引到观众,那么在音乐上是否能给观众一个看下去的理由呢?
《海上音》的音乐表现倒是呈现丰富的面貌,布鲁斯、爵士、日本的音乐元素都被有效运用到角色身上。各种独唱、和声、重唱的运用也恰到好处。管弦乐的配置,听上去并不觉得难懂、晦涩,对情绪的烘托作用十分明显。但可惜此轮在美琪大戏院的演出,音响效果不理想,没有为音乐起到加分作用,反倒影响了呈现效果。当然,对国内的音乐剧来说,音效一直是个大问题,由此也看到了国内音乐剧发展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是制约音乐剧更好呈现,更好提升的一大阻碍。
不可否认,《海上音》在创作的过程中,存在着重音乐而轻叙事的导向,让这部剧看起来更趋近于歌剧,而不是戏剧。《海上音》的歌词部分,诗意重,文气足。许多地方对观众来说,不对着歌词看,光听是很难理解准确含义的。这样的词句用在教授、学生等形象上并不显得突兀。但当生活于社会底层,书读得不多但在社会上混了很久的胡三来说,这样的词藻未免过于华丽。就像歌剧里的茶花女,明明是带病在身,却不介意让体态丰腴的女演员来饰演。这样的歌词并不符合人物本身特征的创作方式,让这样一部音乐剧更像是一场流行歌剧。
当然,流行歌剧本身并无问题,它也是音乐剧的一种呈现方式,只是真正的流行歌剧多半还是从头唱到尾,在外观上几乎与歌剧无异,只是将音乐变得更多元、更流行。但《海上音》却不是这种从头唱到尾的流行歌剧式音乐剧。它依然是以演一段唱一段的叙事音乐剧模式在表现。这又是现在许多音乐剧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儿,长处在哪儿,该如何表现。简单来说,如果一部音乐剧在创作过程中,明显看到了音乐的强势以及剧本的薄弱,那最好的做法就是将音乐魅力作为该剧的重头戏凸显出来,通过一些创作手法去虚弱故事的部分,这样观众的观赏体验会更好。而注重音乐的展现,不光是要唱得好,作曲作得好,更重要的还有视觉上的辅助呈现。这对舞美、灯光、服装,包括戏剧编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音乐剧还是要看的,不可光听。
现在我的这些意见,完全是站在把音乐剧看作产业化、大众化的艺术产品来评价的。至于《海上音》本身,可以看到它的意义可能并不在于赢得多少的票房。它在音乐教育、音乐剧教育领域的意义更显著。
翻看该剧的节目册你就会发现,主要演员几乎来自上音音乐剧系大三及以下年级的同学们。他们身上散发的年轻活力与认真的态度,在整个舞台上尽显淋漓。剧中多个大场面的歌舞段落,同学们都用满分的热情予以展现,这种热情正是音乐剧歌舞最好看的地方。而该剧的结尾,自胡三被日本人枪决之后的剧情相当紧凑,情绪跌宕起伏。学生们在这段表演中,整体都保持着稳中有序的状态,不见慌乱,给了观众相当精彩的一段压轴戏。几位主演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尤其饰演日本军阀的同学,将人物的多重性格面表现得相当到位。
作为学院自己创作和制作的音乐剧,《海上音》的出现,给了学生们很好的实践机会,积累了舞台表演的经验。这种教育意义,对上音而言比赢得多少的票房收入更具价值。而将犹太人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所作出的贡献,以一场演出的方式呈现给世人,同样值得称颂。犹太人没有忘记中国人在危难时的帮助,中国人也没有辜负犹太人在音乐教育方面的累累功绩。但《海上音》还是缺了一点寓教于乐的态度。观众不同于学生,看戏也不是在上课。用一种轻松的方式,了解一段历史,重温一段历程,或许比刻板的叙述更有传播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