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手工艺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创新

作者:章莉莉 来源:上海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7-02-16 阅读量:0

在今天,活态流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特征。因此,当代非遗发展应当有效进入市场,成为具有高附加值和文化价值的流通商品,并与市场发生良好的互动,相互推进,成为带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力量和原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词汇,从字面上看似乎有些悲壮色彩。这些曾经鲜活生动、红极一时地出现在人们传统生活中的手工技艺、戏剧音乐、活动饮食等,诚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样貌和悲欢离合,如今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面临传承问题。

中国当代生活还需要传统非遗吗

当代中国在三十年间快速进入全球化发展进程,机器化大生产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全球化城市发展的“特色危机”问题,不仅是城市地域面貌非常相似,就连商业区的品牌也基本一致。当代中国的审美意识中,受到太多西方工业文明和信息革新的观念影响,大家越来越接受简洁、功能性、形式感的全球审美观念。

与此同时,非遗手工艺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这种慢生活节奏的繁复精美的手工艺,需要大量成熟技艺的艺人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其作品的成本令人叹为观止,社会需求下降、人力成本上升、呈现方式的老旧等因素,在生活节奏高速发展中显得尤其脆弱和边缘。我们不禁开始疑惑,中国当代生活还需要传统非遗吗?

或许我们从外国友人在看到中国非遗手工艺作品时发出的赞叹得到启示,在别人的目光和判断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2015 年我们在运作“羌绣驻地保护传承项目”时,邀请了法国设计师和一批法国设计专业硕士学生来参与,当来自四川阿坝地区的绣娘盛装出场,拿出色彩鲜艳图案大胆的绣片时,外国朋友们眼睛里闪烁着的兴奋光芒和惊叹神情,使我至今难忘。一刹那我发现了中国文化最精彩之处,不在现今当代城市中,而是隐没在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传统文化中,或许在交通不便的内地深山中,或许在江南郊县的古村落中,这才是中国文化具有竞争力的核心。

就是从那一刹那开始,我们开启了中国非遗融合跨界设计的探索之路。之后我们邀请了十名中国时装设计师、首饰设计师、配饰设计师参加羌绣设计师培训,在充分了解羌绣文化背景和体验羌绣工艺的基础上,在策划组织运作过程中,设计师们与羌绣艺人共同完成了一系列跨界作品,包括法式羌绣礼服、羌绣藤椅装置、羌绣旗袍、羌绣文具等。

我们在探索如何让传统非遗重回当代生活,这需要获得年轻人的关注,需要时尚设计的介入,需要当代艺术的尝试开拓,这只是一个起步。非遗中的手工技艺部分,是当代艺术和设计行业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非遗如何介入当代生活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这片土地具有丰富的地域文明特色。非遗手工技艺在唐宋时期是国家最核心的文化生产力,丝绸、瓷器、金银饰品等大量出口国外,建筑和字画影响了整个亚洲。当时供宫廷使用的非遗手工艺器物就是今天所谓的“高级定制”,极尽华贵繁复精美。而供民间使用的手工艺生活器物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生活智慧和地域审美特征,经过时间的考验被保留下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传统手工艺复兴的途径是有效地进入当代社会。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宗旨就是“非遗与社会生活的结合”。非遗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下,从人民生活需求出发的一种技艺,逐渐从普遍变为专业。非遗手工艺具有一种安静的文化力量,在现代社会中它对于平衡现代都市人的精神生活,具有更大的价值。

今天传统非遗介入当代生活需要依靠成熟的市场运作体系,需要合适的艺术家、设计师、手艺人来共同参与合作,需要对接合适的商业品牌,需要选择合适的契机进行媒体发布和市场传播。在尽量保留非遗手工艺的原貌和视觉特征基础上,采用当代审美意识和生活需求方式,来进行非遗手工艺的跨界融合创新设计,为当代生活注入具有传统审美和工艺特征的创新用品。

非遗手工艺在进入商业化市场的过程中,不免经历波折起伏的适应期,只有不断完善调整自身呈现方式,才能逐渐迎来市场成熟期。所谓成熟期,就是具有一批稳定的非遗的欣赏群体和消费群体,这批群体的成熟和壮大才能真正造就非遗的繁荣。培育一批懂得欣赏非遗之美、让非遗进入生活空间的人群,是让非遗技艺得以良性发展的基础。非遗技艺的创造者和消费者之间,经过有策划的市场组织运作,形成良性循环,才能称之为有效的非遗商业化过程。

传统非遗的活态流变与创新传承

在今天,活态流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特征。传统生活中的非遗是适合当时社会生活的产物,而今天要让非遗重回当代生活,必然需要站在今天社会的审美和需求角度来创新地继承非遗技艺。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在这两年来承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实践用“活态传承、活性流变、活力再现”的理念与宗旨去创新传承非遗技艺。通过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同跨界合作的方式,突破传承人本身在思维和视野上的局限性,注入更多当代人力资源帮助传统工艺的当代再现。

目前中国的非遗传承人群所面临的问题是技艺精湛,手艺娴熟,但是在创新发展的能力上有所欠缺。文化部非遗人群的研修研习班从一定意义上,教会传承人如何传承创新相当重要。通过一段时间的非遗教学实践之后,我们发现在短时间内要改变非遗传承人的思维模式并完全掌握创新方式是有难度的。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我们要尊重传承人本身的技艺特征和表现方式,保留手工中一种原生态和古老的意味。

经过几轮尝试和摸索,我们逐步发现了“跨界融合创新模式”可以有效地推进非遗创新发展,即根据非遗技艺特征来选择和邀请设计师与传承人共同牵手进行跨界创作。要跨界,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跨界?界在哪里?怎么跨?

所谓的“界”就是边界和限制。现代教育中,将学科专业分类精细化的结果是促成其特定领域的高精尖发展,但同时也阻碍了专业之间横向沟通与可能性。因此“跨界”的本质就是整合与融合,在不同专业之间、不同领域之间、不同文化之间构建起“1+1= ∞”的文化艺术效应。在人类漫长的文明世界里,本来就不存在界限,文化艺术相互交融流动,演变成新的文明体系,我们现在说的“跨界”其实本来就“无界”!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两个非遗跨界融合的实践创新案例。

竹艺类、织绣类非遗跨界创新案例分享

在今年承办的文化部竹艺研修班中,20 位来自全国的竹艺非遗传承人接受系统的高校艺术类、设计类、营销类专业培训,更重要的尝试是,与设计师进行跨界合作,以竹为媒介,围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竹编、竹雕、竹刻”等传统技艺进行再创作。与此同时,围绕竹艺传承,我们自一年前就开始策划“一竹一世界”非遗研习系列活动,包括阿根廷公共艺术家驻地创作、荷兰设计师驻地创作、荷兰海牙大学竹创意设计工作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竹创意设计工作营。

四位荷兰当代设计师与竹艺传承人共同创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奇,设计师完成策划设计部分,传承人完成手工制作部分。此次东阳竹编传承人与荷兰设计师Eric,共同创作完成了极具时尚感和色彩张力的竹灯系列,在8 月的上海设计周PACC 展区中正式发布,获得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好评。此外留青竹刻传承人与荷兰设计师Lotto 共同创作了竹艺毛巾环、道明竹编传承人与荷兰设计师Yonne 共同创作了现代感极强的竹包等。传承人在与设计师跨界合作的过程中,能最直接地学习到西方当代设计思维的方式方法,如何将手艺技艺融入当代生活中,这将成为未来创新的动力。同时荷兰当代设计师们也从非遗传承者的身上感受到了中国工匠精神传承与复兴的潜在力量。

今年4 月的文化部织绣创新研习项目,同样采用跨界创作的方式牵手了一对对传承人和设计师,共邀请了8 位织绣类非遗艺人、20 位中国跨界设计师和艺术家、1 位国际纺织品艺术家,组成一支融合创新的非遗跨界团队,共同完成一系列高级定制的织绣类跨界作品,涉及时装、鞋类、家居、玩偶、皮具、首饰、当代艺术等。通过非遗传承人讲座、非遗课堂、非遗沙龙等方式,让设计师在充分了解非遗技艺的基础上开始与传承人共同牵手创作。

其中海派旗袍设计师苗海燕和SHEME 中国原创文化设计鞋履品牌的首席设计师张金弦,共同牵手缂丝艺人郝乃强,推出《桃花源》系列作品,包括缂丝高定礼服《桃花源· 寻》与缂丝高定旗袍《桃花源· 梦》,以及两双缂丝高定女鞋《桃花源· 寻迹》与《桃花源· 梦影》。作品运用宋代青绿山水为缂丝元素,用蜀绣为桃花呈现的工艺方式,呈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景致,在8 月的上海设计周PACC 展区中正式发布。创作团队从古老的缂丝工艺中攫取创作灵感,与时尚设计相融合,将中国皇家御用织物缂丝技艺创造出中式美学的当代意境。

在去年羌绣保护传承项目中,时装设计师秦旭牵手羌绣九零后传承人张居悦,共同创作完成一套浪漫的黑色法式礼服。传承人带着村子里的四位从未走出过大山的羌族妇女,以青山蓝天为背景,在羌楼廊前一针一线赶制绣片;而设计师带着赶制出来的羌绣礼服与中国定制顶级设计力量齐聚巴黎,在高级定制圣地Les Suites 进行为期一周的展示。中国非遗文化宝藏中的羌绣走到了国际时尚的最前沿,这蕴含着多少羌族同胞梦想。

商业市场为非遗手工艺注入生命力

在非遗进入市场的商业化过程中,通常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与消费对象的链接。一种是非遗手工艺的高级定制,其多用于展览展示,通过与品牌的合作、拍卖或收藏等形式,被媒体高度关注并形成非遗艺术品的社会效益。另一种是非遗生活设计品,目标是喜爱手工艺的公众,为了使更多人能买得起、用得起、欣赏得起非遗,必须有效控制手工艺制作的比例,达到成本的有效控制。比如中国拥有大量不同工艺的织绣类非遗技艺,我们可以选择缂丝和云锦等精美的宫廷手工技艺进入高定市场,选择亲民的土布和苗锦,以及部分苗绣针法工艺等进入公众生活设计品领域。

商业化的过程是一种融汇贯通、自我生长、自我调节的过程。在现代商业社会背景下,成熟的流通商品本身意味着是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在活跃的市场条件中生存并获得欢迎,需要具有相当的价格优势、功能优势、文化优势、营销优势等。任何一件成功的流通产品,都具有以上特征。当代非遗发展应当有效进入市场,成为具有高附加值和文化价值的流通商品,并与市场发生良好的互动,相互推进,成为带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力量和原动力。

进入商业市场的非遗手工艺从业者,能够通过手艺获得稳定的收入,获得社会尊重和地位,这样才能发展形成一个稳定的手工艺传承群体,吸纳更多年轻传承人加入进来。手艺的传承需要人,有人的加入便获得了非遗复兴的动力。非遗手工艺与商业文明的结合,将面临各种曲折和突破,进而形成一种新经济模式,带动中国劳动力和制造能力的转型升级。

“中国的文艺复兴”正在到来

近两年来中国文化部大力推动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计划和传承创新事业,中国57 所艺术类院校加入队伍,全国非遗传承人群和非遗技艺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同时“匠人精神”被公众普遍认知和传播,这种文化力量来源于大国经济崛起之时的文化自信,许多民间组织、公益组织、企业品牌、设计机构开始加入非遗创新的队伍,手工艺人的个体创造力得到高度激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大多迷失在西方审美意识和价值判断体系中。当代艺术体系本身就源于西方社会语境的背景下,当代设计也发源于西方的新艺术运动和包豪斯风格体系。中国快速进入全球化体系的同时,当代中国文化及审美话语权尚未建立。幸运的是政府在经济建设和基础建设阶段之后,近年来将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建设重要目标。中国文化与审美的软实力,具有一种泱泱大国的恢宏气度,中国文化的崛起,才是真正意义的大国崛起。

作为非遗教育的从业者,我开始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复兴启蒙阶段,不仅是从政府层面的“自上而下”,而且是从公众层面的“自下而上”。我们力求将非遗手工艺转变为当代生活美学用品,重新回到生活中,重建中国式美学意境,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今天我看到身边更多年轻人开始对传统手工艺痴迷探索,这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中国的文艺复兴似乎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