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 :为时代造像

作者:华雯 来源:上海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6-10-09 阅读量:0

由中华艺术宫与湖北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为时代造像——湖北美术馆馆藏雕塑作品展”于2016 年5 月20 日起在中华艺术宫开展。此次展览是中华艺术宫年度品牌展览项目《同行——美术馆联合展》项目之一。经过几年的打造,同行展的品牌效应和学术价值日益凸显,中华艺术宫力求通过对20 世纪以来中国和世界美术中的各自探索和相互影响,梳理出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之路,寻找中国在世界美术格局中的定位,树立中国的文化自信。作为两家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通过馆际互动,两馆积极共享藏品资源,联动策划办展,响应文化部对于全国美术馆的要求和倡议,同时这也是上海地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大规模雕塑展览。

以“雕塑”为核心,反映社会变化

此次展览围绕“为时代造像”这一主题,通过聚焦人物肖像的艺术创作,梳理其基本面貌,同时也映现其面对社会现实发展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思考。展览以“为时代造像”为主题,划分了“时代造像”、“我型我塑”、“大象无形”三个单元,集中展示近年来湖北美术馆的雕塑收藏成果。馆方邀请了艺术家、学术人员和媒体精英通过开放式的对谈,向观众介绍展览的情况,同时研讨学术问题。专家们对“雕塑”和“收藏”的现状与发展做了几点探讨。

雕塑因为其特殊的艺术样式而与一座城市文化息息相关,进而反映出其所处时代的特征。关于展览以时代造像来命名,湖北美术馆冀少峰副馆长做了说明:湖北美术馆在短时间里,形成并确定以雕塑为自己藏品的核心,得到了很多同行的帮助鼓励。展览以时代造像来命名,它通过三个展块呈现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这些作品基本上涵盖了当代艺术也包括当代雕塑一些主要的问题,这些雕塑和我们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有很大的关系,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社会结构的变化,也可以看到我们快速进入都市化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它涵盖了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不同年代的艺术家面对当时社会的思考。这个展览之所以命名“为时代造像”,就是它是时代的镜像呈现。

国内美术馆收藏之弊

关于美术馆的收藏,两位资深媒体精英给出了各自的观点。文汇报文化中心主编、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先生谈道:雕塑作品展上海比较少,目前中华艺术宫只有一个滑田友小型的雕塑捐赠展览。这其实就牵涉到藏品问题。像国外的美术馆很多都是通过私人的渠道做捐赠基金,我们这边私人的渠道毕竟还少,涉及到政府怎么投入、怎么合作。像湖北美术馆搞这种展览,声誉打出去以后,将来可以得到政府更多的资金投入。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版主编林明杰先生也提出我们国内的美术馆收藏存在的几点问题,一、是像势利鬼,它的收藏就是成功艺术家的收藏,你不成功它不收你。二、是像吝啬鬼,它不愿意花钱,都是靠捐赠,就是谁把东西送给它,它就都要,也不管这个东西是不是符合艺术馆收藏理念。这两点是国内美术馆的收藏在学术理念上面明显比较混乱的两点。任何美术馆它都是想收藏时代中最优秀的艺术家的作品,但是这不足以体现整个的艺术生态,如何让后人看到历史是怎么走过来的,这个非常重要。

雕塑藏品展的发展需要合力

湖北美术馆雕塑藏品展也引起了上海批评家和雕塑家的关注,上海油画雕塑院理论研究室主任、批评家江梅女士谈到湖北美术馆为时代造像这样藏品展览的主题,跟上海油画雕塑院的时代50 周年文献展其实有非常契合的地方。张充仁作为我们中国第一代雕塑的奠基人,学习西方的古典雕塑技巧,为我所用。第二代雕塑家,来自民国专科艺术学校毕业的一些艺术家,如姚继勋老先生、张充仁先生的弟子应芊芊女士,与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雕塑家不同,这一代雕塑家有师承概念在里面。到了1965年,艺术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浙江美术学院,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上海美专。浙江美术学院主要学习西方古典的雕刻技法,但是也受到当时的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上海美专虽然在这种大环境里,却也受到海派艺术家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艺术家的创作实践都往不同的方向发展,美术也呈现非常多元化的态势。从这个角度来说,湖北美术馆的收藏是从雕塑的历史发展整体的脉络来考虑,既可以通过最基本的实物作品的展现方式来呈现,也可以用文献展的方式,结合大量图片展示,来规避掉缺少实物这样的一个短板。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蒋铁骊先生的获奖作品《周信芳》也在这次展览中展出。蒋铁骊先生对于这次展览的观点是,第一,这个展览从它的收藏脉络里可以看到国内比较有代表性、比较全的雕塑艺术家的名单,如果现在要研究一个中国当代雕塑史的话,非湖北美术馆莫属。第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的这个藏品是用七年或者十年不到的时间收藏的,从中明显看得出它有几次非常集中的收购动作,几乎把湖北几次非常重要的雕塑展览中的获奖作品一网打尽。由此可以看出,政府支持做一件事情的话,就可以把这样几次大型雕塑展览的作品比较集中收藏起来。可见在国家美术馆的收藏渠道里面,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操作可能性,为此给湖北美术馆点一个赞。

雕塑收藏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批评家马琳女士认为,要研究雕塑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可以通过展览史来梳理出一条线索。无论从历史线条的梳理还是展览的框架,以及策展人的策展观念,这次展览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同时她提到美术馆收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问题,这个展览真实反映了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几个侧面,那么也有一些侧面,可能在这个展览中没有得到反映。因为现在当代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很多作品我们很难单纯地说它是绘画作品,它是雕塑作品,或者说它是装置作品,尤其是2000年之后,比如说雕塑的行为化、雕塑的装置化、雕塑的剧场化,关于这类雕塑作品的发展方向,这将是我们研究中国雕塑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另外马琳女士也非常关注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状态,现在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况不容乐观,因为我们现在有很多的美术馆,更多地把收藏的眼光盯在成名的艺术家。这些成名的艺术家的作品,对美术馆来说可能是一种安全的收藏,或者说是一种保险的学术。那么希望美术馆能够做一些风险学术和风险收藏,就是说可以收藏一些年轻艺术家比较有实验性、有创新性、有思想性的作品,我希望美术馆也能够给年轻的艺术家,包括年轻的策展人、年轻的批评家提供更多的机会。

对于抽象雕塑的研究理解,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雕塑家杨冬白先生最有心得。他从抽象艺术家角度谈到这个话题,过去所说的抽象艺术和现在比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这很需要美术馆去研究梳理。中华艺术宫这样的美术馆在进行专业研究收藏时,会面临收藏转型的问题。美术馆的使命,不能简单地高大上,关注名家,收藏的关注点可以再细一点,比如说各大院校年轻的学生作品,形式感很强、时代感很强的作品。

创建共享平台,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中华艺术宫副馆长李磊从中华艺术宫角度思考,认为中华艺术宫在全国是规模最大的,馆里各方面综合条件相对好一些。它可以成为一个共享的平台,而不只是我们上海自己的馆。在这个理念下,我们开始形成了同行美术展览这样一个品牌的项目,也就是说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向前,围绕着一些文化目标,我们一起来研讨,一起来思考,一起来行动。

希望通过此次在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展出,这批优秀的藏品资源能够惠及全国更多的观众,使更多的人,尤其是让更多的国外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现状,也使中国艺术更多地参与国际交流,自信地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