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影像之中国性

作者:徐亮 来源:上海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7-02-16 阅读量:0

中国当代艺术出现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滥觞于90 年代。彼时中国的实验影像艺术以一种特殊的状态在当代艺术族群中萌芽。其特殊的视觉语言比一般艺术形式能更强烈地刺激人们的日常感受经验;它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思维模式,成为立体化、空间化、碎片化认识这个世界多样物态化之呈现载体。

本文所述的实验影像艺术是指当代艺术家为表达实验性的艺术思想, 运用最新电脑软件和数码成像设备创作出的动态影像作品,一般是指拍摄风格和制作方式与那些主流的商业和纪录片相异甚至对立的影像短片。

撇开历史的脉络不谈,我清醒地认识到影像艺术与其他当代艺术形式一样尚存在着许多山寨行为作品,在此,恕不赘言。不容否认,实验影像是个很虚的概念,其外延和内涵现尚有争议,但随着以动态视像创作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其词汇的准确率渐渐有了各自的心理范畴。

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实验影像艺术与中国文脉的关系和外延下的基本特点,来浅析“中国性”在实验影像中的处境,并以部分作品为例来探究中国实验影像艺术的问题趋向。这里的“中国性”绝非常言的古典传统文化思维逻辑和艺术概念,而是当下急剧变革的中国文化精神状态下艺术创作的新颖思维方法。而叙事方式、美学架构、隐喻和象征修辞方法的使用是实验影像艺术应该被重新认识和讨论的。也是本人解析实验影像艺术的着眼点。

东西方叙事方式的交织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展览现场的影像作品,由于观看时间和长度、播放设施、空间的制约,很难完全顺利看完一部片子,更何谈感受。这里,影像作品展览中的“标配”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究其原因,作品的异样或独特性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具体来说,对中国的实验影像艺术家而言, 带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实验元素的作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和应对策略,因其更容易让人观看、被关注与接纳。这是本文要探讨的实验影像艺术中国性之所在,即一些艺术家能在使用西方某些艺术家方法的同时,避免完全移植或复制作品的内核、情节、节奏等现象,给发展中的中国实验影像艺术带来自己的气质。近年我欣喜地看到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以自己的文化底蕴和胆识作出了具有中国气质的实验影像作品。如邱志杰、杨福东、张洹、卜桦等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其共同特点可以概括为在作品中对中国历史和现实元素的运用和传统文化元素的植入,这个植入或融合是静态相融的,而不是生硬加入或各自为政。因为,西方人所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实验影像作品是从自己的文化语境和立场上来选择的。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中国影像所呈现出的旅游景观和另类图像。且叙事方式与表达均与我们有别,他们毕竟对中国历史的文化现实还有相当的隔膜与误读。如2010 年上海第八届双年展艺术家张洹的影像作品《塞魅丽》本是歌剧,被制作成美术馆版本。其搭建的一座明代祠堂,摆放的是原主人的生活用品,中间大屏幕上则播放着有关老宅子的纪录片。旁边两侧墙上贴满了歌剧《塞魅丽》的影像片段。它们同时讲述着浙江衢州一座明代祠堂拆迁和《塞魅丽》歌剧里的故事。将中国建筑文化和人类的日常生活与歌剧《塞魅丽》的影像并置。通过影像的叙事方式予以呈现,既是对中国经典文化符号的挪用和借鉴,也是对逝去辉煌文明的哀悼和追忆。另外艺术家缪晓春依据自己的形象,运用电脑软件精心制作的系列作品《天上人间》《最后的审判》等叙事方法独创,2008 年在北京时态空间《观念演进》首次展出便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散漫的、碎片的叙述结构游动全片,人物运动的动势采用了敦煌飞天的造型,飞来飞去,游荡在宇宙空间,这样的影像故事节奏和意向思维增强了作品的解析和受众宽容度。可以视为实验影像艺术的一部极有风格和创造性的代表性作品。而张小涛《萨迦》《量量历险记》尽管被许多媒体和业界关注,但其作品民族历史的稀缺研究的尴尬和中国汉民族一直以来对儒、释、道的定向思维则削弱了对作品解读的贯通性,而叙事结构蹩脚手法和空泛好似好莱坞无厘头的大片冗长,无线索、秩序感弥漫全片,在作品传播力度有所缺憾的同时亦很有探索叙事方法的意义,给习惯了阅读故事情节的中国读者带来很大的陌生感及间离效果。

解构与言情的美学架构

现在一些年轻的影像艺术家在接受美学与解构主义相关理论的启示下, 通过对实验影像艺术产生效果的条件、方式、进程与结果的论述来揭示故事和节奏不确定模式对于实验影像艺术产生效果的重要性,进而突显出受众在实现作品最终意义时所充当的地位、角色,并依次解构传统艺术作品与影像艺术自身关系的意义。同时,充分考虑中国现实与历史的上下文关系暗含的美学思考,特别是当下社会中国人的内心状态,从自身出发来拓展中国实验影像的艺术资源和艺术语言。直接来讲,中国年轻的艺术家在题材选择、素材萃取以及对历史的认识、判断上阐释其作品的内涵均是采用研究型的、探讨型的、批判型的方式表达作品的艺术指向。亦即如何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来挖掘当下中国人整体面临的道德、人文和自然生态境况底色,企图拯救人类信仰的灵丹妙药,当然,有的作品内容也不乏清新、幽雅以及由此理念创作出的“言情类”作品,呈现出真正“百花齐放”的优质生态。如艺术家杨福东在2002 年第11 届卡塞尔文献展上的作品《陌生天堂》,即备受西方影像艺术界的瞩目。该作品多运用极其缓慢的摇镜头与移镜头结合优美而伤感,以古典文人气质与现代场景对接,模糊了历史感与现实性的场域思维,拓宽了影像叙事的方式和美学探求在架构上的演绎,反映了新一代年轻知识分子在富裕物质生活与日益匮乏的精神世界之间的妥协、困惑和无力感,同时也暗含了被现代化狂潮践踏的中国传统文明精神的无奈。其后作品《竹林七贤》运用形象化和隐喻性的语汇表达出年轻一代与旧上海时期文化精神的美学趋向,与发生在近一个世纪前的“新文化运动”中蕴涵的美学气息一脉相承。

隐喻与象征的妙用

象征性手法的运用是许多艺术家惯常使用的手段,通过对故事影像扫描图移动式呈现, 得到具有心仪象征的影像连结符号, 进而得出更具体而完整的影像观念。再结合自身象征性影像的实践创作, 为喜欢解读实验影像艺术的人们提供创作和欣赏视觉影像的方法。为观者提供各自视觉思维积淀的线索, 使其从自己的语境记忆中升起共鸣,引发人们联想和解读。在此,青年艺术家卜桦创作的《猫》是目前为止影响力较大的作品,在闪客帝国、央视国际等各大网站发表转载,观看点击率累计数百万次。美国奥斯卡奖评委贝琦· 布里斯托女士评价卜桦“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里的天才之一”。卜桦对电影和绘画中的本质结构与逻辑非常着迷,作品通常是奇异、瑰丽的仙境样场景,表现为奇幻的无头生物之间的偶遇或是类似人偶物体之间进行的对话或无目的的相遇故事。在《野蛮丛生》中艺术家塑造了一种后人类时代共存和互动的生活状态场景。其作品体现出来的冷静、果敢和深度思维表达是同龄艺术家难以追慕的。

综上,在实验影像艺术已成为重要艺术样式的今天,新的创作思维和方法已成为业内人关注的话题。尤其是自上世纪80 年代“八五美术新潮”以来现代艺术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及观念主义之上嬗变的路途中,实验影像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对传统艺术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和有益的补充,其关键点就是对新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突破和延展。它将前卫、实验的艺术质感逐一呈现出来,供人欣赏、评判,使实验影像艺术更加人性化、平民化和非殿堂化。以视觉、直观和锋利的穿透力量拉近艺术与普通受众之间的距离。从艺术的本质上来阐释其哲理性的观点,并且使受众通过区别于观看传统艺术的形式来亲身体验实验影像艺术的魅力,以此得到更多、更深刻的思考空间。